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61.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一类存在于人乳中复杂的混合低聚糖,是母乳中的重要成分,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母乳低聚糖可作为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益生元,可选择性地促进母乳喂养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婴儿肠道内相关的双歧杆菌具有糖苷酶和转运蛋白等分子工具,使其能够代谢HMOs,且代谢过程具有菌株特异性。本文对2′-岩藻糖基乳糖、3′-岩藻糖基乳糖、3′-唾液酸乳糖、6′-唾液酸乳糖、乳糖-N-四糖、乳糖-N-新四糖等常见HMOs的结构和特点进行总结,并讨论不同双歧杆菌对不同HMOs的利用特点和机制,为开发针对不同双歧杆菌的特异性益生元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探讨异氟醚麻醉通过导致神经干细胞的丢失降低幼鼠的神经发生和认知发育。方法: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SD)幼年大鼠(30只)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异氟醚组,对照组吸入30 %氧气,异氟醚组吸入1.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异氟烷,检测两组神经干细胞丢失降低与幼鼠的神经发生、认知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建模后6 h的逃避潜伏期、Long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醚组建模后12 h、24 h的逃避潜伏期、Long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建模后6 h、12 h、24 h的下肢动脉血氧饱和度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醚组建模后14 d的海马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8(GRP8)、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氟醚麻醉可通过导致神经干细胞的丢失,抑制血清GRP8、GSK-3β的释放,从而影响幼鼠的神经发生和认知发育。  相似文献   
63.
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17例,完整切除15例,部分切除2例,复发4例,均再次手术;恶性肿瘤29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15例,活检2例,复发6例,再次手术4例。随访时间0.5至5年,良性肿瘤死于其他疾病3例,死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例;恶性肿瘤死亡22例,其中1年内死亡8例,3年内死亡12例,5年内死亡2例。结论: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B超、CT及MRI检查是目前诊断PRPT方便、有效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治疗PRPT的首选治疗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PRPT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病例应选择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4.
为了提高黄原胶的速溶性和粘度,将黄原胶进行改性处理。将黄原胶与马来酸酐进行酯化反应,探讨了黄原胶与马来酸酐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以取代度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方法确定,该酯化反应的最优条件为:黄原胶与马来酸酐摩尔比1∶11.5、反应时间24.4 h、反应温度66℃。对改性黄原胶进行红外光谱、光散射和X-射线衍射等结构表征,表明酯化改性成功,且进一步解释了速溶性和粘度提高的原因。改性黄原胶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无毒性。结果表明,改性黄原胶的速溶性和粘度有很大提高,0.2%改性黄原胶的速溶性和粘度较对照提高了近3倍,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放牧是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 但对牧草造成了一定的生物胁迫。面对生存压力, 牧草会通过调节初级与次级代谢过程启动防御机制。该研究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优势种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测定其在5个放牧水平下不同营养器官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木质素等含量, 探讨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各营养器官在防御机制中的角色及其碳氮权衡策略。结果表明: 面对放牧胁迫, 大针茅和羊草会产生大量的单宁、总黄酮、酚类以及生物碱等次级代谢产物, 并以叶片为主要的合成及储存器官。中度放牧使羊草的化学防御机制得到较充分的诱导及表达。但二者地上部分木质素含量并无显著增加, 因此, 二者在避牧性机制上更倾向于化学防御而非机械防御。由于羊草有更高的氮利用效率, 这使得羊草可以通过碳氮两种代谢途径进行防御, 但大针茅在生长初期并不能将氮高效地分配到化学防御中。大针茅和羊草在生长初期面对轻度放牧胁迫, 较多的资源仍然用于初级代谢, 增加了植物耐牧性。因此, 轻度放牧有利于提高牧草的碳氮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66.
【摘要】通过室内盆栽试验, 研究了40 mg·kg-1 Cd(CdCl2·2.5 H2O)胁迫下, 不同浓度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0、0.5、1.5、2.5、5.0 mmol·L-1)单施及EDDS与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0、0.25、0.5、1.0 mmol·L-1)联合施加对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幼苗应激信号分子NO产生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EDDS, 植株不同部位NO生成量随EDDS浓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 5.0 mmol·L-1时达到最大; 0.5 mmol·L-1的EDDS可增强根、叶中NOS活性。在探究NO产生较多和NOS活性增强显著的EDDS处理浓度与SNP联合施加的研究中发现, 随SNP浓度的升高, 根中NO生成量先升高后降低, 茎和叶中持续升高; 适宜浓度的SNP可进一步增强植株体内NOS活性。EDDS诱导NO的生成会被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NaN3)和NOS抑制剂(L-NAME)抑制, 对EDDS处理下NOS活性影响较小。NO清除剂(c-PTIO)能有效清除部分NO, 增强根和叶中NOS活性。因此, 在Cd胁迫下, 适宜浓度的EDDS单施及与SNP联合施加都会增加三叶鬼针草幼苗体内NO产生量。  相似文献   
67.
大熊猫为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境遭到破碎化以致孤立小种群间基因流受限制,严重威胁野生孤立小种群的续存。野化放归以复壮并建立能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是物种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这在国内外已有成功先例。野化放归圈养大熊猫以复壮野生种群是大熊猫保护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破碎化生境阻碍了小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加剧了因近交和遗传漂变带来生存力下降的危机。因此大熊猫的放归必须首先考虑其遗传背景,以改善种群基因库为目的。综合微卫星与线粒体等分子标记分析显示,现存野生大熊猫种群和圈养种群仍具有中等或以上的遗传水平,具有较大的进化潜力,这为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了遗传学支持。另外,小相岭和大相岭种群的遗传水平最低,应首先考虑这些种群的复壮,并且对秦岭种群进行特殊管理与保护。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应着重于野放个体亲缘度的合理选择、基因丰富度的优先选择和有害基因的反向选择等三个遗传因素。本文旨在综合分析大熊猫现存种群遗传现状及其在野化放归中的决策性,以期为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以核糖体蛋白L7/L12为标志物,探索一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方法。方法:分析核糖体蛋白L7/L12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无标记分子相互作用仪检测抗原抗体亲和力;以双抗夹心法研制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两株高效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种单克隆抗体均与抗原有高的亲和力并且无竞争,制作的试纸最低检出限为1. 0×105CFU/ml;其与肺炎链球菌有特异性反应,而与其它9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试纸条在25℃下保存12个月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RP-L7/L12可作为肺炎链球菌的检测标志物,以其单抗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可适用于肺炎链球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9.
医疗安全监督是卫生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完善医疗安全监督模式是卫生监督体系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医疗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将医疗安全监督模式由以往事后监管、被动监督转变为事前防范、主动预防的新型监督模式。在实际的医疗安全监督工作中,真正体现了服务、教育、处罚相结合的卫生监督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70.
以江苏淮北稻区稻麦两熟的单季稻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地力上的施氮量对超级稻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为不同地力土壤合理施氮肥提供依据.以该区有代表性的超级稻中熟中粳徐稻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麦茬田高、中、低3种地力水平上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水稻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r高=0.959**,r中=0.971**,r低=0.981**),且高地力土壤水稻产量显著高于中地力土壤,中地力土壤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低地力土壤;不同地力水平上的最高产处理在各个生育期都有相对应较好的群体质量,包括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合理的茎蘖动态、较高的群体颖花量及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在不同地力水平上出现的最高产量,其对应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60.3、290.7、345.8 kg·hm-2.可为该区不同地力下超级稻制定高产适宜施氮量提供依据,3种施氮量在该稻区不同地力示范后分别获得高产,达到了节氮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