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李婷  唐磊  王丽  安磊  王骏  莫康乐  陈求稳 《生态学报》2020,40(4):1473-1485
梯级水库修建后自然河流形成了河相段和湖相段,而河流生境的改变对鱼类种群空间分布和生态类型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探究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结合2018年5月渔获物和文献记载水库修建前后的渔获物数据,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及变化,优势物种及群落多样性特点,以及鱼类在河相、湖相段生态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梯级水库建设后溪洛渡至向家坝鱼类的种类数减少,随着水库的运行该减少趋势放缓,而大型鱼的种类数占比呈增长趋势。受生境变化的影响,鱼类优势物种发生变化,水库河相段和湖相段生态类型差异较大。生态类型组成上以缓流型、生活于水流中下层、产卵初始水温高于18℃等生态类型占优。研究表明,高坝大库的运行会造成鱼类种群以生态需求为目标,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而梯级水库建设导致的水动力条件差异是鱼类群落生态类型差异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22.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西南山地特有的雉科Phasianidae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四川省中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的少数山区森林中(郑光美,2015)。2019年5月,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1只体羽部分白化的四川山鹧鸪成年雌鸟(图1:左)。  相似文献   
23.
Fbxl5为F-box基因家族的一员,目前研究发现其与心脏的发育有关。为了在斑马鱼模型中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有必要制备其多克隆抗体。通过桥式PCR扩增出亲水性和特异性均好的斑马鱼Fbxl5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至大肠杆菌Rosseta中。用IPTG诱导Fbxl5重组质粒得到His-Fbxl5的融合蛋白。这个融合蛋白用Ni-IDA凝胶柱亲和纯化,将纯化的His-Fbxl5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使用Western Blot检测,获得了Fbxl5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及高效价的特异性兔抗Fbxl5多克隆抗体。随后检测了Fbxl5在斑马鱼胚胎和成体组织中蛋白的表达,通过基因芯片分析在Fbxl5-MO和Std胚胎样品的mRNA含量差异.所得结果显示获得了较高效价和特异性好的斑马鱼Fbxl5多克隆抗体,为Fbxl5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通过大田栽培试验,探讨生育后期不同遮荫处理(遮荫率0、30%、50%和70%)对罗汉果净光合速率和罗汉果品质的影响。经过遮荫处理,罗汉果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由对照组(遮荫率为0)的双峰型转变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时。遮荫率50%处理的曲线峰值、罗汉果苷Ⅴ含量和干果重比其它遮荫处理和对照组的高。结果表明,在桂南种植的罗汉果,生育后期给予遮荫率50%的处理对增加罗汉果的净光合速率,提高罗汉果苷Ⅴ含量和干果重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海南岛地处热带,具有丰富的龟鳖物种多样性.为了有效保护这一珍贵资源,对该地区龟鳖的多样性、养殖现状及保护管理需求进行总结和讨论.方法 根据有关文献和我们的调查结果,从龟鳖多样性、养殖现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岛现有龟鳖6科14属18种,占中国龟鳖的50%,其中有1种野外灭绝,有5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有11种处于濒危状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1种,二级保护的有9种.海南岛是我国龟鳖养殖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地区,有龟鳖养殖户330多户,养殖龟鳖120余种.结论 海南岛龟鳖资源丰富,养殖规模巨大.应进一步加强野生龟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将龟鳖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继续开展保护繁育放归活动.同时,从多方面加强龟鳖养殖的产业化发展,促进龟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大鼠肺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制备肺组织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放免法检测IL-8、TNF-α,用ELISA法测IL-4.结果 罗格列酮组大鼠肺组织匀浆的IL-4含量[(5.36±1.08) 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3.48±1.70) ng/mL],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激活PPAR-γ可诱导肺组织产生IL-4.  相似文献   
27.
28.
开发利用木质纤维素材料能显著增加地球上可再生资源的储备量。白蚁分布广泛,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借助细菌、古细菌、真菌等肠道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协同降解食物中的木质纤维素,在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了近年来白蚁肠道微生物研究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已被证明的肠道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方法收集8例确诊CD患者的粪便标本(CD组),以同期8例健康人群粪便作为对照组(CN组)。收集新鲜粪便样本提取DNA,并将样本进行PCR扩增,最终进行16SrRNA数据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990 890条高质量序列,CD组和CN组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Simpso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2和t=-2.886,P0.05)。OTUs(可操作分类学单位)比较韦恩图显示CD组共有7 437株菌种,而CN组共有7 744株菌种,其中3 438株菌种重叠。LDA差异贡献分析图提示CD患者肠道菌群以芽胞杆菌、变形菌、乳杆菌目、放线菌目、异常球菌纲、栖热菌目、假单胞菌目和交替单胞菌目等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菌类,而CN组则以双歧杆菌目及双歧杆菌科,Odoribacteraceae、Christensenellaceae、弧菌目及弧菌科等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菌类。据物种进化树的样本菌落分布图显示:两组样本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酸杆菌门和螺旋菌门占主要门类分布。CD组及CN组细菌科类分析结果:毛螺菌科、韦荣球菌科、瘤胃菌科、丹毒丝菌科、红蝽菌科、紫单胞菌科、双歧杆菌科、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产碱菌科和链球菌科在两组样本中共同存在。同时从该进化树可发现,CD组中红蝽菌科、产碱菌科、丹毒丝菌科和链球菌科相对于CN组优势丰度分布,而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和双歧杆菌科比CN组丰度明显减少。此外,Dethiosulfovibrionaceae、丙酸杆菌科、盐单胞菌科、希万菌科等为CD组特有菌种。结论 CD组的菌群多样性明显少于CN组,CD组有其特有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30.
广藿香香叶醇合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叶醇合酶(geraniol synthase,GES)是香叶醇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酶,是萜类代谢途径的限速酶。根据课题组广藿香转录组数据中的GES 转录本序列设计基因全长扩增引物,采用RT PCR方法克隆了广藿香GE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了PcGES1基因在4个广藿香栽培种中不同时期茎、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广藿香GES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ORF框,长1 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命名为PcGES1,GenBank登录号为KF926075 ;PcGES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罗勒GE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最为相近。广藿香GES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中,无跨膜区域。PcGES1主要在叶中表达,老叶中表达量最高;从不同栽培种来看,PcGES1在石牌广藿香和高要广藿香中表达模式相似,在海南广藿香与印尼广藿香中表达相似,在海南广藿香老叶中表达最高。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广藿香萜类代谢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