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71.
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微生物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疆伊犁河谷,具有应用价值的地方特色微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本文借此开展了微生物学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具体措施为:开发利用了地方特色实验材料、实验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等,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这些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72.
将单核细胞株THP-1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正常的观察组给予肉苁蓉多糖培养液,根据肉苁蓉多糖浓度不同又分为10、50、100μg/L组,对照组不添加肉苁蓉多糖培养液,实验组中的不同浓度组、对照组,每组各24例.比较各组THP-1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此研究肉苁蓉多糖对THP-1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中10、50、100μg/L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率分别为(17.42±3.19)%、(23.32±3.82)%、(29.41±4.11)%,均高于对照组的(9.34±1.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63,P<0.01);10、50、100μg/L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分别为(0.45±0.13)、(0.67±0.19)、(0.82±0.21),均高于对照组的(0.22±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0,P<0.01);10、50、100μg/L组IFN-γ分别为(4.21±1.11)、(7.38±1.86)、(9.51±2.10)mg/L,均高于对照组(0.79±0.0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74,P<0.01);10、50、100μg/L组IL-1分别为(24.11±4.15)、(74.60±11.21)、(103.61±19.65)mg/L,均高于对照组(10.21±1.39)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15,P<0.01),各指标进一步采用Newman-Keals法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认为,肉苁蓉多糖可能通过增强THP-1细胞吞噬能力和促细胞因子释放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3.
记述了我国果实蝇属2新纪录亚属,爪哇果实蝇亚属Javadacus和巴布亚果实蝇亚属Papuodacus;1新纪录种,三条果实蝇B.(J.)trilineata(Hardy);及2新种,端黄果实蝇Bactrocera(Javadacus)apiciflava Yu,HeetChen,sp.nov.和中华果实蝇Bactrocera(Papuodacus)sinensisYu,BaietChen,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所,北京。端黄果实蝇,新种Bactrocera(Javadacus)apiciflavaYu,HeetChen,sp.nov.(图1~6)背侧片全黄;前股外侧黑亮,内侧黄;翅端扩大成斑。正模♂,云南河口,2008-09,和万忠采。副模3♂♂,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据其特征小盾片端部黄而定名。中华果实蝇,新种Bactrocera(Papuodacus)sinensisYu,BaietChen,sp.nov.(图12~16)小盾片黄,端部具黑斑;股节端部具黑斑;翅前缘带达R2+3;腹部3~5背板具黑中纵条。正模♂,云南勐腊,2009-08,白永华采。副模:1♂,同正模;1♂,2010-08-15,其他数据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据其分布地中国而定名。  相似文献   
174.
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中游连伯滩湿地1990、1995、2000、2005年4个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斑块密度、斑块边缘长度、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景观破碎化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等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系统地分析了连伯滩湿地1990年以来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1990-2005年,草地、耕地、林地斑块面积在增加,而水域和滩地斑块的面积在不断减小;(2) 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990年的0.9947增加到2005年的1.1247,表明随着人类干扰活动的增加,景观结构异质性增大;(3) 斑块数量的增加、斑块密度的增加以及斑块边缘长度的增加等都说明该区域破碎化程度增加。造成湿地退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长期干旱导致黄河及汾河径流补给大大减少,而人口的压力则是湿地退化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5.
Nine species in the subgenus Zeugodacus Hendel were known to occur in Yunnan. We add seven more species to the fauna of Yunnan. Among them, one species, Bactrocera (Zeugodacus) vultus Hardy, 1973, is reported from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species is redescribed in detail and its male genitalia are illustrated and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A key to the species of the subgenus Zeugodacus from Yunnan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76.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杜仲根中分离到5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内生细菌, 利用纸片法测定它们的抑菌活性,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5株杜仲内生细菌均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 其中4株菌对大肠杆菌CGMCC1.1103和枯草芽孢杆菌CGMCC1.769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 将菌株JDM-2、JDM-8、JDM-11、JDM-14和JDM-19分别鉴定为Pseudomonas koreensis、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  相似文献   
177.
记述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 1新种:甘肃果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gansuica Chen,Han et Zhousp.nov.及老挝果实蝇属1新记录种:黑颜果实蝇B(Z.)vultus(Hardy,1973),并附形态特征图。新种和盾条果实蝇B.(Z.)adusta(Wang & Zhao)及塔帕果实蝇Bactrocera(B.)tappanus(Shiraki)相似,均仅具1对小盾鬃,中胸盾片除2侧纵条及1中纵条外,余均黑色,以及小盾片具1黑色宽纵条。主要区别在于:1)前足股节端半深棕色,而非几乎全黑;2)中、后足股节端部约1/3深棕色;3)翅前缘带与端斑明显相连,而非与端斑明显分离。  相似文献   
178.
从油井采出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温产胞外聚合物的细菌MS-1,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该菌能在60℃生长并产生胞外聚合物,其中胞外多糖含量为48.3%~54.5%.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分别是2.04:1.00:0.89.胞外聚合物中蛋白含量为37.2%~42.4%,主要由甲硫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组成.利用透射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对胞外聚合物的形成进行了观察.该菌的分离和研究为高温油藏的微生物调剖和驱油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9.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生境再造与植被恢复是黄土区露天矿生态重建的核心 ,其中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保证。以我国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 ,采用野外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 1 985~ 2 0 0 1年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的人工植被经过演变 ,植物种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 ,由单一的物种组成结构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物种组成结构 ,并逐渐趋于动态的平衡。通过研究同一植物在不同配置模式下的生长情况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得出该区人工植被的较好模式为 :刺槐×油松×柠条、刺槐×油松、刺槐×沙棘和刺槐纯林。首次运用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均匀度 ,对该区主要复垦植被群落进行分析 ,进一步预测了人工植被的演替方向 :刺槐林→刺槐林、沙棘林→沙棘林、沙棘×刺槐→刺槐、刺槐×油松→刺槐×油松和刺槐×油松×柠条→刺槐×油松×柠条。  相似文献   
180.
识别和抗御微生物感染是多细胞生物的本能。在进化关系很远的生物中,如人类和果蝇,甚至植物,都存在这种天然免疫识别和防御机能,表明许多宿主防御基因及其产物具有共同的古老的起源,但又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本文描述了一些哺乳动物和昆虫中有关于免疫识别的蛋白并调查了其同系物的进化分布情况。分析证实了哺乳动物和昆虫的天然免疫系统重要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列举了一些关于蛋白进化趋势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