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滇产草果的精油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滇产16个草果(Amomumtsao-ko)样品,测定了干果及茎叶的精油含量。干果的精油含量在1.56%~1.74%之间,茎叶的精油含量为0.085%~0.11%。从它们的精油中鉴定了近80种化学成分,主要是1,8-桉油素、柠檬醛、香叶醇、反-2-十一烯醛、2-癸烯醛、β-蒎烯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混合效应模型(Mixed Effects Model)在肿瘤表达谱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中的检验效能,并探讨其分析效果。方法: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肿瘤实例基因芯片数据,并以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作为参照比较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探讨其检验效果。结果:通过混合效应模型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两种方法对肿瘤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达通路外,混合效应模型额外地筛选出来GSEA未能检验到的8条差异表达通路,且得到文献支持;混和效应模型筛选出的前10个差异表达通路中有6个已有生物学证明而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筛选出的前10个差异表达通路中仅有4个已有生物学证明。结论:混合效应模型作为top-down方法中的典型代表,其优势在于通过构建潜变量达到降维目的,可有效地减少多个复杂的变异来源从而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检验效能优于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筛选肿瘤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摘要:【目的】筛选可产生抗血栓活性物质的细菌。【方法】利用VY/4平板、酪蛋白平板从水样、土样、兔粪、羊粪、朽木等20多个样品中筛选目的菌株;利用纤维蛋白平板和纤维蛋白试管检测抗血栓活性;利用形态学特征、理化性质、16S rRNA序列同源性鉴定目的菌株。【结果】得到5株可产生抗血栓活性物质的细菌,重点研究了菌株LDS33,发现其分泌的胞外蛋白在纤维蛋白平板上和纤维蛋白试管中均显示出强烈的溶栓活性,通过试管法发现此蛋白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凝活性。结合形态学、理化性质、16S rDNA序列及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菌株属于硬壁菌门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的短小芽孢杆菌,将其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 LDS.33。【结论】短小芽孢杆菌LDS33可产生高活性的抗凝溶栓双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丸和男宝胶囊对肾阳虚证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用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金匮肾气丸组、男宝胶囊组、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造肾阳虚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治疗组用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持续给药30d.检测各组大鼠左侧睾丸、脾脏、胸腺质量,测血清睾丸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左侧睾丸、脾脏、胸腺质量低于正常组、金匮肾气丸组和男宝胶囊组(P.∞.05 o模型组血清T、LH、FSH水平低于正常组、金匮肾气丸组和男宝胶囊组(P<0.05).模型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低于正常组、金匮肾气丸组和男宝胶囊组(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和男宝胶囊对肾阳虚证雄性大鼠生殖能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构建和鉴定HAX1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HAX1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并转化于大肠埃希菌DH5a;筛选出重组质粒pAdTrack—CMV—HAX1,并在BJ5183细菌中与pAdEasy-1质粒进行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用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携带全长HAX1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pad—HAX1-EGFP,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用制备好的Ad—HAX1-EGFP感染HEK29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感染效率,RT—PCR、Western印迹鉴定外源基因HAX1的表达。BrdU检测感染了Ad—HAX1-EGFP的HEK293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AdTrack—CMV—HAX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AdTrack—CMV—HAX1质粒与pAdEasy-1质粒同源重组后与预期结果相符。构建好的Ad—HAX1-EGFP能有效感染HEK293细胞;外源基因能在239细胞中有效表达。HAX1高表达的HEK293细胞其增殖率得以提高。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AX1和EGFP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HAX1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HEK29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6.
灯台树根的止咳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属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将其作为止咳药而广泛应用(赵世望和刀正员,1980)。灯台叶曾收载于《陆川本草》、《云南中草药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IL-10启动子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α)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L-10启动子和IL-1rα基因多态性与SLE疾病的关系。方法: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SLE患者(n=83)和正常对照人群(n=125)IL-10启动子和儿-1rα基因多态性,对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湖南汉族人群IL-1rα及儿.10启动子基因具有多态性;SLE患者IL-1RN * 1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R=5);SLE患者IL-10启动子区-597位女A *、-824位*T和ACC亚型的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SLE患者IL-1RN *1的基因频率、IL-10启动子区-597位和-824位的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以上基因可能与SLE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IL-10启动子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SLE疾病的关系。方法: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SLE患者(n=83)和正常对照人群(n=125)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对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湖南汉族人群IL-1ra及IL-10启动子基因具有多态性;SLE患者IL-1RN*1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R=5);SLE患者IL-10启动子区-597位*A、-824位*T和ACC亚型的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SLE患者IL-1RN*1的基因频率、IL-10启动子区-597位和-824位的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以上基因可能与SLE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微孢子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病原微生物,能够感染人类和几乎所有的动物。本课题以海伦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hellem)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极管蛋白4(EhPTP4)作为一个潜在的分泌性毒力因子在宿主细胞内的定位和功能。【方法】制备EhPTP4的鼠源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确定EhPTP4在感染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基于序列特征,在HEK293细胞中转染野生型和突变体EhPTP4,分析该蛋白的定位及其对病原增殖的作用;利用RNA-seq对转染EhPTP4的HEK293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EhPTP4引起的宿主基因表达和通路的变化;进一步通过RNAi和细胞转染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作用,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调控效果。【结果】EhPTP4的N端具有信号肽,C端具有富含组氨酸的结构域(HRD)和核定位信号序列(NLS)。蛋白定位分析显示,在感染和转染细胞中,EhPTP4均被分泌至宿主细胞核内。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EhPTP4显著促进了病原的增殖。RNA-seq和蛋白泛素化分...  相似文献   
110.
【背景】生物防治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有利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是明确菌株的生防作用和抑菌特性。【目的】探究杉木内生菌株T1-3-2的抑菌促生特性,为研制该菌株生防菌剂、防治杉木炭疽病(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thracnose)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T1-3-2的分类地位;通过平板对峙、菌落径向生长抑制率和平板倒扣等方法测定细菌及其挥发性气体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同时,测定其促生作用和室内防效。【结果】菌株T1-3-2与桉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ucalypticola)亲缘性较近,属于假单胞菌属。该菌株对分属于6个属的10株靶标菌株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尤其对炭疽菌属、拟盘多毛孢属、黑孢霉属和葡萄座腔菌属的6株靶标菌株抑制率高达80%以上。室内盆栽试验显示:菌株T1-3-2用Kings Medium B液体培养基的发酵菌液对杉木炭疽病的防效可达74.20%,同时能有效改善杉木幼苗的生长状况、增加生物量。【结论】菌株T1-3-2隶属于假单胞菌属,对杉木具有良好的抗病促生作用,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