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绿豆下胚轴质膜微囊的提取和H+-ATPase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两相法提取纯化绿豆下胚轴质膜微囊,材料与两相体系重量之比为32:8时,一次洗膜就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质膜微囊.提取缓冲液中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对质膜H -ATPase的潜在活性有影响.质膜H -ATPase水解活性依赖于Mg2 ,Ca2 对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壳梭孢素(fusicoccin,FC)对酶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活体条件最大刺激达到72%,而离体条件下刺激为30%.  相似文献   
92.
蓝光和蔗糖对拟南芥花色素苷积累和CH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在20μmol m^-2s^-1白光下生长13d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andsbcrg生态型)幼苗为材料,采用测定叶片花色素苷含量和Northern blot方法,研究蓝光与蔗糖在诱导植物花色素苷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蓝光处理后,叶片花色素苷积累随光强和照光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突变体hy4叶片的花色素苷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WT),说明隐花色素1(cry1)是蓝光诱导花色素苷积累的主要光受体:WT中苯基苯乙烯酮合酶基因(CHS)的表达受蓝光诱导,处理4h即有表达,8h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蓝光不能诱导突变体hy4中CHS基因的表达,说明cry1介导蓝光诱导CHS基因的表达。培养基中不含蔗糖,削弱了蓝光诱导的拟南芥叶片花色素苷的积累,CHS基因表达也受到抑制。蔗糖不仅作为碳源参与蓝光诱导的花色素苷积累,还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蓝光诱导的CHS表达。  相似文献   
93.
壳梭孢素(FC)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广泛用于研究酸介导的生长反应和依赖于质子推动力的膜运输系统,FC刺激质膜H^ -ATPase的活性是通过FC结合蛋白(FCBP)与H^ -ATPase发生作用,FCBP是14-3-3蛋白家族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一种获得完整植物器官表皮细胞大小和数目的简易方法: 琼脂糖印迹法。该方法根据琼脂糖凝固时具有可塑性的原理, 通过对材料固定、包埋、切胶和显微观察等步骤从而获得材料表皮细胞的轮廓。该方法具有简单迅速、图像清晰、观测结果准确且应用广泛等优点, 可使统计植物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及大小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5.
2005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05年应该是我国植物科学研究进入飞跃发展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国本土植物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顶级学术刊物Plant Cell、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Proteomics和Bioinfomatics上发表的论文有46篇,较2004年的22篇增加了一倍。这反映了我国科研总体水平正在迅速提高,并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我国科学家发表在上述主流刊物上的成果作一简单介绍。对我国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方面的进展,读者可参阅许智宏院士全面的评述(Xu,2006)。由于篇幅有限和统计上的困难,我们相信这些介绍难于代表我国植物科研取得的全部成果,但是希望从一些侧面反映我国科学家在本土所做研究的主要进展,本文就不同研究领域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96.
2014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14年中国植物科学高速稳步发展,表现在具有原创意义的高质量论文迅速增长。中国科学家在植物学诸多领域,如水稻(Oryza sativa)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途径、水稻代谢遗传调控、水稻育性的遗传调控机理及农业与环境生物学等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基因组研究从功能到进化、从模式作物扩散到各类经济作物,表现出全方位多维度的整合研究态势。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汇响应机制取得重要进展。Nature等国际学术刊物高度关注中国植物科学特别是水稻生物学研究进展。该文概括性综述了2014年中国本土植物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并与国内读者分享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97.
本文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UVB诱导DNA产生的CPD和64PP。经0.5mW/cm2UVB处理15min的小牛胸腺和鲱鱼精DNA,CPD和64PP含量显著增加,而未经UVB处理的对照DNA则没有二聚体形成。  相似文献   
98.
植物伤反应中的茉莉酸类信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伤反应包括伤信号的产生、传递、感知和转导。植物伤反应信号通路是一网络系统。茉莉酸类是植物伤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乙烯、ABA、系统素、水杨酸、过氧化氢等也参与伤信号转导。伤反应信号通路与其他生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信号通路交互作用,使植物能够在时空上对不同的胁迫做出正确响应。  相似文献   
99.
以黄化绿豆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为材料,探讨钙信使系统在KT诱导原生质体体积变化中的作用。lμmol/L KT可诱导含钙培养液中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膨大,处理后30min达到最大体积。Ca2 通道阻断剂Verapamil、Ca2 通道竞争性抑制剂LaCl3和钙调素拮抗剂TFP、CPZ可明显抑制KT诱导的原生质体膨大。另一方面,无论是KT处理还是对照(CaCl2单独处理),原生质体内CaM含量均在处理后30min时达到峰值,前者是后者的5倍.在KT CaCl2处理液中加入5μmol/L.Verapamil、50μmol/L LaCl3、5μmol/L,TFP或CPZ后原生质体内CaM含量都大大降低。以上结果表明,CaM可能与Ca2 共同参与KT的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100.
本实验研究了在闪光条件下绿豆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实验发现,与普通的日光生长条件相比,绿豆幼苗在闪光条件下叶的伸长、叶片的扩张生长比较差,但茎的伸长无明显差别;叶重比正常日光下的低,叶绿素含量也比较少。这种差别随闪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明显。此外,闪光也使UBE强度大大增强了。这些结果表明,闪光处理对绿豆幼苗的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