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4 毫秒
51.
为了应用更多的Y染色体特异性STR基因座以用于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本文用PCR结合PAGE技术检测128例山西汉族无关男性DYS605等位基因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山西地区汉族男性DYS605基因座观察到22,21,20,19,18共5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0156;0.1797;0.4531;0.2891;0.0625。等位基因20和19之间的电泳距离在非变性胶上非常接近,要有足够的电泳距离才能区分。测序表明该基因座包括3个串联重复区,其中一个为可变重复区。20例女性DNA未发现扩增产物。Abstract: We study the polymorphism at DYS605 ,a new tetranucleotide Y-STR locus,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 of Shanxi to meet the need of more genetic markers in forensic practice and genetic analysis. DNA were extracted from 128 unrelated male venous blood, and amplified using GDB primers. PCR products were detected using non-denaturing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silver staining. Five alleles named 22,21,20,19,18 were observed with frequency of 0.0156;0.1797;0.4531;0.2891;0.0625. PCR products were not found in female DNA. Using a long enough gel for a long electrophoresis time is strongly encouraged because the rung between allele 20 and allele19 is smaller than expected. Allele sequences show that the repetitive units of DYS605 were composed with the variant units and non-variant units.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1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采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给予治疗,化疗组(41例)单纯给予化疗治疗。治疗后3个月,评价和比较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截至目前,联合组平均生存期为15个月,化疗组为10个月,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为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联合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全身化疗对中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3.
54.
2001-2014年博斯腾湖流域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博斯腾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的MCD12Q2和LST产品、GHCN_CAMS气温观测/再分析资料与气象数据,采取趋势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法探求了博斯腾湖流域2001-2014年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对作用,对博斯腾湖流域植被物候分区不同的驱动区域。结果表明:①在研究期内,整个研究区植被物候始期在第76-168天,末期在第172-295天;物候始期自南向北逐渐推迟、而末期逐渐提前,物候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该区海拔高度的分布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②2001-2014年植被始期和末期有明显提前趋势(提前3-6d),主要分布在流域的盆地和平原绿洲区,表示研究区植被物候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③植被物候始期与末期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影响的区域占比分别为57.10%和51.30%,主要分布在黄水沟流域,清水河流域,孔雀河流域,大尤路都斯盆地和小尤路都斯盆地周围地区;而非气候因子占42.90%和48.70%,主要位于博斯腾湖周围绿洲和库尔勒绿洲等地势较低的区域。④由植被生长季物候与降水、气温的偏相关性关系和复相关性关系可以得出,多年物候始期和末期与气温有关;而且随海拔升高,气温的敏感幅度越高。博斯腾湖流域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不仅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主要受人类活动和海拔高度差异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酶促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效果,采用物理吸附法,将黑曲霉脂肪酶(Aspergillus niger lipase,ANL)固定在瓶壁、脱脂棉上,制得固定化酶(器壁-ANL、脱脂棉-ANL),并催化L-抗坏血酸(Vc)与棕榈酸酯化反应合成Vc棕榈酸酯。结果发现,在37℃、转速160 r/min、Vc和棕榈酸摩尔比1∶3、反应24 h、丙酮为溶剂的条件下,器壁-ANL和脱脂棉-ANL催化反应的摩尔转化率分别为87.3%和90.4%。同样条件下,酶粉催化反应转化率不足36%。底物摩尔比为1∶1,器壁-ANL、脱脂棉-ANL催化反应的转化率分别为51.5%和62.2%。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脱脂棉-ANL催化,丙酮为溶剂、底物等摩尔比的反应体系具有低碳、环保和产物易提纯的特性,通过进一步提高转化率,更具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假单胞菌产脂肪酶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2106菌株产脂肪酶条件的初步探索表明,该菌株脂肪酶为组成型,不受油脂类底物的诱导。碳源的种类(单糖、双糖、多糖)和浓度对产酶影响不大,氮源以豆饼粉和玉米浆混合添加最好。最适发酵温度为32℃,摇瓶转速140r/min。实验中还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产酶培养基组成。  相似文献   
57.
枣疯叶内游离氨基酸纸层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感染枣疯病毒后的叶内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无论在量上或种类上远比一些草本植物感染病毒后所引起的变化剧烈得多。枣疯叶内多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几乎在整个枣生长季节内大量持续增高,病叶游离氨基酸的总量高出健叶约10—15倍,谷酰胺和天门冬酰胺高出健叶4—5倍。病叶内精氨酸也不正常的积累,而健叶很少有精氨酸出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叶中含有健叶所没有的A和B两种物质。初步分析这两种物质可能是由5—6种氨基酸所组成。酸枣叶内的A、B在270亳赦米有吸收高峰。疯枝上表面看来是“正常,,的叶片也有类似的不正常变化,可见枣树感染枣疯病毒后病叶的代谢受到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58.
牙齿龋病是人类常患的疾病之一,近几十年来成为口腔医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献上也有很多的报导。许多学者为了得到关于人类龋病病因的参考资料曾作过许多现代动物实验性龋蚀的研究。至于化石哺乳动物龋蚀的情况则在文献上记载不多(Moodie,R.L.,1923)。过去在我国曾发现过某些现代和化石哺乳动物的牙病标本,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和正式报导的并不多(如周明镇等1959,周本雄,1961,吴汝康等)。随着材料的增加,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就有必要和可能了。  相似文献   
59.
新疆焉耆盆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效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焉耆盆地及其周边近40a(1973—2014)的气候变化趋势检测、LUCC和生物量估算,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机制,研究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山区和平原区降水变化都有明显的突变点,并呈现增加趋势,蒸发量在山区减少,在平原区波动性减少趋势;(2)LUCC分析表明,山区裸地面积减少5.40%,冰川面积减少3.36%,高地植被面积增加8.76%;同时平原区天然绿洲面积增加1.96%,沙漠面积减少1.62%,水域面积减少1.30%,人工绿洲面积增加15.41%,湿地面积增加1.27%;(3)山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中降水变化是决定山区地表植被生存状态和分布的重要因素;(4)人类活动的推动作用和有益气候变化的支撑是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好转的原因,其中人口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焉耆盆地及其周围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其反应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0.
先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苦参水煎汁,然后培养灵芝,得到灵芝培养液,再按乙醇氯仿-5%碳酸氢钠溶液-氯仿的顺序提取培养液中的有机酸成分,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6个新组分,用这些组分分别作用于转染了乙型肝炎病毒DNA的2.2.15细胞,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含量,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其中的3个组分对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有抑制作用,提示可能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