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60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沙棘及其混交林减少径流泥沙的作用突出,但结构和混交模式不同所发挥的水保作用大小不同。沙棘林生长季各月消耗利用水分的强度不同。在整个生长季,5月末0-5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最低,为5.1%;10月末最高,达8.8%,沙棘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受林龄影响,8龄沙棘林年消耗土壤贮水231.2mm,应进行平茬,平茬后第3年末,土壤水分恢复深度达160cm,含水率为10.3%-14.6%,沙棘林具有削减坡位对土壤水分影响的作用,沙棘及其混交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相似,林地存在土壤干层现象。  相似文献   
992.
用基因组步行法 (genomewalker)克隆了人A33抗原基因的 5′调控区 94 0bp片段 ,并用PCR法鉴定了这一克隆的正确性 .将该序列提交GenBank ,登录号为AF2 0 0 6 2 6 .用引物延伸法 (primerex tension)确定了A33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 ,发现该位点位于一个TATA盒下游 10个碱基处 .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构建了不同长度的A33启动子 5′缺失载体 ,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这些载体转染LoVo、HeLa、2 93等细胞 ,比较了EGFP的表达水平 .研究发现 ,A33启动子上主要转录调控元件以及与组织特异性表达相关的转录调控元件位于A33启动子的 - 10 4~ + 2 5bp区域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开顶式同化箱(open-top chamber, OTC),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2种草本植物西川韭(Alllium xichuanense)与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生殖物候与生长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西川韭与草玉梅的始花时间、最大开花日和抽茎时间均明显提前;同时,增温延长了2物种的花期,提高了二者的开花率;增温促进了草玉梅的果物候;增温加快了西川韭与草玉梅的生长,而对生长末期株高和各器官生物量却无显著影响。反映了西川韭与草玉梅生殖物候与生长对实验增温的响应具有较强可塑性,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能够较强地适应变暖环境。  相似文献   
994.
碳源对粉核油球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碳源类型(CO2、NaHCO3和葡萄糖)及其浓度对粉核油球藻(Pinguiococcus pyrenoidosus CCMP 2078)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养液中适量添加碳源促进了粉核油球藻的生长,三种碳源的适宜添加浓度分别是0.5% CO2,5mmol/L NaHCO3和20g/L葡萄糖,对数生长末期的细胞密度分别是对照的3.10倍、1.47倍和2.78倍;(2)除了低浓度葡萄糖外,其他碳源类型和浓度均降低了TPUFA和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提高了TSFA的比例,胞内EPA和TSFA含量均下降;(3)低浓度碳源提高了TSFA和EPA产量。通入0.5% CO2培养的EPA和TSFA产量分别是对照的2.30倍和2.69倍,5mmol/L NaHCO3培养的TSFA产量是对照的1.85倍,5g/L和10g/L葡萄糖培养的EPA和TSFA产量最高分别可达对照的2.11倍和1.58倍。因此,通入低浓度CO2最有利于粉核油球藻的生长以及EPA和饱和脂肪酸的生产,EPA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生物量的增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进一步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改善MPTP(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小鼠伴有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方法:给予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同时设立SVHRP治疗纽,观察小胶质细胞免疫反应活性的改变。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MPTP小鼠脑区OX-42免疫反应阳性小胶质细胞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增强。模型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OX-42免疫反应阳性小胶质细胞免疫反应活性明显降低。结论:SVHRP可以抑制MPTP诱发的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减轻脑内神经炎症。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混合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溶液与不同量(0、1、2、4 mg)的PLGA无纺丝制得力学强度提高的生物混合支架,检测各组支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增长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支架都具有多孔且孔间相通的特性.根据收缩溶胀的测量,混入PLGA的纤维蛋白支架收缩率明显小于未混合PLGA的支架.检测各组的压缩模量,混合PLGA的支架压缩模量大于未混合的支架,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rMSC在混合支架上的生长,进行DNA荧光检测法测得细胞增长值,在混合PLGA无纺丝1 mg的支架上rMSC增长效果最好.实验证明纤维蛋白混合三维支架维持原纤维蛋白支架内部多孔隙三维结构,而且增大了支架的力学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上的增长,在组织工程中是具有潜力的细胞生长三维支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大鼠GluR2基因启动子控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神经元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获得GluR2基因启动子区目的片段(-298~+283),双酶切后插入到pGL3-Basic载体中构成重组表达载体,使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受GluR2启动子控制。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或pGL3-Basic载体分别与内参质粒pRL—CMV(表达海肾荧光素酶)共转染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24h后用双荧光检测试剂盒测定萤火虫荧光素酶及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该重组表达载体在神经元中特异性高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结论成功构建大鼠GluR2基因启动子控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并检测到该载体在神经元中的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细菌素效价的方法。方法以Nisin为参照物,利用酶标仪测定指示菌吸光度值。结果确定了在指示菌接种量为10%和细菌素作用时间为8 h 2个测定参数条件下,样品效价检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下。结论所建方法快速、准确,适合检测菌所产细菌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体细胞核移植生产转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克隆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猪在优质猪培育及研究ω-3不饱和脂肪酸预防心血管和癌症疾病中的作用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本研究首次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制备了转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猪.将sFat—1基因转染到大白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获得转基因阳性细胞克隆,然后以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为核受体构建克隆胚胎,胚胎体外培养或进行移植.先后移植了1889枚1-4细胞期克隆胚胎到10头受体母猪的输卵管内,28天B超检测9头受体母猪妊娠(90%),7头妊娠足月(70%)分娩产下21头仔猪,体细胞克隆猪的效率为1.1%(出生仔猪/移植胚胎).体细胞克隆猪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对克隆胚胎的移植环节进行了改进,比较了受体母猪排卵状况对胚胎移植效率的影响.当受体母猪卵泡发育处于即将排卵或正在排卵阶段,能够获得较高的妊娠率和妊娠足月率(100%),而排卵后移植妊娠足月率为0%.对健康存活15头克隆猪进行了PCR和Southern检测,证实13头为转基因猪,转基因阳性率为87%.RT—PCR检测13头转基因猪,12头表达sFat—1基因.以上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的体细胞转基因结合核移植技术,可以成功地批量生产转sFat-1基因的克隆猪.  相似文献   
1000.
高浓度O3对树木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O3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大气O3浓度的不断升高,O3对植物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O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森林树木.结合近年来对城市森林主要树种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和相关文献调查,综合报道和分析了国内外高浓度O3对森林树木生理生态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具体包括高浓度O3对树木的可见伤害、树木的生长和形态结构、光合作用、物质代谢、抗氧化系统及其与其它生态因子(如温度、干旱、CO2等)复合作用对树木生理生态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展望.这些报道为进一步开展高浓度O3对树木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特别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以及树种选择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