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江米酒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食品, 江米酒中微生物所产凝乳酶具有凝乳作用。从江米酒中分离纯化得到4株菌, 经菌落分离计数和酪蛋白平板实验研究确定产凝乳酶的优势菌为其中的霉菌, 并对该霉菌产凝乳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结果表明: 2倍浓度的PDA培养基中添加5%葡萄糖而不添加氮源是霉菌产凝乳酶的最佳培养基, 在此条件下其所产凝乳酶活力可比优化前提高144%。  相似文献   
572.
对采自芜湖市三个不同水体中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17个克隆的线粒体COⅠ基因和rDNAITS1序列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萼花臂尾轮虫不同克隆间COⅠ基因序列差异百分比为0-14.0%,平均为5.1%;ITS1序列差异百分比为0-7.4%,平均为2.2%。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树(NJ树、MP树、ML树和贝叶斯树)均支持将17个克隆划分为三个姐妹种,各姐妹种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7.2%-14.0%。基于ITS1序列构建的同样四种分子系统树也支持将17个克隆划分为三个姐妹种,但其中的克隆HE5在姐妹种中的归属与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所得出的结果不同,各姐妹种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1.9%-7.4%。混交雌体和雄体间的交配实验结果表明,轮虫各姐妹种间存在着明显的生殖隔离,克隆HE5在姐妹种中的归属应与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所得出的结果一致;ITS1序列进化速率较低,不宜用于轮虫姐妹种的准确甄别。COⅠ基因进化钟计算结果显示,三个姐妹种间,克隆LE9所属的姐妹种早在8百万年前便分化形成出来,HE1、HE2、HE4-7所属的姐妹种于5百万年前分化产生。  相似文献   
573.
为建立外源基因甜菜叶绿体转化体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包含有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基因Bt cry1Ac和编码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bar的甜菜叶绿体转化载体pSKARBt/bar,以甜菜叶绿体基因组中atpB/rbcL做同源片段,以甜菜叶绿体16S启动子和终止子为调控基因,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基因枪法转化甜菜叶柄,经筛选获得抗性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外源基因Bt cry1Acbar的PCR检测、DNA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Bt cry1Acbar确已导入到甜菜叶绿体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除草剂抗性鉴定及其离体叶片虫试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和抗除草剂特性,表达了相应的蛋白质.研究结果还表明:bar基因在植物叶绿体转化中,既可以用作抗性基因,又可用作转化体筛选的标记基因.建立了甜菜叶绿体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574.
瑞香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瑞香属植物分布广泛,在我国有35种。其中一些种类自古即供药用、观赏和作造纸原料。近几十年来,人们已从瑞香属植物中发现了60多种具不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这些活性物质中,有的抗HIV、白血病、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有的可抑制铜绿假单孢菌、细菌和疟原虫感染,有的可用于临床引产,还有的具杀虫和抑菌作用。说明这是一个大有开发前途的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575.
一种构建改形单域抗体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一种构建改形单域抗体的实用新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的是,该方法不需要对抗体进行空间结构模拟,以确定人源抗体的FRs接受序列及在人源FRs接受序列中哪些氨基酸残基需要突变,并且该方法将抗体的改形与亲和力成熟于同一过程完成,利用该方法构建了改形抗CD28重链单域抗体,根据一种鼠源抗CD28重链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于GenBank中查得两条与之最同源的人源抗体序列,利用其中一条的FRs作为改形抗体的主框架进行改形构建,将鼠源抗体的CDR区插入到人源FR区后,对人源FR区的一些氨基酸残基进行替换突变,替换的氨基酸残基数及替换原则主要是根据对查到的人源抗体序列,鼠源抗体序列,以及这些序列与Kabat分类中的种属序列进行的比较,为了增加改形抗体基因的多样性,对要被替换的氨基酸残基在基因合成中采用简并的方式,使要被替换的氨基酸残基和替换的氨基酸残基都有机会出现,二者出现的几率各为50%,同时,在将大小不同的合成核苷酸片段采用重叠PCR扩增以获得完整改形抗体基因时,采用高Mg^2 浓度下和使用TaqDNA聚合酶,以进一步随机引入突变,利用重叠PCR产物构建了一个噬菌体抗体库,经过3轮淘选后,获得了几个具有较高免疫学活性的改形抗体,对其中的两个抗体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将两个抗体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复性后的表达蛋白仍具有较高的免疫学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6.
陆地棉优良种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9年在江苏南京、河南安阳两个生态点对“八五”初选的55份棉花优良种质进行综合评价,鉴定生育期、铃重、衣分、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农艺、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各性状品种间差异显;评价出某一性状优异或综合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种质16份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577.
白背飞虱不同地区种群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白背飞虱浙江和广西种群(迁入虫源),云南和海南种群(当地虫源(的抗药性程度,以及与抗性相关酶系即非特异性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等比活力,云南和海南种群对各药剂抗性水平明显较高,但个体异质性则低于浙江和广西种群;4种酶平均比活性以浙江和广西种群明显为高,其中浙江种群个体间酶活频率分布较宽而广西种群则相反,最后,就白背飞虱不同种群抗药性水平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地区差异性与该飞虱长距离迁飞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8.
1 引  言以往的研究中 ,测定植物根系长度或重量通常以相对根长或相对根系干重作为耐性指标进行耐Al性的筛选[2 ,4 ,5,8] .但是根系性状在土培或田间试验中不仅取样和测定困难 ,而且易造成根系损伤 ,影响测定的精度 .因此 ,有必要建立简便、可靠且易于测定的筛选指标 .能否采用植株地上部耐性指标来衡量不同小麦基因型的耐Al性 ?以往涉及植物在铝毒胁迫下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耐性指标间的相关性 ,以及地上部耐性指标用于耐Al性筛选方面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采用两种筛选方法探讨了 2 4个小麦基因型地上部和根系耐性指标间的相关性 ,旨…  相似文献   
579.
红鳍笛鲷仔、稚鱼异速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生态学和传统理论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孵化后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仔、稚鱼在早期生存和环境适应上的异速生长及器官优先发育生态学意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红鳍笛鲷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资料。以17日龄为红鳍笛鲷仔、稚鱼的区分时期,结果表明,红鳍笛鲷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在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眼径和头高在仔鱼期均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吻长为等速生长,口宽、眼径和头高为负异速生长。在身体各部位中,仔鱼期头长和体高为正异速生长,躯干部和尾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体高和躯干长为正异速生长,头长和尾长为等速生长;在游泳器官中,仔鱼期红鳍笛鲷背鳍、腹鳍、尾鳍为正异速生长,胸鳍为等速生长,稚鱼期臀鳍为正异速生长,腹鳍、胸鳍和尾鳍为等速生长,背鳍为负异速生长。红鳍笛鲷这些关键器官的快速发育,使外源性营养开始后以最小的代谢损耗获得了生存能力的显著提升,对挑战和适应纷繁变换的外界压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580.
以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种子为材料,分别设置4个贮藏时间(0、30、60和90d),以及2m水淹(FSW)、低温沙藏(CSS)、低温干藏(CDS)、室温沙藏(RSS)、室温干藏(RDS)和低温层积(CSF)6个贮藏方式对种子进行贮藏实验,并测定分析各处理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幼苗生长状况,明确不同储藏方式和时间对中华蚊母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CSF处理30d后,中华蚊母树的种子有65.37%发生霉烂,最后萌发种子数为贮藏种子的30.93%;FSW处理90d的种子的萌发率为35.67%。(2)室内贮藏90d后,CSS、CDS、RSS和RDS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较新鲜种子萌发率(26.37%)显著增大,并以4℃下CDS处理90d的种子萌发率最大(70.65%),萌发速率系数为1 956.97。(3)CDS处理90d的种子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新鲜种子分别降低了38.75%和20.16%,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1.47%;FSW处理后的种子淀粉、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较新鲜种子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48.75%、62.62%和6.29%。(4)不同贮藏方式贮藏90d后,各处理间中华蚊母树幼苗的生长活力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以CDS处理的幼苗活力最高,而FSW处理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活力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方式。研究表明,低温条件下中华蚊母树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活力显著高于室温贮藏,可能是在低温贮藏条件下种子的贮藏物质由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更利于种子吸收并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能量,从而加快了破除种子生理休眠的进程,而且中华蚊母树种子对水淹有一定的耐受性,故中华蚊母树可以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带高海拔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优先考虑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