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由于环境的恶化,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日趋严重。现已引起了包括科技、教育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一个以“如何用最科学的理论和最有效的手段去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综合性学科———保护生物学产生了。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资源丧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生物资源保护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和实践都较薄弱,尤其是公众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还很淡薄,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如何去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也是近…  相似文献   
2.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micado (Saussure)的鸣声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 ,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 ;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胜利声 ;1雄 1雌在一起时会发出欢迎声、求爱声 ,如果雌性不理会雄性的求爱时则会发出一种催促声。利用计算机 ,除了对人们用耳辨别的 3种鸣声 (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 )进行客观记录外 ,还可以对以前所称的“求偶声”和“争斗声”进行更细致地分析和比较。根据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首次将其鸣声分为 7种 ,并对这 7种鸣声在功率谱和时域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发现迷卡斗蟋在不同行为下有不同的鸣声特征 ,传递不同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湛江地区的丽文蛤(Meretrix lusoria)、琴文蛤(M.lyrata)、文蛤(M.meretrix)、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杂色蛤仔(R.variegata)、伊萨伯雪蛤(Clausinella isobellina)、格粗饰蚶(Anadara clathrata)、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尖紫蛤(Sanguinolaria aauta)、锈色朽叶蛤(Coecella turgida)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这6科13种双壳类的贝壳形态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的贝壳表面和横切面微观结构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晶体的组成和排列方式两个方面。贝壳角质层根据表面形态特征分为5种类型:光滑平整、颗粒状、不规则多边形、蜂窝状和沟壑状。贝壳棱柱层的晶体形状有棱柱状、短柱状、片状和不规则形状。不同贝壳的晶体有两种排列方向,垂直于横切面和平行于横切面。13种贝壳珍珠层的晶体有颗粒状、砖块状、圆形、块状和不规则的多边形。不同种的贝壳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的厚度也不同。研究贝壳微观结构之间的差异,可以为分类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5.
褐飞虱两过线虫寄生前期幼虫的形态和数量性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科线虫的形态结构,目前只有少量报道,大多数种的寄生前期幼虫的结构及数量性状都没有详细的研究.作者在1994-1996年间,对褐飞虱两索线虫(Amphimermis nilaparvata)寄生前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性状的观察和测量表明,两索线虫属与其它索科线虫在属间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同属不同种间的幼虫结构较相似,但数量性状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利用寄生前期幼虫这两方面的差异可以进行属、种间的鉴别,有别于应用成虫期进行鉴别的常规方法,使鉴定依据更加充分和可靠.研究寄生前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性状,对索科线虫的活体、离体培养也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23±0.5)℃、pH 7.0~8.0、溶解氧>5 mg· L-1的条件下,研究孵化过程中不同盐度对拟目乌贼胚胎发育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目乌贼卵透明略带奶油色,近椭圆形,短径为0.596~1.758 cm,长径为1.452~3.136 cm,刚产出的卵重约2g;孵化完成时,卵膜内的重量达到4.5g.在盐度为28‰时,经过28~30 d孵化,卵的短径和长径平均分别增加了0.601、0.615 cm,孵化率为57.0%;盐度为23‰时,卵的长径和短径也相应增加,增幅分别为0.567、1.263 cm,孵化率为13.5%;盐度为33‰时,经过28~30 d孵化,卵短径平均增长0.150 cm,而长径却缩短了0.141 cm,孵化率为9.5%;在盐度为13‰、18‰、38‰和43‰条件下,胚胎停止发育,孵化率为0.结果表明,拟目乌贼属于狭盐性种类,盐度变化对拟目乌贼胚胎发育和孵化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拟目乌贼幼体日摄食量及其对体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拟目乌贼幼体的日摄食量和日增重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温、盐度、pH等条件相对稳定的环境下,10~15d的拟目乌贼幼体平均日摄食虾苗(体长0.5mm)的条数分别是8、11、12、13、78、83条,在这种摄食量下,拟目乌贼幼体的日增重率分别为6.8%、5.68%、6.44%、8.81%、12.5%。其胴长、体重的生长符合S型曲线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7种头足类腕上的吸盘及乌贼的内壳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蛸科(Octopodidae)的短蛸(Octopus ocellatus)、真蛸(O. vulgaris)和长蛸(O. variabilis)腕的吸盘均无齿,乌贼科(Sepiidae)的日本无针乌贼(Sepia japonica)和金乌贼(S.esculenta)的腕和触腕吸盘上的角质环均有齿,且齿的形状不一样;虎斑乌贼(S. pharoanis)触腕的吸盘角质环光滑无齿,枪乌贼科(Loliginidae)的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腕上吸盘的角质环无齿。对3种乌贼的内壳的横切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乌贼的内壳的背表面和腹表面的结构均是由文石和铺在上面的球型颗粒构成,但文石的形状和小球的排列存在种间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作为头足类的分类辅助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捕鸟蛛科2)过去记述5种.除虎纹捕鸟蛛Ornithoctonus huwena外,其它4种均为单性描述.经补充采集,发现了广西近捕鸟蛛Plesiophrictus guangxiensis Yin et Tan,2000和海南捕鸟蛛Selenocosmia hainana Liang,Peng,Wang et Chen,1999的雄性个体.补充描述如下.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量度单位均为mm.  相似文献   
10.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的鸣声特征 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胜利声;1雄1雌在一起时会发出欢迎声、求爱声,如果雌性不理会雄性的求爱时则会发出一种催促声。利用计算机 ,除了对人们用耳辨别的3种鸣声(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进行客观记录外,还可以对以前所称的“求偶声”和“争斗声”进行更细致地分析和比较。根据其生物学意义,作者首次将其 鸣声分为7种,并对这7种鸣声在功率谱和时域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迷卡斗蟋在不同行为下 有不同的鸣声特征,传递不同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