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疗效及疗效与用药剂量的关系,探讨检测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来指导治疗剂量的可行性。方法:87例轻中度的AD患者,患者使用5 mg/d多奈哌齐疗效不佳。在增加剂量之前,根据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之间的一致性,将患者分为3组。A组:n=27,IGF-I≤99ng/m L,MMSE≤37;B组:n=33,IGF-I≤99 ng/m L,MMSE18;C组:n=27,IGF-I99 ng/m L,MMSE18。A、B组中,血清IGF-I水平显著低于C组。试验开始后将多奈哌齐的剂量从5 mg/d增加到10 mg/d,服用12周后,观察血清IGF-I水平同MMSE和阿尔兹海默症评定量表(ADAS)得分的相关性及三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血清IGF-I水平同认知功能有明显相关性。IGF-I同MMSE正相关(r=0.478,P=0.036),IGF-I同ADAS得分负相关(r=-0.464,P=0.029)。增加多奈哌齐(10 mg/d)剂量治疗后,只有A组患者MMSE得到显著改善。A组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显著高于B、C组患者。结论:血清中IGF-I水平和MMSE分值可以做为一种标志物,判断对低剂量多奈哌齐(5 mg/d)无效的轻中度AD患者,能否采用高剂量多奈哌齐(10 mg/d)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粪便乳铁蛋白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2例,对照组炎症性肠病患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粪便乳铁蛋白的含量,同时测定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PR)的水平。结果:1)溃疡性结肠炎组活动期粪便乳铁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且活动期组轻、中、重度三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粪便乳铁蛋白的含量随着内镜的分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但与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级之间相关性不明显r=0.4199(P=0.0517)。2)粪便乳铁蛋白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显著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论:粪便乳铁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判定价值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但是否可以作为理想的替代肠镜的炎症性标志物还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在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和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而mi RNAs在胆固醇代谢物胆酸的代谢和转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Dicer基因是miRNAs生成过程的关键酶。本课题使用肝脏特异的Dicer1基因敲除小鼠,考察肝脏Dicer1基因敲除对C57BL/6小鼠肝脏胆酸代谢和转运的影响。方法:使用白蛋白启动子驱动的Cre重组酶和Loxp系统(Alb-Cre/Loxp)在小鼠肝脏中特异的敲除Dicer1基因;分别收集3~12周龄的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使用Cobas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液和肝脏中总胆酸含量;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肝脏中胆汁酸代谢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实验发现,肝脏Dicer基因敲除后,胆酸在血液和肝脏中明显蓄积,弥漫性肝细胞轻微空泡化,偶见单个肝细胞坏死。检测胆酸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胆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轻度升高,但缺乏统计学差异;在肝脏细胞血管侧的胆酸摄取转运体中,Oatp1a1在Dicer1敲除小鼠肝脏中明显下调,Ntcp和Oatp1b2则无明显改变;而肝细胞血管侧胆酸外排转运体的表达均有显著升高,胆管侧的外排转运体中Abcb11表达有明显增加。结论:Dicer基因敲除后,胆酸在血液和肝脏中明显蓄积,肝脏和血液中胆酸总量显著增加。血液中胆酸的蓄积可能与肝脏细胞血管侧摄取转运体的低表达和血管侧外排转运体的高表达有关;而肝脏中胆酸的蓄积可能部分来自于轻度升高的胆酸合成酶,胆酸在肝细胞内运输途径的紊乱可能与肝脏和血液中胆酸总量的显著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巴戟天及多糖提取物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3天的SD大鼠5只分离原代成骨细胞,再取8周龄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七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三组给予10 g/L、50 g/L、100 g/L巴戟天水灌胃,其余三组分别给予10 g/L、50 g/L、100 g/L巴戟天多糖灌胃,72 h后采用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OPG、RANKL及骨钙素的含量,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巴戟天水及多糖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OPG和RANKL mRNA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blot检测OPG和RAN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巴戟天水及多糖提取物组A570nm、ALP活性、骨钙素含量、OPG/RANKL mRNA表达量、OPG和RANKL蛋白表达阳性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A 570 nm、ALP活性、骨钙素含量、OPG/RANKL mRNA表达量、OPG和RANKL蛋白表达阳性密度均高于同等剂量的水提取物各组(P0.05);巴戟天多糖组中随着多糖剂量的升高A 570 nm、ALP活性、骨钙素含量、OPG/RANKL mRNA表达量、OPG和RANKL蛋白表达阳性密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水及多糖提取物均能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生物合成胰岛素注射液启封后有效期内细菌污染情况,并总结其合理的使用方法及时间。方法:收集我院各个科室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96瓶,启封后分别在不同使用时间和保存温度下采集样本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本实验中96瓶启封后有效期内的生物胰岛素注射液中,共有10瓶细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10.41%。其中7d之内启封的胰岛素注射液细菌培养全部呈阴性,其余各组的胰岛素注射液细菌培养均呈阳性及存在菌落,随着启封时间的延长,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菌落数上升,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保存温度2~4℃的细菌培养全部呈阴性,其余各组的胰岛素注射液细菌培养均呈阳性及存在菌落,随着保存温度的升高,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菌落数上升,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注射液启封后有效期内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保存温度的升高,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及菌落数量上升,临床使用时要应尽量在7d内使用完,并且尽量保存在低于25℃环境中。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火烧干扰以及微地貌差异对高原湿草甸植被的影响,以高原湿草甸优势种华扁穗草( Blysmus sinocompressus Tang et F. T. Wang)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经历火烧干扰和未烧的湿地中选择平地和地垄作为样地,研究了不同生长期以及不同年份华扁穗草地上部的灰分含量和热值(包括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变化。结果表明:在火烧平地、火烧地垄、未烧平地和未烧地垄4类样地中,不同生长期以及不同年份间华扁穗草地上部的灰分含量和热值均有一定差异。在火烧平地、火烧地垄和未烧平地3类样地中,与生长初期相比,生长旺盛期华扁穗草地上部的灰分含量均降低,其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均升高;而在未烧地垄样地中,与生长初期相比,生长旺盛期华扁穗草地上部的灰分含量显著升高,其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则均略降低。从样地类型看,在生长旺盛期,平地样地中华扁穗草地上部的灰分含量均低于地垄样地,其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均高于地垄样地,其中,其灰分含量在火烧平地样地中最低、在未烧地垄样地中最高;其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在火烧地垄样地中均最低、在未烧平地样地中均最高,但总体无显著差异。随时间推移,火烧样地特别是火烧平地样地中华扁穗草地上部的灰分含量增加,而其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则有所降低但总体上与未烧样地间无显著差异。总体上看,在火烧样地中,华扁穗草地上部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低于未烧样地;而在平地样地中,其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高于地垄样地。研究结果显示:火烧干扰和微地貌差异对华扁穗草地上部的灰分含量和热值均有一定的影响,据此,建议将植物地上部的灰分含量和热值作为高原湿草甸植被优势种响应环境扰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技术从其干燥块根猫爪草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脂肪酸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他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R)-3-hydroxy-11-methoxy-11-oxoundecanoic acid(1)、十六烷酸(2)、棕榈酸乙酯(3)、已二酸(4)和硬脂酸(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这些成分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INH+RFP)有一定的体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不同切应力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基因的表达谱,为进一步探索切应力影响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材料,通过Streamer系统建立6通道可调控切应力的流体动力学细胞模型,以层流切应力(15 dynes/cm~2)为对照,以低切应力(0.1 dynes/cm~2)为实验组,分别加载细胞18 h。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建立文库,以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中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有19986个基因比对上,新转录本分析显示各组新转录本数约占总转录本数的50%。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显示,较对照组,低切应力组表达上调基因983个,表达下调基因701个。GO分析显示,有18499个基因得到了归类注释,绝大多数基因富集到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富集Top20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周期、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细胞应激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相关。结论:低切应力作用不仅仅激活内皮细胞中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同时也涉及到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89.
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对牧草盲蝽若虫在9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等进行研究,以探讨牧草盲蝽对不同寄主植物适合度,明确不同寄主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盲蝽若虫在花椰菜和四季豆上发育历期最短,分别为16.56 d和17.60 d,存活率最高,分别为76%和74%。田旋花上牧草盲蝽若虫历期最长为22.12 d,存活率最低仅35%。用花椰菜、四季豆喂养牧草盲蝽成虫体重最大,分别为0.083 g和0.069 g。用9种不同寄主对牧草盲蝽进行室内饲养,仅在花椰菜、四季豆上孵出若虫。由此可见,花椰菜、四季豆是牧草盲蝽生长发育最适寄主植物,田旋花适合度最低。  相似文献   
90.
微藻规模化养殖常伴随着细菌的影响,存在于微藻藻际的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及藻菌共生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为建立有益的菌藻共生体系和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以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试材,分离藻际微环境的菌群,并运用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通过藻菌(1∶1)共培养筛选优势促生菌。人工构建不同比例的菌藻共培养体系,分析优势促生菌对微藻生长和生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埃氏小球藻藻株SXND-25藻际分离到6个菌种,属于菠萝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鹑鸡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gallinarum)和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 coli)四个菌属。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菠萝泛菌(Pantoea)为优势促生菌。与其他不同比例菌藻共培养相比,埃氏小球藻与菠萝泛菌1∶5共培养的促生效果突出,埃氏小球藻在第8天生物量达5.86 g/L,藻细胞含油量为26.88%,总油脂产量为1.575 g/L且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高达554-564mg/L。另一优异组合为埃氏小球藻与假单胞菌1∶1共培养,埃氏小球藻第8天生物量为4.12 g/L,藻细胞含油量达29.50%,总油脂产量提高到1.215 g/L,但MUFA含量低(168-175 mg/L)。研究表明在埃氏小球藻培养过程中,适量添加促生菌,可同时提高埃氏小球藻生物质和油脂产量,这为探究藻菌互作效应以及有益藻菌共生体系应用于微藻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