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1994-1996年对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飞行行为的研究表明,稻水象甲飞行扩散的行为特征是:(1)长时间的起飞准备和不高的起飞成功率,每晚的迁出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2)卵巢,飞行肌呈季节性消长而无局地飞行(trivialflight);(3)飞行速度不高,飞行能力不强,且风力稍大便无法起飞,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远距离自然扩散,因此  相似文献   
102.
昆虫的化学感觉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昆虫是通过化学感觉器与其周围环境中的大量化学信息发生联系的。通过特定的化学感觉机制 ,昆虫可感知来自种内和种间 ,以及无机环境中的各种化学信息 ,并由此而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从而为其自身寻找适宜的食物、配偶以及生存与繁殖场所 (如躲避天敌、避免或减少竞争等等 ) ,达到最大的繁殖成功。阐明昆虫的化学感觉机理 ,不仅可在理论上进一步加深对昆虫与植物、昆虫与昆虫相互关系的了解 ,而且可在实践上为开发害虫治理的新途径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将根据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要就昆虫的化学感觉机理 ,包括嗅觉和味觉机理作一综述 ,以期…  相似文献   
103.
从金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重组体2U一84经紫外线处理得到A3-32突变株,产量比2U一84提高10.6%以上。A3—32突变株又经紫外线处理,得到一株分泌金黄色色素的突变株5一43,产量为A3-32的60—70%。而5一43突变株经不同诱变因素:紫外线、乙烯亚胺及氮芥处理,均得到色素形成能力消失的突变株,这些菌株的产量均比5—43高,提高的幅度也较大。其中紫外线处理得到的u一42突变株比5—43突变株提高78%,比重组体2u 8{提高21.5%。色素形成能力愈小者,其产量愈高,这说明产量与色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由弱孢子型6—15突变株经乙烯亚胺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得到孢子丰富,产量明显提高的EU-63突变株,比重组体2U一84提高49.6%。  相似文献   
104.
采用Li-8150多通道土壤呼吸自动测量系统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进行全年连续测定,同步测量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以及叶面积指数等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结果表明: 土壤呼吸日动态在全年尺度上多呈单峰型,但在受到土壤封冻和地表积水干扰时,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多峰型.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特征,总体呈单峰型,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0.85 μmol CO2·m-2·s-1,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22 μmol CO2·m-2·s-1.在全年尺度上,土壤温度是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主要控制因子,可解释全年土壤呼吸87.5%的变化.在生长季尺度上,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对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达到85%.  相似文献   
105.
自从T.R.Cech等人在原生动物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中发现并证实了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ribozyme存在以来,RNA的研究重又成为热点。人们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工作,了解生命起源初期生物进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6.
对TMV不同抗性番茄品种的叶绿体DNA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对TMV有抗性和敏感的番茄品种、制备其ct-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BumHI、EcoRI和PstI完全酶解, 三种酶切图谱与前人报道一致, 由酶切片段计算番茄ct-DNA。分子量约为156.9kb。比较抗性和敏感品种的ct-DNA图谱, 发现三种酶切图谱均存在差异, 但由差异片段计算分子量之和又很除近。我们推测这是由于检基顺序变异或小段DNA顺序插入或缺失所造成, 由此证明, 叶绿体基因组与核中的TMV抗性基因, 共同决定着植物体对TMV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1990年温州蜜柑裂果的调查,初步探明了不同品系,不同的基砧、中间砧及砧木高度,树体在园中所处的位置,树体的不同部位、树势,结果枝上的裂果顺序,灌溉条件,气象要素的变化,果实某些指标的差异等因子与裂果的关系。据此,提出防止裂果措施。  相似文献   
108.
程新民 《人类学学报》1988,7(3):286-286
前不久,长春地质学院师生在野外实习时,于长春市南郊红咀子发现一旧石器地点。在伊通河一级冲积阶地的下部,距地表三米深的砂层中发现猛犸象和东北野牛等哺乳动物化石。同层出土的还有石片一件,原料为水晶,呈铲形,其台面稍残,系后期破损,但半锥体和放射线清晰可见,其背面有多块浅平的石片疤,可以肯定是一件锤击石片,其边缘尚有细小的疤,可能是使用痕迹。
旧石器和猛玛象等哺乳动物化石一起出土, 表明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 文化时代可能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次发现为在该区寻找古人类和古文化遗存提供了线索, 对研究当地 第四纪古气候、古地理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重组DNA技术的新进展已为研究特定的动物基因开辟了一条进途径。由于几个理由,我们选择了胶原蛋白基因作为研究基因结构和调节的模型。这个基因编码了一组有趣的蛋白质,在动物组织中,这些蛋白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份,其主要功能是为细胞之间相互接触提供一个结构骨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