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该研究对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中筛选到的一个短根突变体Osksr6(Oryza sativa kasalath short root 6)进行了表型鉴定、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结果表明:(1)生长7d的突变体Osksr6与野生型相比,株高与不定根数量差异不明显,但主根变短61.98%、不定根变短46.42%,侧根的发生与根毛的伸长也受不同程度抑制;成熟期的Osksr6分蘖数明显减少,总穗长与结实率均较野生型差。(2)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Osksr6的短根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3)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突变基因OsKSR6定位于3号染色体InDel标记28420k和28880k之间,物理距离约460kb,该区间没有已报道的与根系发育相关的基因。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根系生长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家蚕Fhx/P25基因在时空上的调控机制,通过PCR扩增获得家蚕丝素蛋白Fhx/P25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进一步构建了由Fhx/P25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DsRed的表达载体pSK-P25-DsRed-PolyA,并通过家蚕BmN细胞进行瞬时表达。结果显示:Fhx/P25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符合真核生物启动子特点,具有丝腺特异性表达启动子的特征,TATA框的保守序列为TATAA,位于-28—-32处,CAAT基序有3个,其中-110—-117和-90—-87处的2个CAAT基序可能具有活性;二级结构分析显示:Fhx/P25启动子区域具有复杂的茎环结构,这可能与蛋白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时间性以及活性有关。基因启动子可以驱动红色荧光基因DsRed在家蚕BmN培养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13.
安徽蝶类二新记录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徽省蝶类方面的研究较少 ,陈博尧报道了黄山地区蝴蝶 1 0科 1 0 6种 ;许雪峰等报道了滁州琅琊山7科 60种。 1 997~ 1 998年度 ,本文作者受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对安徽省琅琊山蝶类进行了进一步调查研究 ,采集到安徽省蝶类 2种新记录种。标本保存在滁州师专化生系动物实验室。现将 2种蝴蝶的形态描述如下。1 大紫琉璃灰蝶Celastrinaoreas (Leech)雄蝶翅正面外缘和前缘黑色 ,其余部分蓝紫色 ,缘毛白色。雌蝶翅紫色 ,是同属中色彩较深、个体较大的种类。翅反面灰白色 ,前翅外缘有一列小黑点 ,亚外缘线波状 ,外横列…  相似文献   
14.
对红酵母RY-98菌株产生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发酵过程作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糖浓度和添加剂以及培养基初始pH值、摇瓶装量与培养等均对该菌细胞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产量有影响,其中ZS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明显促进菌体类胡萝卜素的形成,这是研究新发现。在初步优化的培养基组成(葡萄糖40g/L、玉米浆15g/L、(NH4)2SO42g/L、ZS添加剂1g/L)和培养  相似文献   
15.
鲫鱼和金鱼胚胎发育的分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言 金鱼具有多数明显的变异,而且不难饲育。虽然每年只能繁殖一代,但是每次产卵的数目很多,易于进行统计学处理。因此它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陈桢教授(1928,1934)曾对金鱼的透明鳞、紫色、蓝色等特征的遗传方式进行过详尽的研究。Berndt(1925,1928)对金鱼的体形、体色、尾鳍的单、双和长、短等特征的遗传方式进行过初步的研究。松井佳一(1934)对金鱼的龙睛、透明鳞、双尾和双臀等特征的遗传方式进行过研究。Goodrich(1929,1931,1935)的工作除证实了陈桢教授的工作外,也对透明鳞和体色等特征的胚后发育过程提出了一些材料。Battle(1940)对金鱼的发育曾进行过初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雄蝇发出的求爱歌系由两个不同的成分——正弦歌和脉冲歌组成。正弦歌在刺激雌蝇发情上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脉冲歌则关系到种的识别。 在脉冲歌的诸成分中,脉冲间间隔(ipi)特别重要。我们对野生型和突变型SM_1Cy/Pm,SM_1Cy/+和+/Pm进行了研究。虽然突变型有异常的翅形和异常的眼色,但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和上述突变型的ipi平均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说明pppA2′p5′A2′p5′A(2′-5′p_3A_3)能使Lpa小鼠细胞对新城鸡瘟病毒或水泡性口腔炎病毒的攻击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支持2′-5′p_3A_3抗病毒作用的普遍性。本文还证明在无Ca~(++)存在下,2′-5′p_3A_3于病毒攻击前数小时处理细胞,也能得到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生态安全评估,探索溶藻细菌及其分泌物的抑藻效果与机制。[方法]分离获得溶藻细菌2-4 (Pseudomonassp.),通过正交试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菌株2-4及其分泌物的抑藻特性,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对菌株2-4及其分泌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菌株2-4在最优条件下接种体积比(V/V)为15%时对铜绿微囊藻的4 d抑制率达92.81%,抑藻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t1/2=126 h)。菌株2-4具有抑藻多样性,首次报道了假单胞菌对斜生四链藻、蛋白核小球藻和丝藻的抑藻效果。菌株2-4分泌的抑藻活性物质分子量小于500 Da,不耐高温和强酸强碱。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于1.5%的菌液对大型溞有毒,高于2%的菌株分泌物对大型溞和稀有鮈鲫有毒,但对明亮发光杆菌无毒。较安全的使用范围内,菌株2-4 (V/V=1.5%)及其分泌物(V/V=10%)对藻华湖泊水样的叶绿素a去除率为4.83%–42.94%和30.62%–68.69%。[结论]本研究客观分析了假单胞菌2-4及其分泌物在生态安全使用范围内的实际抑藻效果,明晰了溶藻细菌生态毒性与抑藻效率的关系,为生物控藻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甜叶菊优良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采用侧芽诱导法快速繁殖,研究了甜叶菊的组培快繁与工厂化育苗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6mg/L+NAA0.2mg/L,增殖系数4-6,增殖周期15-20 d。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NAA0.2mg/L,生根率为100%,且根系发达。经过炼苗移栽,瓶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吕凯  诸爽爽  谷磊  孙运菲  张露  杨州 《生态学报》2023,43(11):4604-4618
表型可塑性是指生物(尤其是单一基因型)在适应异质环境时表达出不同表型的能力,并且有遗传基础。环境变化调控表型可塑性既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进程中(称为代内表型可塑性),也能够以可遗传表型响应的形式持续多个生物世代(称为代际表型可塑性)。浮游动物枝角类常常受到来自鱼类的捕食风险影响而表现出诱导型防御的表型可塑性。诱导型防御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代谢稳态控制,因此枝角类的诱导型防御的表达容易受到内稳态代谢干扰物(例如抗抑郁药舍曲林)的影响。考虑到舍曲林在水中生物活性高且难以被降解;同时,枝角类世代周期较短,因此需要评估连续多代舍曲林暴露对枝角类反捕食防御代内以及代际可塑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代内可塑性方面,连续两代的舍曲林暴露放大了鱼类信息素诱导的蚤状溞体长减小趋势以及相对尾刺长度增长趋势,但是对鱼类信息素作用下的种群适合度参数无明显干扰。在代际可塑性方面,随着连续两代舍曲林的浓度上升,亲代经历鱼类信息素产下的子代继续响应鱼类信息素时,体长减小、相对尾刺长度增大,说明形态防御得到加强;同时种群净繁殖量以及种群内禀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被放大,由此可能抑制鱼类捕食风险下蚤状溞的种群丰度。上述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