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择小鼠腺苷脱氨酶mRNA特异Ribozyme做为目的Ribozyme(Rz),在目的Ribozyme两侧分别设计5'-顺式Rz和3'-顺式Rz,在目的Ribozyme上设计BamHI酶切位点,并构建了上述Ribozyme转录载体pSCRz262,采用该质粒进行体外转录,并对转录靶RNA分子进行了切割反应。结果显示pSCRz262在转录过程中发生了自身切割,并释放出目的Ribozyme-Rz262,该目的Ribozyme不但去除了两侧长片段附加序列,而且保持了正确的生物学活性,通过BamHI切点的设计简化了该质粒的筛选。  相似文献   
52.
用共价连接方式将专一切割苜蓿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mRNA片段的锤头状ribozyme(hammerheadribozyme)固定在SepharoseCL-4B上,ribozyme与载体之间有19个原子的距离,研究并比较了该固定化ribozyme与游离(非固定化)ribozyme的底物专一性、催化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以及热和保存稳定性。讨论了固定化ribozyme与固定化酶在性质上的相似性以及固定化ribozyme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53.
构建了由RSV—LTR启动子带动并能在细胞内稳定复制的Ribozyme的自身修剪表达质粒pRSV—Rz523、Ribozyme反义对照质粒pRSV—AE7及人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PCNA)启动子带动的HPVl6 E7片段(+554~+686)的真核表达质粒pPCNA—E7。经G418抗性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Ribozyme的CV-1细胞克隆,其表达水平约为9.Opmol/lO6个细胞,其中活性Ribozyme的量大于50fmol/lO6个细胞,分离得到的Ribozyme可在体外特异切割E7靶RNA片段。通过共转染Ribozyme(或反义对照)和底物表达质粒并筛选出细胞克隆.研究了Ribozyme在细胞中对底物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Rihozyme的导人可使细胞内底物E7的RNA表达水平降低了90%(反义对照使E7 RNA表达降低20%)。上述结果提示:在CV-1细胞中表达的Ribozyme不仅在体外,同时在细胞内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有可能应用于逆转官颈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54.
按照Sanger等建立的前标记指纹图谱法,并采用稍加改进的电泳装置,测定了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后丝腺体甘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Gly))的全核苷酸顺序。它由74个核苷酸组成,反密码子为GCC。每分子tRNA~(Gly)含T、ψ、D和m~1A各一分子,3.2分子m~5C和约0.4分子Um。与家蚕(Bombyx mori)tRNA_1~(Gly)(反密码子为GCC)比较,蓖麻蚕tRNA~(Gly)仅在某些部位上修饰程度较低。除此以外,两者顺序非常相似。文中讨论了真核生物tRNA~(Gly)的结构特征和均一性。  相似文献   
55.
将大麦条纹花叶病毒新疆分离物(BSMV-XJ),用CaCl2降解得到纯化的外壳蛋白。氨基酸组份分析表明,BSMV-XJ蛋白含16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不含胱氨酸、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用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BSMV—XJ蛋白分子量为23×103o DNS-Cl法铡定其N端,证明是封闭的。  相似文献   
56.
胰島素B链中B_(14-20)七肽的衍生物,即cbz·ala·leu·tyr·leu·val·(S-Bz)cys·gly·OC_2H_5,曾用DCCI法和迭氮法依(3 4)途径分别合成。其中三肽片段(B_(14-16))由cbz·ala·OH与H·leu·tyr·OC_2H_5用DCCI法合成,四肽片段(B_(17-20))采用DCCI法依(2 2)途径,和活化酯法依(1 3)途径分別縮合而得。cbz-肽酯經皂化得相应的cbz-肽,再經HBr/HAc处理得自由三肽、S-苄基自由四肽及S-苄基自由七肽。前两者能为羧肽酶或氨肽酶完全消化,証明該两肽段中并无可測得的消旋氨基酸存在,后者能为胰凝乳蛋白酶水解,释放出三肽及四肽,符合該酶的专一性并証明七肽的光学純度。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艾比湖湿地芦苇根际土壤未培养黏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提高对盐碱湿地等极端环境黏细菌资源的认知,为今后开发利用极端环境黏细菌资源奠定基础,也为艾比湖湿地盐漠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集艾比湖湿地10个样地3个月份的芦苇根际土壤,针对16S rRNA基因的V4–V5区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黏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艾比湖湿地黏细菌16S rRNA基因Tags数占细菌的0.22%–3.54%,7月份和样地4的多样性最高,说明属多样性与季节和样地相关。本研究共鉴定到黏球菌目的3个亚目、8个科、14个属,其中海无柄孢囊黏细菌属(Haliangium)为优势属,占10.83%–71.01%。网络共现图表明绝大多数细菌与黏细菌存在相互作用。Spearman分析表明,细菌的Shannon、Chao1和ACE指数影响着黏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表明,土壤无机氮(inorganic nitrogen, IN)、有机质(organic matter, OM)和水溶性镁离子(Mg2+)是影响黏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的主要非生物因子。【结论】艾比湖湿地黏细菌资源丰富,其多样性、群落结构受时空变化影响。生物因素(细菌)和非生物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共同影响着黏细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58.
利用Tomlinson和Tener的DEAE-纤维素柱层析方法,我们从酵母SRNA的碱水解产物分得抗碱二核苷酸的层析峰。将抗碱二核苷酸混合物用大肠杆菌碱性磷酸单酯酶处理后,纸层析分离可得到四个部分,分别称A_1,A_2,A_3及A_4。经鉴定A_1为2′-O-甲基鸟便嘌呤核苷-3′-磷酸-5′-鸟便嘌呤核苷(G'pG),A_2主要为2′-O-甲基胞嘧啶核苷-3′-磷酸-5′-鸟便嘌呤核苷(C'pG,纯度约为87%),A_3则至少合2′-O-甲基胞嘧啶核苷-3′-磷酸-5′-腺嘌呤核苷(C'pA)和2′-O-甲基鸟便嘌呤核苷-3′-磷酸-5′-腺嘌呤核苷(G'pA),A_4较为复杂,未最后鉴定。因此酵母SRNA中至少含有下列四种抗碱二核苷酸:2′-O-甲基鸟便嘌呤核苷-3′-磷酸-5′-鸟便嘌呤核苷酸(G'pGp),2′-O-甲基胞嘧啶核苷-3′-磷酸-5′-鸟便嘌呤核苷酸(C'pGp),2′-O-甲基胞嘧啶核苷-3′-磷酸-5′-腺嘌呤核苷酸(C'pAp)及2′-O-甲基鸟便嘌呤核苷-3′-磷酸-5′-腺嘌呤核苷酸(G'pAp)。除此以外,还得到核苷二磷酸的层析峰,其中主要为鸟便嘌呤核苷-2′(3′),5′-二磷酸,只有少量的腺嘌呤核苷-2′(3′),5′-二磷酸。  相似文献   
59.
本实验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了侧脑室注入心钠素(ANF)对清醒大鼠高渗NaCl诱发的精氨酸加压素(AVP)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入高渗NaCl有明显刺激AVP释放的作用,ANP的预处理对高渗NaCl诱发的AVP释放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NF对AVP的基础释放无明显影响。这提示ANF在脑内可能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制物影响渗透性AVP释放。  相似文献   
60.
本实验利用微电极技术在大鼠下丘脑共记录到118个自发放电单位,其中84个位于室旁核(PVN)内,34个位于 PVN 邻近部位。侧脑室注入心房钠尿肽(ANP)后,受其影响的 PVN神经元和 PVN 邻近部位神经元,分别有91%(P<0.005)和71%(P>0.05)表现为自发放电频率减少;侧脑室注入高渗 NaCl 溶液则分别使64.7%(P<0.005)和61.1%(P>0.05)的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增加。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入 ANP 对 PVN 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