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牦牛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生物素与链亲和素的强亲和性原理,用链亲和素磁珠亲和捕捉与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寡核苷酸探针(CA)12、(CCG)8、(CAG)8、(TTTC)8退火结合的含有接头和牦牛微卫星序列的单链限制性酶切片段,获得单链目的片段,经PCR扩增形成双链,然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转化至DH5α中,首次成功构建牦牛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测序结果发现,阳性克隆率为77%(37/48),说明构建的牦牛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是一个高质量的文库。牦牛富集微卫星文库的建立和牦牛微卫星的筛选将为下一步进行牦牛基因组结构的分析、牦牛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标记辅助选择以及经济性状的QTL定位提供大量的微卫星标记。  相似文献   
122.
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 (太湖种群和温州种群 )受精卵和温州种群流产卵脂肪酸及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和温州种群流产卵在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上无显著差异 ,而谷氨酸 (Glu)、胱氨酸 (Cys)和丝氨酸 (Ser)三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显著。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及温州种群流产卵的脂肪酸种类分别为 16、13和 14种。饱和脂肪酸(SFA)占脂肪酸总量的 18 96 %— 2 3 0 9% ,单烯酸 (MUFA)占 5 1 76 %— 6 2 6 5 %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占14 2 7%— 2 8 96 % ,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为C16∶0、C16∶1和C18∶1。除C2 0∶1外 ,其他脂肪酸含量在三者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太湖种群受精卵的C18∶2、C18∶3显著高于温州种群受精卵 ,而温州种群流产卵的DHA要显著高于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和流产卵在C16以下的脂肪酸 ,其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此外 ,本文还讨论了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与流产的关系及脂肪酸组成对出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报道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眼球的大家系,初步排除了此家系致病基因在目前已知位点(CHX10、MITF、RX、MCOP、NNO1、NNO2)的可能,并探讨了与11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DNA标志的连锁关系。采用聚合酶链(PCR)扩增微卫星DNA片段,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银染显示结果;用MLINK连锁分析软件计算LOD值。结果显示,本家系小眼球致病基因与6个已知位点及11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DNA标志之间不存在连锁,提示此家系的致病位点目前尚未被定位。  相似文献   
124.
白洁  罗深秋  冀群升 《生命科学研究》2001,5(3):212-216,220
通过对敲除磷脂酶C-γ1基因的细胞株及其转染磷脂酶C-γ2基因后克隆形成能力的统计学分析揭示出磷脂酶C-γ2有显著的促克隆形成作用,磷脂酶C-γ1作用微小,但与磷脂酶C-γ2有协同作用,提示磷脂酶C-γ2与γ1有功能上有一定的交互性、冗余性,但不可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125.
罗振国  张小云 《动物学报》2001,47(4):394-397
高亲和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广泛存在分布于哺乳神经组织,研究表明:随着动物进化程度的降低,亚型Trk受体的类型有所减少,在低等动物,关于环节动物(Annelida)Trk受体存在与否,分布如何尚未见报道,以我国环节动物门典型代表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TrkA,TrkB,TrkC和TrkE阳性细胞和纤维的形态与分布,发现Trk存在于参环毛蚓的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组织,各亚型分布有所差异,TrkA阳性 经细胞存在于咽下神经节和肠神经系,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腹神经索和肠神经系,TrkB阳性细胞存在于非神经组织的肠上皮,TrkC阳性神经细胞存在于脑,咽下神经节和肠神经细胞,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围咽神经环,腹神经索和肠神经系,TrkE阳性神经细胞存在于脑,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Trk存在于进化程度较的环节动物,Trk在进化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各亚型Trk受体的不同分布提示不同部位的神经细胞受不同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研究了Na2SO3处理对与采后竹笋与木质化作用相关的细胞壁物质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a2SO3处理能显著延缓竹笋组织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降低和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上升,因此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硬度、木质素和原果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1%Na2SO3处理对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活性和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7.
四季草莓“赛娃”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名称 四季草莓“赛娃”(Fragariavescacv .selva)。2 材料类别 匍匐茎尖。3 培养条件  (1)芽诱导培养基 :MS 6 BA 0 .5mg·L- 1(单位下同 ) NAA 0 .1;(2 )增殖培养基 :MS 6 BA 1 IBA 0 .0 5 ;(3)生根培养基 :1/2MS  相似文献   
128.
1 植物名称 四季草莓"赛娃"(Fragaria vesca cv.selva). 2 材料类别 匍匐茎尖. 3 培养条件 (1)芽诱导培养基:MS+6-BA 0.5 mg·L-1(单位下同)+NAA 0.1;(2)增殖培养基:MS+6-BA 1+IBA 0.05;(3)生根培养基:1/2MS+IBA 0.3.琼脂6.5 g·L-1,蔗糖30 g·L-1,培养基pH值为5.6~5.8,培养温度(25±1)℃,光照度1 500~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1.  相似文献   
129.
巴西固氮螺菌中吸氢酶基因同源性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永华  郭俊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3):12-13,34
通过TTC(2 ,3,5 氯化三苯基氮唑 )实验筛选出 12株能产生吸氢酶蛋白 (Hup+ )的巴西固氮螺菌 (Azospir rilumbrasilense)菌株。用Qiagen柱分离提纯含豌豆根瘤菌的hup基因片段的质粒 pHVT10 9和pHVT115 ,并用地高辛标记法标记pHVT115 ,与 12株Hup+ 巴西固氮螺菌的总DNA进行斑点杂交 ,结果显示pHVT115所含的吸氢酶基因 (hup基因 )片段与巴西固氮螺菌的大部分菌株的hup基因同源性不强。这一结果表明hup基因在固氮生物中存在着遗传多样性 ,异源hup基因探针不一定都适宜于探测hup基因。  相似文献   
130.
分子标记在食用蕈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富英  罗信昌 《菌物系统》2002,21(1):147-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