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61.
本文旨在研究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设计,入选者为初治肺结核常规抗结核治疗中发生急性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试验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降低主要疗效指标---肝功能综合疗效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提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抗结核药物引发的急性肝损伤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62.
为了研究特异性下调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对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小干扰RNA(siRNA)技术特异性下调人肝细胞癌细胞株BEL7402中Grp78的表达,并应用Transwell法和划痕法对肝细胞癌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进行分析,应用免疫沉淀技术和GST-pulldown技术分别对黏着斑激酶(FAK)的磷酸化水平和小GTPase RhoA的活性进行研究,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E-钙黏着蛋白、N-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特异性下调Grp78表达可以抑制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免疫沉淀结果显示特异性下调Grp78表达可以降低FAK的磷酸化水平,GST-pulldown实验结果表明特异性下调Grp78表达可以上调RhoA的活性。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特异性下调Grp78可以下调N-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上调E-钙黏着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特异性下调Grp78在体外可以抑制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FAK脱磷酸化和抑制肿瘤的上皮-间叶转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663.
自养微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碳作为碳源合成自身营养物质,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富钙偏碱的岩溶区土壤的碳固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土壤微生物驱动的自养固碳过程、岩溶区土壤固碳功能微生物、自养固碳的分子机制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深入研究和认识岩溶区土壤生态系统自养微生物驱动的固碳过程及其机制、提高岩溶区土壤的固碳潜能、发展岩溶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策略、应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退化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4.
【目的】通过鉴定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成虫水状唾液蛋白中的细菌蛋白,解析叶蝉唾液的细菌种类。【方法】利用自制的收集装置和Parafilm膜夹营养液法对叶蝉成虫唾液进行收集,经超滤浓缩和电泳分离后,使用膜辅助样品制备技术法(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 FASP)酶解,借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蛋白,利用Mascot 2.2软件比对UniProt的细菌蛋白数据库进行查库分析从而鉴定唾液中的细菌蛋白。【结果】共鉴定到27个目49种细菌的142种蛋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蛋白为主,共107个蛋白,其中又以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细菌蛋白占比最多。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蛋白,共28个蛋白,分别属于杆菌纲(Bacilli)和梭菌纲(Clostrida),这些蛋白参与氨基酸、维生素和能量代谢等。【结论】鉴定的细菌蛋白可能是叶蝉生活史的重要参与者。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共生菌、茶小绿叶蝉和茶树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65.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水患者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IL-22的表达特点,探索IL-22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Bioscience IL-22和IFN-γ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52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5例恶性胸水患者胸水上清、PF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培养后上清中IL-22和IFN-γ的浓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IL-22与IFN-γ在刺激后上清中表达水平显著相关(r=0.3485,P=0.0320)。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反应性IL-22可作为鉴别诊断胸腔积液病因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66.
任何转基因作物在进入商业化应用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价。评价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虫作物对农田重要非靶标节肢动物的生态影响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全球种植的转基因抗虫作物大多表达对鳞翅目害虫具有活性的Cry1或Cry2类杀虫蛋白。由于非靶标鳞翅目昆虫如斑蝶、家蚕等与靶标害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幼虫可能同样对这类杀虫蛋白敏感。因此,这类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鳞翅目害虫的潜在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蝶类和蚕类昆虫的潜在影响,获得以下结论:虽然蚕类和蝶类昆虫对Cry1或Cry2类杀虫蛋白敏感,但在自然条件下这类非靶标昆虫暴露于Cry杀虫蛋白的水平很低,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不可能显著影响田间蝶类昆虫的种群密度,也不会给我国的蚕丝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67.
小麦SSR和EST-SSR引物对无芒雀麦的通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具有营养价值高、产量大、利用季节长、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等优良品质。为了解小麦SSR和EST-SSR引物在亲缘植物无芒雀麦中的通用性,本研究选用位于普通小麦7个部分同源群的203对SSR引物和46对EST-SSR引物对无芒雀麦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有137对(67.49%)SSR和30对(65.22%)EST-SSR引物对无芒雀麦可以有效扩增,平均扩增条带数分别为2.8和2.5,即小麦SSR和EST-SSR引物在无芒雀麦中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研究还发现,来自小麦B基因组和第5同源群染色体的引物在无芒雀麦中的有效扩增比率和平均扩增条带数最低。据此推断,小麦B基因组和第5同源群染色体可能与无芒雀麦基因组的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对开发无芒雀麦基因组的特异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功能基因定位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8.
瑞香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瑞香属植物分布广泛,在我国有35种。其中一些种类自古即供药用、观赏和作造纸原料。近几十年来,人们已从瑞香属植物中发现了60多种具不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这些活性物质中,有的抗HIV、白血病、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有的可抑制铜绿假单孢菌、细菌和疟原虫感染,有的可用于临床引产,还有的具杀虫和抑菌作用。说明这是一个大有开发前途的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669.
假丝酵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扬子石化的废水淤泥中筛选到1株假丝酵母(Candida),其发酵上清液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2.3mN/m降到32.5mN/m。发酵上清液经酸化、丙酮沉淀后得到浅黄色固体,经TLC、IR、GC-MS分析表明:此种物质为脂肽类物质,疏水基部分为十六碳酸和9-十八烯酸,亲水基部分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150mg/L,可耐受120℃高温和饱和浓度盐离子(质量分数为36%的Na+),pH适应范围广(pH2~12),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670.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方法:重型颅脑外伤共112例,糖尿病患者31例,非糖尿病患者81例,糖尿病患者按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6.0)和血糖控制不良组(>16.0),分别为13例、18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减压,术后早期行脱水治疗,糖尿病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术后1天、3天、7天复查CT.结果:糖尿病组患者15例(48.4%)出现脑梗死,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分别为3例(23.1%)、12例(66.7%),非糖尿病组患者9例(13.2%)出现脑梗死.结论:通过术后早期控制血糖水平于合适状态(<16.0),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发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