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屋顶绿化隔热,对降低夏季空调耗能尤为重要。目前中国还缺少针对其日照环境差异下夏季昼夜热效应的全面考察研究。借助建筑日照分析将试验屋顶划分为4个日照区间,利用HOBO小气象站测取环境温度数据、热电偶昼夜连续测取不同日照区间多点温度数据,综合分析上海佛甲草模块式屋顶绿化的昼夜隔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屋顶绿化在夏季白天的隔热效果明显,最大屋面降温值可达28℃以上,日照越强隔热效果越明显;夜间的散热效果不及裸屋面;且存在最高温度时滞效应。其对建筑节能的昼夜综合效应,需要结合建筑屋顶构造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屋面日照条件以及建筑的昼夜使用节律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达到屋顶绿化经济价值与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阐明灰杨(Populus pruinosa Schrenk)克隆特征变化及受外界环境影响,是增强灰杨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本研究在中国新疆塔里木河上游灰杨河岸林,沿垂直河道方向在林缘(距河道200 m)、林内(距河道400 m)生境设置样方,于2014年4~10月,每隔20天调查两生境不定芽、未出土和出土克隆分株数量,测定横走侧根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横走侧根全氮、全磷、全钾、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不定芽和未出土分株数在4~6月逐渐增加、7~10月逐渐减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在4~6月逐渐升高或保持最高水平,在7~10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同步;横走侧根碳氮比在4~6月初逐渐降低,随后呈现增大又减小的趋势;氮磷比在4~6月逐渐减小,7月显著减小后逐渐增大(林缘)或基本保持不变(林内)。(2)不论是林缘还是林内,不定芽数量受到横走侧根全氮和氮磷比的影响,未出土分株数受到横走侧根全氮、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的影响;林缘不定芽数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钾含量相关紧密,未出土分株数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显著相关,土壤养分也与横走侧根全氮、碳氮比、氮磷比紧密相关,而在林内受到土壤养分影响的主要是横走侧根全氮和氮磷比。(3)林内的不定芽、未出土及出土克隆分株数量显著低于林缘,土壤养分含量通过影响横走侧根养分含量而影响不定芽、未出土分株、出土分株数量。灰杨是杨属为数不多的国家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我们的结果对基于克隆繁殖的灰杨林保护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玉米须总黄酮,继而研究AB-8大孔树脂纯化玉米须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动态吸附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上样液流速、上样液浓度、上样液pH对玉米须总黄酮动态吸附的影响,以动态洗脱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洗脱液浓度、洗脱液用量对玉米须总黄酮动态解吸附的影响。在AB-8大孔树脂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玉米须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条件。研究表明,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上样液浓度0.03 mg/mL、上样液流速0.50 mL/min、洗脱液浓度91%。在此工艺条件下,玉米须总黄酮洗脱率为87.90%,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玉米须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紫薯在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建立动力学模型,进一步为紫薯干中天然色素的高效提取给予理论依据。以新鲜紫薯为原材料,分别研究了切片厚度、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对紫薯干燥特性的影响,通过用线性回归法处理,根据较常用的薄层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建立紫薯热风薄层干燥的动力学模型;在以上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红色素的干燥工艺参数。研究得出对紫薯薄层干燥速率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是切片厚度、热风温度、热风风速;紫薯热风薄层干燥的动力学模型满足Page方程;紫薯红色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热风温度60℃、热风风速0.6 m/s、切片厚度6 mm,此条件下提取得率为15.90 mg/g。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多种非恶性病的有效方法。脐带血干细胞(UCB)具有免疫原性低、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合耐受性好、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发生率低以及获取相对快捷等特点,可作为非恶性血液疾病患者allo-HSCT的来源。本文简要综述脐血干细胞移植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遗传性骨髓衰竭、遗传代谢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标本馆馆藏标本的研究,确认原四川特有的峨眉带唇兰[Tainia emeiensis (K. Y. Lang) Z. H. Tsi]与大花带唇兰(T.macrantha Hook. f.)为同种植物,因此予以归并。  相似文献   
7.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之间相互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不同酵母间相互抑制作用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透析袋发酵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上清液抑菌实验和双向电泳等方法,确立溶氧、酒精度、pH、氮源、生存空间以及分泌蛋白等因素对非酿酒酵母衰亡的诱导作用。结果溶氧、酒精、pH、氮源及生存空间的竞争并不是非酿酒酵母提前衰亡的主要原因,酿酒酵母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对非酿酒酵母的提前衰亡具有很强的诱导作用。结论酿酒酵母分泌的分子量小于10kDa的代谢产物和一些分子量超过10 kDa的蛋白类物质均对克鲁维酵母等非酿酒酵母的衰亡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近年来严重为害及其对当家农药品种抗性急剧上升的现状,本项目在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等代表性地区开展褐飞虱灾变规律、抗虫品种培育、抗药性监测及复配农药新剂型开发、生态治理新技术研究、预测预报技术、可持续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越南、老挝等境外虫源地及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田间褐飞虱种群仍以2型为主,3型次之。田间小气候是褐飞虱逃避高温的关键因素,褐飞虱在上午气温升高时大量向温度较低的水稻基部20cm范围内转移以逃避高温,将高温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发生量有明显影响,手栽稻田褐飞虱发生最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水稻品种、N肥施用水平对褐飞虱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超级杂交稻褐飞虱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常规杂交稻,高N肥施用量促进褐飞虱的发生,且水稻品种与N肥施用量对褐飞虱发生量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褐飞虱对吡虫啉有极高水平抗性(168.1~561.5倍),对噻嗪酮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4.2~33.1倍),对氟虫腈为敏感性降低到高水平抗性(2.7~67.7倍),对烯啶虫胺与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筛选出噻虫嗪、吡蚜酮、唏啶虫胺和仲丁威4种高效低毒的防治单剂。研制出3种农药复配新制剂,其中1种新制剂已获得农业部药检所正式登记,且规模化生产,2种新制剂已进入农药登记程序。精细定位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7、Bph9、Bph15、BG1222,并找到了它们的近距离共分离分子标记。培育出高产、优质、熟期适宜、含有抗稻飞虱基因Bph14的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储备了一批聚合多抗稻飞虱基因的水稻亲本材料。研发出在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天敌诱集植物,增加褐飞虱卵期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种群数量的轻简化生态调控技术;研发出对褐飞虱成、若虫取食及雌成虫产卵均有驱避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混配剂3种;研发出显著提高稻虱缨小蜂对田间褐飞虱卵寄生率的引诱剂1种。建立了褐飞虱环境友好防控技术集成体系,并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6省区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白背飞虱的迁飞生物学:起飞与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举  汪远昆  张孝羲  翟保平 《昆虫知识》2011,48(5):1202-1212
2001—2002年在苏州吴中区2个生长季节的田间观察和罩笼试验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7月上旬以前迁入苏州,并在当地繁殖2代。从8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有少量向外迁飞,9月份大田出现外迁高峰。田间白背飞虱起飞比率约为50%~65%,迁出峰期的每日迁出率约为80%。8月下旬白背飞虱一般已不构成危害。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白背飞虱8月份很少迁出而在迁入地大量滞留形成增殖代和主害代,危害时间大大延长,这与20世纪80年代的发生规律有了很大的不同。轨迹分析表明,8月中下旬从苏州迁出的个体中,40%可以到达江淮稻区,另有大约40%进入黄海和东海海域,若有强西南低空急流出现时则可跨海到达韩国和日本。9月份则主要是迁往我国的南方稻区,但很少可以直达岭南地区。  相似文献   
10.
汪远昆  罗举  张孝羲  翟保平 《昆虫知识》2011,48(5):1213-1221
对苏州市吴中区1984—2002年灯诱数据的分析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灯下始见期一般在6月上旬,而主迁峰日则一般出现在7月上旬。1996年后,始见期有提前的趋势。对18年灯诱虫量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田间迁入代虫量与6月份的灯诱虫量相关,田间第1代虫量与迁入代虫量相关,第2代则只与田间第1代和8月份的诱虫量相关。对1986—2002年吴中区白背飞虱田间虫量的分析表明,白背飞虱在田间一般要完成2个世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会出现第3代,表现出低迁入率(平均百穴21头)、高增殖倍数(G1/G0在30~200倍左右)和高峰值密度(16年平均百穴3200头)的种群特征。此间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的比率不高,迁入后便像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那样形成了滞留本地的增殖代(7月20日到8月10日)和以本地滞留为害与部分迁出个体混合而成的主害代(8月15日到9月5日),直到8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其长翅型比率才会有大幅回升开始回迁,呈现出翅型长-短-长的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