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猕猴桃果实易受多种病原真菌的侵染,采后易发生软腐病、灰霉病、青霉病等严重危害果实品质的真菌性病害。传统的有效防治方法主要为采前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其易污染环境并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已有一系列生物防治方法被研究并报道,这些方法可有效防控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第一类为天然抑菌物质,包括植物提取物和其他天然物质;第二类为拮抗微生物,包括生防酵母、生防细菌、生防木霉,生防菌也能与物理及化学方法协同发挥作用。本文概述了各类生物防治方法在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绿色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生防机理,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2.
探讨了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进行无抗养殖生猪的可行性,考察了发酵中药渣对生猪生长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选用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结果表明:发酵中药渣组生猪可以正常生长,发酵中药渣组生猪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部分替代的发酵高湿药渣(高、低剂量组)可显著改善肉质,尤其是在硬度上,明显嫩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总之,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进行无抗养殖生猪是可行的,而且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猪的生长与提高猪肉品质,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3.
程国辉  安小亚  王旭  张波  李玉 《菌物学报》2018,37(6):712-721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菌核多孔菌Polyporus tuberaster资源,对采自吉林省露水河东升林场的野生菌核多孔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取纯菌株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十字划线法研究固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从以上4个单因素实验中选出3个最优水平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菌核多孔菌P. tuberaster的最适培养条件为:碳源糊精粉(20mg/mL)、氮源酵母浸粉(2mg/mL)、pH 5.0、温度25℃。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采用试剂盒测定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的产酶活力,结果表明,菌核多孔菌产漆酶能力较强,酶活力最高可达386.96U/L;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仅为5.23U/L;未检测到锰过氧化物酶。出菇实验中,二级种选用麦粒菌种,500mL罐头瓶装干料160g,每瓶接种蚕豆大小菌块3-4块,25℃培养,菌丝满瓶时间为20d;栽培种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8%、麦麸20%、石灰粉1%、石膏1%、含水量65%左右,17cm×33cm×0.05cm栽培袋装干料520g,每袋接种蚕豆大小二级种3-4块,菌丝发菌时间为26d;在92%-95%空气湿度、一定散射光和20-21℃低温刺激下培养13d后原基分化形成菇蕾,此后加大空气湿度至97%-98%并保持温度24-25℃培养32d后子实体成熟。  相似文献   
124.
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化旱田土壤表观电导率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松嫩平原西部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于2013年4月20日选择盐碱程度不均一的典型盐渍化旱田地块,面积为4.8 hm~2作为研究样地。利用EM38大地电导率仪测定结合田间定点采样,并通过经典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渍化旱田土壤表观电导率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了土壤表观电导率与土壤盐碱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盐渍化旱田土壤水平方向表观电导率(EC_h)经对数转换后具有强空间自相关,其变异特征主要是与地形地貌和水文状况等结构性因素有关。垂直方向表观电导率(EC_v)经对数转换后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其变异特征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EC_h和EC_v半方差模拟的最优模型分别为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Pearson分析表明土壤表观电导率(EC_h和EC_v)与土壤盐碱指标EC_(1∶5)、pH_(1∶5)、SAR、SC、Na~+、CO_3~(2-)、HCO_3~-呈正相关关系(P0.05),EC_h与土壤盐碱指标相关系数均大于EC_v。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EC_h来指示土壤的盐碱程度。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表观电导率(EC_h和EC_v)与土壤盐碱指标呈线性相关,且EC_h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EC_v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可用水平方向土壤表观电导率(EC_h)来计算土壤盐碱指标,进行土壤盐渍化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25.
微生物菌剂对草坪植物高羊茅生长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美存  程田  多立安  赵树兰 《生态学报》2017,37(14):4763-4769
从生活垃圾堆肥中分离出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和染色鉴定,分别以微生物单菌剂施入到草坪土壤基质中,研究了几种微生物菌剂对高羊茅生长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高羊茅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P0.01或P0.05),促进了高羊茅的生长。同时,施加不同的微生物菌剂对于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其中放线菌处理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分别是对照的8.38倍和20.6倍。因此,从堆肥中得到的3种微生物菌剂均可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养分的利用率,促进了草坪植物生长,改善草坪质量。该研究可为微生物菌剂在草坪建植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医院一体化管理是新医改政策背景下,落实兵团卫生体制试点改革的重要决策,也是兵团自上而下发展医疗联合体的大势所趋。总结兵团团场一体化管理试点的实践做法和成功经验,对改革试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新疆兵团医疗体制改革、改善兵团基层群众医疗卫生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7.
研究平邑甜茶幼苗NO3--N吸收和利用特性对不同供钾水平的响应,旨在明确钾肥对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从而为果园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平邑甜茶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设置K0、K1、K2、K3、K4、K5、K6 7个钾浓度处理,分别相当于0、2、4、6、8、10、12 mmol·L-1 K+,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和非损伤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测定了不同供钾水平下平邑甜茶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情况.结果表明: K3处理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根系形态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K3处理根、茎、叶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 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达到最高,分别为K0处理的1.36、1.33和1.47倍.随供钾水平的增加,植株氮素利用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K3处理时最大,为23.3%,是K0处理的3.04倍.非损伤微测技术结果显示,K3处理时,平邑甜茶根系对NO3-有强烈吸收且内流速度达到最大,为19.34 pmol·cm-2·s-1;在缺钾(K0)和高钾(K6)处理时有明显外排趋势.因此,钾的亏缺或过量均抑制氮素的吸收和利用,适当供钾能够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促进平邑甜茶对氮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8.
以药食同源中药渣为试验材料,采用现代发酵技术,将中药渣转变为可在养殖行业使用的发酵饲料,实现中药渣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结果表明,中药渣制备发酵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外源添加15%~20%蔗糖,按照0.5‰~5‰的接种量(混合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安琪啤酒酵母),与高湿药渣搅拌均匀后于常温下(25~37℃)密闭发酵2d后即可使用或长期存放。发酵过程及密闭存放过程中(1~60d)未出现明显的染霉菌等杂菌的情况。中药渣经过发酵,降低了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同时增加了粗蛋白、各种有机酸等有益成分的含量,可作为发酵饲料在养殖行业中部分替代普通饲料。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实施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20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201例,Hp感染162例,Hp阳性率80.60%,不同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36-60岁、共食、男性、暴饮暴食、喜爱辛辣食物、吸烟饮酒、个人卫生、家族病史、以往病史,均是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高危因素。进餐习惯、喜欢酸奶、个人卫生均是Hp感染的保护因素,而暴饮暴食、喜爱辛辣食物、年龄、以往病史、吸烟饮酒、家族病史均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分餐习惯、喜欢酸奶、个人卫生均是Hp感染的保护因素,而暴饮暴食、喜爱辛辣食物、年龄、以往病史、吸烟饮酒、家族病史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可降低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近年来,红螯螯虾养殖面积越来越广泛,明确不同规格的红螯螯虾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耐受力,有利于提高其养成率,促进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在水温24~25℃、p H 7.9~8.0的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红螯螯虾幼虾和亚成虾的急性毒性,分析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总氨氮对红螯螯虾幼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88.0、136.15、104.67和88.00 mg·L~(-1),SC为8.80 mg·L~(-1);总氨氮对亚成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344.01、270.46、205.15和167.68 mg·L~(-1),SC为16.77 mg·L~(-1);非离子氨对幼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0.16、7.35、5.65和4.75 mg·L~(-1),SC为0.48 mg·L~(-1);非离子氨对亚成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8.58、14.60、11.08和9.05 mg·L~(-1),SC为0.91 mg·L~(-1);亚硝酸盐对幼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46.76、33.88、27.97和22.81 mg·L~(-1),SC为2.28 mg·L~(-1);亚硝酸盐对亚成虾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77.56、59.33、45.41和37.48 mg·L~(-1),SC为3.75 mg·L~(-1)。【结论】红螯螯虾对氨氮的耐受力高于亚硝酸盐,亚成虾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耐受力高于幼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