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为丰富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Günther)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于金沙江攀枝花江段收集到729尾性腺可辨的样本,分析其年龄结构、性别比、初次性成熟个体大小以及繁殖力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繁殖群体由1~4龄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个体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63.83%),其对种群繁殖力的贡献为62.07%。在性成熟个体中,雌性和雄性分别为64尾和77尾,雌雄比=1∶1.20;符合1∶1理论比值(χ~2=1.199,P0.05);雌、雄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分别为66.80 mm、67.32 mm,体质量分别为5.7 g、6.7 g。攀枝花江段白缘(鱼央)的繁殖季节为3—6月,绝对繁殖力平均值为161.2粒±55.1粒。Ⅳ期卵巢中卵子发育不完全同步,卵径变幅为0.29~3.86 mm。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白缘性成熟快,但繁殖力低,繁殖群体主要由低龄个体组成,种群资源亟需保护。  相似文献   
52.
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龙溪河收集了1382尾厚颌鲂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繁殖期为4—7月份,盛期为4—5月份,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个体组成,总性比♀:♂=1:1.83。厚颌鲂2龄初次性成熟(♀:75%;♂:94.7%),3龄个体全部成熟。最小性成熟雌性全长189.0mm,体长158.0mm,体重72.1g,成熟系数2.7%;雄性全长179.0mm,体长149.0mm,体重57.1g,成熟系数2.2%。厚颌鲂绝对怀卵量为(59587.22±59018)粒,相对怀卵量为(212.64±89.50)粒/g或(230.96±137.63)粒/mm,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均在5龄大幅增长。比较繁殖力以3龄组最高,2、4、5龄组相近。集群繁殖需要18℃以上水温和其他一些生态因子刺激,亲鱼追逐约1h左右产卵。  相似文献   
53.
稀有Ju鲫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相似文献   
54.
黑尾近红鲌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5,自引:6,他引:39  
测定了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黑尾近红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生化成分和能值。结果表明 :黑尾近红的含肉率为 70 74 % ;其肌肉生化成分 (鲜重百分比 )水分含量为 80 97%、蛋白质 15 92 %、脂肪 1 11%、灰分 1 0 1%、无氮浸出物 0 99%、比能值 4 37kJ/g及E/P 2 7 4 5kJ/g。肌肉生化成分含量与体长变化无明显关系。肌肉中含有 17种氨基酸 ,总量为 6 9 0 7% (干重百分比 ) ;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 34 81% ,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为5 0 39% ;四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 2 6 94 % ;必需氨基酸指数 (EAAI)是 6 3 6 4。缬氨酸 ,苏氨酸和异亮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55.
厚颌鲂年龄材料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的鳞片和骨组织中的耳石、鳃盖骨、匙骨、基枕骨五种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用不同材料鉴定年龄的优缺点和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鳞片、耳石和基枕骨是鉴定厚颌鲂年龄的较理想材料,用鳞片和基枕骨鉴定年龄结果的相符率为95.5%;鳞径和骨径均与体长呈线性关系,并以鳞片和基枕骨为材料进行了生长退算,以骨径进行生长退算更接近于实测值,能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6.
稀有(鱼句)鲫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鱼句)鲫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全鱼中共检测到3种饱和脂肪酸(SFA),它们是C14∶0、C16∶0、C18∶0.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它们是C14∶1、C16∶1、C18∶1、C20∶1.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它们是C18∶2、C20∶4、C20∶5(EPA)、C22∶6(DHA).SFA 占总脂肪酸的23.63-28.97%,MUFA 占40.73-54.32%,PUFA 占9.96-23.17%,EPA占0.41-1.74%,DHA占0.11-5.37%.EPA 含量一般低于 DHA.UFA(MUFA+PUFA)%>SFA%,且 MUFA%>PUFA%,n-3FA/n-6FA为0.33-0.99.此外还测定了鱼肌、内脏脂肪、肝脏、性腺等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57.
稀有鮈鲫血液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鲫( Gobiocypris rarus Ye et Fu)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 具有生命力强、性成熟周期短、繁殖季节长、产卵频率高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发育生物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毒理学、污染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8.
胡睿  王剑伟  谭德清  苗志国  但胜国 《四川动物》2012,31(5):708-712,719,849
以2011年4~5月和2011年9~10月期间采集于金沙江上游的328尾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Herzenstein为材料,用微耳石鉴定年轮,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的鱼类生态学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微耳石上宽而暗的增长带与窄而透明的增长带交替出现,窄带与宽带交界处为年轮;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00002L2.970;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382.1067×(1-e-0.1058(t+0.1045)),Wt=949.0577×(1-e-0.1058(t +0.1045))2.970;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10.2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53.4 mm、280.4 g.软刺裸裂尻鱼是裂腹鱼类中生长较慢、体型较小的种类,是对金沙江上游生态与环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目的监测稀有鮈鲫野生型封闭群(Ihb:IHB)建群过程中的生长、繁殖性能,为品种管理和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原代(P0)至F4代各50对传代亲鱼的产卵量、产卵间隔、卵膜径、受精率、孵化率进行监测,并对封闭群建群过程中各代(F1~F4)初孵仔鱼全长、7日龄仔鱼全长以及30、60、90日龄时的个体大小进行了监测。结果建群过程中各代间生长呈现一定的差异,F1代初孵仔鱼全长、7日龄全长较F2至F4代大,但30日龄后F2至F4代的生长指标高于F1代。培育封闭群过程中各代的受精率、孵化率有一定波动,但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各代间的产卵间隔差异并无显著性,P0代的产卵量和卵膜径大于F1至F4代。结论各代的生长差异可能与饲养条件有关,原代产卵量较大与其亲本个体较大有关;世代更替过程中封闭群保持了较高的生长和繁殖性能,未发现随世代更替而出现逐渐增大或者减小的现象,符合实验动物封闭群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稀有(鱼句)鲫血液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 Ye et Fu)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具有生命力强、性成熟周期短、繁殖季节长、产卵频率高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发育生物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毒理学、污染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然而有关稀有鮈鲫血液学指标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