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生物乳化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大分子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从胜利油田中1区N3块地层环境中筛选到一株能产生一种生物乳化剂的嗜热解烃菌DM-2,经鉴定为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研究其产生的生物乳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化学显色、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等方法确定乳化剂的化学组成;根据乳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乳化指数(EI-24)确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菌株DM-2产生的乳化剂主要由多糖(71.4%,质量比)和蛋白(27.75%,质量比)组成,对柴油、苯、二甲苯和煤油等石油烃均有很好的乳化效果。理化性质分析显示它是一种耐高温、耐盐、耐酸碱的高效乳化剂。【结论】菌株DM-2产生的乳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乳化剂,在石油开采、原油集输、油罐清洗和石油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种新型生物聚合物ss的流变学性质及成胶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聚合物的流变学 性质与黄原胶类似,具有高粘性、假塑性及耐盐性.0.6%以上的Ss溶液加热(≥75℃)并冷却至室温可形成凝胶,加入金属离子可以改变其成胶所需的最低聚合物浓度及所成凝胶的性质.利用质构分析(TPA)方法,研究了不同聚合物浓度和钙离子浓度下凝胶的质构性质.钙离子的加入能促进凝胶的形成,凝胶的硬度、弹性、内聚性随聚合物浓度及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大于最适钙离子浓度时,硬度、弹性及内聚性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解烃细菌处理油田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油田污水中分离到一组可高效降解石油烃的混合菌群F6。室内模拟实验证明,该菌群适于油田含油污水的净化处理。采用粒状活性炭为载体的生物流化床系统处理辽河油田“兴一联”(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联合站)污水,可使含油量由45mg/L降至4.1mg/L、CODcr由 470mg/L降至42mg/L。处理后的石油污水达到国家石油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假单胞菌23—1菌株烃代谢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seudomonas 23—1菌株烃代谢产生一种胞外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分析表明,糖脂的糖基为鼠李糖,脂肪酸是十碳癸酸。发酵液糖脂含量11.5g/L,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00mg/L,乳化性能稳定。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可能是该菌株微生物采油增油效果显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SAS软件优化L-乳酸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SAS软件中二水平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乳酸菌(Lactobacillussp.)M7发酵培养基,得到了在一定条件下乳酸产量随牛肉膏、柠檬酸二铵、吐温80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简化了基本配方,产量可提高15%。  相似文献   
6.
烃降解菌株T7-2产生的生物乳化剂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石油污染海域海底泥中筛选到的1株低温石油烃降解菌,经鉴定为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命名为T7-2.该菌株能以十六烷为碳源代谢产生一种对柴油等烃类具良好乳化作用的生物乳化剂.研究表明,该乳化剂主要由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组成,其比例为55.43:31.24:12.65.进一步研究证实,该乳化剂糖类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和鼠李糖;脂类由十碳、十二碳、十六碳及十八碳脂肪酸组成;蛋白质由16种氨基酸构成.本文还对乳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它是一种性能稳定、乳化效率高、适应范围较为广泛的生物乳化剂,对海洋污染生物修复及石油开采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一种新型生物聚合物Ss的流变学性质及成胶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与黄原胶类似, 具有高粘性、假塑性及耐盐性。0.6%以上的Ss溶液加热(≥75℃)并冷却至室温可形成凝胶, 加入金属离子可以改变其成胶所需的最低聚合物浓度及所成凝胶的性质。利用质构分析(TPA)方法, 研究了不同聚合物浓度和钙离子浓度下凝胶的质构性质。钙离子的加入能促进凝胶的形成, 凝胶的硬度、弹性、内聚性随聚合物浓度及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但大于最适钙离子浓度时, 硬度、弹性及内聚性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燃料油中含有一些有机氮化物,其含量虽不如硫化物多,但足以影响油品的颜色和抗氧化安定性,也能在催化裂化等原油精制过程中造成催化剂中毒,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机氮化物具致癌、致突变性,在燃料油燃烧过程中转变为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污染环境。传统的加氢脱氮操作复杂,成本高,因此人们日益重视微生物脱氮。综述微生物脱除燃料油中芳香氮化合物的机理、调控及咔唑降解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从胜利油田油水样中分离到一株能够在60℃高温条件下利用烃类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A1.结果表明:A1的细胞表面具有很强的疏水性,这有助于菌体细胞对烃类的摄取.该菌株对石油烃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并可在20%的高盐环境和100℃高温条件下仍显示很高的乳化活性.同时,A1可明显改变油藏岩石表面的润湿性,使其亲水性显著增强.对油藏中的岩石模拟试片石英、灰岩和玻璃作用后的接触角均减小60%以上.油藏中岩石的润湿性能增强,水驱油时更易于剥落滞留在岩石表面上的油滴或油膜,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二苯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微生物脱硫的4S途径需要4个酶(DszA,DszB,DszC and DszD)参与催化。其中DBT单加氧酶(DszC or DBT-MO)和DBT-砜单加氧酶(DszA or DBTO2-MO)都是黄素依赖型氧化酶,它们的催化反应需要菌体中还原型的黄素单核苷酸(FMNH2),FMNH2由辅酶黄素还原酶(DszD)再生。因此,共表达DszA,DszB,DszC和DszD可以提高整个脱硫途径的速率。构建了两个不相容性表达载体pBADD和paN2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4个脱硫酶基因的共表达。DszA,DszB,DszC和DszD的可溶性蛋白表达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质的7.6%,3.5%,3.1%和18%。共表达时的脱硫活性是单独用paN2表达时的5.4倍,并对工程菌休止细胞脱除模拟柴油中DBT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