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植物环境胁迫研究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植物逆境研究和教学的经验以及在近几年接触到的国内有关研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了提高今后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和学术期刊稿件的科学水平,特提出几个植物逆境研究中常见到的缺憾和对概念理解上的偏差予以讨论和澄清。问题包括:环境胁迫的定义和定量,植物对环境胁迫的“直接感受”,抗逆性和敏感性,耐逆性和避逆性,适应、驯化和锻炼,环境胁迫的剂量效应关系,伤害和死亡的判定,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和植物自由基清除系统对环境胁迫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森林耗水量的估算是在选择造林树种和研究森林的环境效能时经常需要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离体枝条短期内失重的方法来推算。称重法要求合用的扭力天平,工作量也比较大。现代的稳恒态气孔计法和热波法要有进口的价格昂贵的仪器,在我国还不普及。这里介绍一种虽比较古典,但简便易行的方法,每个林场都可以做到。经过我们试用,认为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一、方法简述将长度约70厘米的乳胶管,一端套在滴定管(碱管)下端,从另一端注入蒸馏水(如无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白音他拉公社地处科尔沁沙地,因严重风沙干旱,自解放以来到1974年累计造林面积达12,300亩,保存下来的只有1,264亩。自1965年以来,当地牧民成功地进行一些小片开沟造林,显示出这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及改善林分生长状况的有效措施。为了系统地总结推广这一经验,1976年我们在该公社乌兰套亚大队安排了两片开沟造林试验地,采用开沟灌水,大苗(指高度在2米以上的杨树插条苗)深栽(深度半米)的办法,在当年大风、低温的恶劣条件下分别取得了78%和86%的成活率。1977年公社草原站在营造防护林网和疏林草场时采用了这一经验,成活率达到90%以上。到1979年已建成比较完整的千米×千米的网格13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自1979年以来,辽宁省新民县机械林场杨树一年生幼林年年在越冬期间发生大面积枯梢。据该林场统计,1977—1983年,累计枯梢面积已达3,032.8ha,估计仅1年的抚育和迫肥费用的直接损失就达1.9×10~5元多。目前大家对枯死的发生时间在3月下旬—4月这一点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但对枯死原因的认识仍有分歧。有的强调“倒春寒”晚霜冻害,有的强调“生理干旱”,有的则强调病、虫害的作用。为了搞清楚枯梢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环境胁迫对植物体中抗坏血酸含量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以不同强度的冰冻和干旱两种胁迫为例,研究了它们对沈阳几种针叶树离体叶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4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胁迫达到一定强度后,都能使还原态抗坏血酸含量下降而使脱氢抗坏血酸含量上升.冰冻使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下降.轻度失水使这两种酶活性上升,失水加重后转而趋于下降.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对两种胁迫反应均不如前两种酶敏感.结合以前的研究结果,认为这一H2O2清除系统在导致驯化(acclimation)的轻度胁迫作用下可以得到加强,而当胁迫强度过大时则其清除能力下降并使组织受到伤害.文中还报告了沈阳几种针叶树抗寒性和针叶中抗坏血酸含量及上述4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系统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细根生物量、生产力、年周转率及其在净生产力分配中的作用,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活细根的生物量为5049kg.ha~(-1),死细根生物量的平均值为1883kg.ha~(-1),细根的年周转率为0.96,年生产量为4860kg.ha~(-1),约占总净初级生产力的19.40%,年死亡量为2343kg.ha~(-1),相当于阔叶红松林枯枝落叶年凋落量的60%,由此提出了森林凋落物应包括枯枝落叶和根系凋落物的论点。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树木蒸腾和气孔阻力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多种树木蒸腾在清晨上升过程中有一个小的下降,而在傍晚蒸腾下降过程中又有一个小的回升;2.和低海拔处的同属树种相比,高山树种蒸腾强烈而气孔阻力终日低下,且此低气孔阻力与高光合能力相联系;3.叶片离体几分钟内蒸腾强度持续下降而看不到突然上升现象。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O3对树木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O3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大气O3浓度的不断升高,O3对植物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O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森林树木.结合近年来对城市森林主要树种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和相关文献调查,综合报道和分析了国内外高浓度O3对森林树木生理生态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具体包括高浓度O3对树木的可见伤害、树木的生长和形态结构、光合作用、物质代谢、抗氧化系统及其与其它生态因子(如温度、干旱、CO2等)复合作用对树木生理生态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展望.这些报道为进一步开展高浓度O3对树木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特别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以及树种选择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Tiron为自旋探针,检出了越冬针叶叶绿体指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的TH~·ESR信号。此信号可由紫外辐射,也可由光合有效辐射产生。以单位叶绿素量为基数计算的信号强度比已报道的其它植物材料大2~3个数量级。红松叶绿体信号又大于其它针叶树。此信号可被外源SOD,抗坏血酸、乙醇和N_2抑制;随光照增加而增强,12月到次年5月期间又随时间而增强。上述结果表明红松针叶的冬季光氧化伤害与叶绿体中过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植物冻害的发生和氧化胁迫这一假说,在冰冻前把氮蓝四唑(NBT)真空渗入到甘蓝叶圆片中,在叶圆片冻-融循环中NBT被还原为甲Zan,把其中的单甲Zan用乙醇提取出来,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可作为冻融循环中产生的氧化胁迫的定量指标,NBT本身作为氧化剂,使冻害稍有增加,作为冰冻保护剂的二甲基亚砜真空渗入叶圆片使其抗冻性显著增加,而NBT还原则显著减少,表明二甲基亚砜在保护叶组织免受冻害上的作用和它减缓植物组织氧化胁迫的作用有关。实验结果支持植物冻害的发生和氧化胁迫有关这一假说。实验还表明还原NBT的还原剂很可能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