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71.
至今,基因枪法以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应用于水稻工程育种已有十几年。本文阐述了其在水稻工程育种的六个主要领域的应用现状,同时评价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稳定性和对转基因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当然,基因枪法的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随着转不同基因的工程水稻的日益增多,进一步的安全性试验显得十分必要,它是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72.
植物铝毒害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简单概述了目前植物铝毒害及遗传育方面的研究进展,Al^3 可以通过与细胞骨架的作用,影响根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形态建成,植物可以通过根尖分泌有机酸或磷酸等将离子态的为成螯合态的铝,通过吸收H^ 提高根尖周围的pH,将Al^3 变成难溶性的Al(OH)3或磷酸铝从而解 除铝毒害,也可以通过在细胞内与Al^3 形成无毒害的复合结构从而解除铝毒害,国外通过基因工程和突变体筛选已经获得了一批耐铝的植物材料,国内一些研究者通过变体筛选也获得了一些耐铝的植物材料,对植物耐铝性的遗传研究表明,植物的耐铝性既可以是受单基因控制的,也可以是受多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73.
为提高黑糯米的综合利用价值,对黑糯米米糠中水不溶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克黑糯米中水不溶膳食纤维(IDF)可吸附4.03 g水,持油力和膨胀力分别为3.04 g/g、1.79 mL/g;其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83 mmol/L,是白糯米IDF的1.66倍;pH对亚硝酸盐吸附量基本没有影响,在pH=2.0和 pH=7.0的条件下,黑糯米IDF的亚硝酸盐吸附量分别为348.59、346.96 μg/g;黑糯米IDF在pH=7.0时胆固醇吸附量为12.63 mg/g,优于模拟胃酸环境下(pH=2.0)的吸附效果;黑糯米IDF在中性条件下(pH=7.0)对重金属Cd2+体外吸附率为89.52 μg/g,远远高于模拟胃酸环境(pH=2.0)时的2.40 μg/g。  相似文献   
74.
太行山猕猴颅骨变量的异速生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定点方法 ,对太行山猕猴 (Macacamulatta)颅骨的 3 2项变量进行了测量、统计和异速生长分析 ,结果表明 ,除颅骨最小宽和冠颞点间宽外 ,其余变量统计值雄性大于雌性 ;颅骨变量的生长存在性别间及部位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雄性和雌性在社群中的不同地位和竞争压力以及取食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75.
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纯度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强迫杂合性史妹酱方式培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的分离近交系,然后用生化标记法,皮肤移植实验和毛色基因测试法对其进行遗传监测。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育成了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现已达30代,生化标记法测定的9条染色体上13个生化标记位点全部纯合;同系异体间皮肤移植100天后,未见排斥现象,为同系组织遗传性;与DBA/2交配进行的毛色基因测试,杂交的F1代相同,全部为野生色,基因型为AABBccDD ,表明豫医无毛小鼠已成为一个达到国际标准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76.
口蹄疫病毒3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3A基因克隆到线形化的原核表达载体pProEX\|HTb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和DH5α,经氨苄抗性筛选得到阳性克隆,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 bolt结果证实大肠杆菌菌体不可溶性蛋白中富含3A蛋白,说明3A蛋白在表达产物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所表达的蛋白含量占菌体蛋白的29.2%。  相似文献   
77.
该研究根据川西獐牙菜转录组信息获得7-脱氧马钱子酸羟化酶(SmDL7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同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以探讨川西獐牙菜裂环烯醚萜合成途径中关键酶7-脱氧马钱子酸羟化酶(SmDL7H)基因的功能,为研究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了川西獐牙菜SmDL7 H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H243070);SmDL7 H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554bp,编码51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9.5kD,等电点9.02;生物信息学预测SmDL7 H基因编码蛋白无信号肽。(2)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显示,SmDL7 H编码的蛋白与滇龙胆、长春花、金银花等植物的DL7 H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3)将SmDL7 H基因连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用0.1mol/L IPTG于25℃诱导12h,原核表达分析发现在59.5kD处有目的蛋白出现,表明与之前预测的蛋白大小一致。(4)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mDL7 H基因在川西獐牙菜叶、茎、花、根、愈伤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78.
在寒温带地区,针叶树种子因其油脂和蛋白含量高,成为许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在针叶林中,针叶树种子捕食者主要存在2种捕食方式,即传播前捕食和传播后捕食。通常,动物捕食种子的过程被认为是树种实现更新的重要途径。种子为躲避捕食者会形成相应的防御策略,种子的大小、营养、纤维含量、次级代谢产物等特征,通常也是植物种子防御捕食者捕食的策略。同样,这些防御策略一方面会影响种子捕食者的种群动态和取食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促使种子捕食者形成反对种子防御的适应对策。因此,研究种子捕食者捕食针叶树种子模式对于进一步认识针叶林中动物取食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针叶树种子的防御及种子捕食者对其防御的适应策略,将有助于了解动植物之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9.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小鼠心脏在不同温度(40、42、44、46℃)热休克处理后,各恢复期(2、4、8、12、24小时)HSP70 的表达。结果表明,(1)44、46℃热处理能诱导心肌细胞合成 HSP70,以46℃为多(P<0.01),且于恢复期4~8小时为合成高峰(P<0.01);(2)阳性免疫反应定位于心肌细胞质中,核呈阴性反应。提示了心脏有较强的耐热能力。  相似文献   
80.
类钙调磷酸酶亚基B蛋白(calcineurin B-1ike protein,CBL)作为一类钙离子结合蛋白,通过与一类蛋白激酶(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lPK)结合,从而在钙信号依赖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作用。该研究在条锈菌诱导的小麦叶片中克隆获得CIPK家族中1个基因TaCIPK16,并利用qRT-PCR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及亚细胞定位技术分析了其功能特性。序列分析表明,TaCIPK16编码447个氨基酸,包含保守的激酶催化结构域及调控结构域,与水稻、拟南芥CIPK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酵母双杂交分析验证显示,TaCIPK16与TaCBL4和TaCBL9存在强烈互作。定量分析表明,TaCIPK16受到条锈菌的诱导表达,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呈显著差异表达趋势。综上结果,TaCIPK16可能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了小麦对条锈菌的抗病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