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基于TRAIL的肿瘤治疗策略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无毒副作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抗癌药物。我们简要介绍TRAIL及其配体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肿瘤细胞对TRAIL的耐受机制及其克服策略。  相似文献   
182.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BALB/c小鼠脾细胞白介素(IL)-17和Sma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接种于48孔培养板中进行培养,以不加任何干预为对照组,囊液处理组为实验组.定时取样提取总RNA,经反转录成cD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L-17和Smad2基因的表达.结果:小鼠脾细胞IL-17表达在囊液处理6h和12h后升高(1.000±0.207 VS 3.672±0.746和1.000±0.154 VS 5.525±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脾细胞Smad2表达在培养1h后升高(1.000±0.077 VS 2.069±0.098)在12h后降低(1.000±0.110 VS 0.247±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分析发现IL-17基因与Smad2基因的表达变化呈现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1.结论: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小鼠脾细胞IL-17和Smad2基因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推测其可能与宿主抗棘球蚴感染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探讨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帮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VITEK-2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113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79株,其革兰阴性杆菌122株,占68.1%,以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18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VITEK-2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CNS 189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占71.4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22株,分离率为61.5%,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达100%,MRCNS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达100%、93.44%、91.80%,对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次之,对利福平、呋西地酸、替考拉宁、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等耐药率均较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67株,分离率为38.5%,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61.1%,MSCNS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189株CNS中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ICU分离的CNS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呋西地酸、替考拉宁、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是治疗MRCNS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用ND-O-BSA-IgM-ELISA测定正常人和麻风及结核患者血清抗体水平以界定大连地区正常临界值及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ND-O-BSA抗原对60例麻风患者,各100例男、女正常人和3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ND-O-BSA在血清浓度1∶100和临界值取0.14时,ND-O-BSA-IgM-ELISA对麻风患者检测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5%;结核患者无一例阳性.结论 ND-O-BSA-IgM-ELISA实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不存在与结核血清的交叉反应,可用来早期检测麻风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6.
通过靓巴非蛤(Paphia schnelliana)性腺发育以及肥满度周年变化情况确定其繁殖期,为靓巴非蛤人工繁育工作的开展积累第一手资料。实验结果表明靓巴非蛤性腺发育周期为1年,对于繁育的亲本而言,不存在大小卵共存的现象,且其生殖细胞为一次性排放。靓巴非蛤肥满度与其性腺的变化密切相关。每年的4至5月份和9至10月份是靓巴非蛤的繁育期,因此这段时间是开展人工育苗工作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冠心病患者(感染组)50例,以及同时期未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冠心病患者(非感染组)50例。对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硬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组患者TC、TG及LD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HDL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组患者TNF-α、IL-8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颈动脉膜厚度指标CCA-IMT、CB-IMT及CCT-IMT均显著大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2.00%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48.00%,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并增加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8.
鱼类行为的改变可以作为识别突发环境污染的一项敏感指标。为了量化鱼类对重金属污染的行为响应, 通过视频记录及MATLAB软件定量分析了不同浓度急性铜暴露(0、1、2、3、4 mg/L)对幼鱼的呼吸代谢、运动行为及幼鱼组织中铜离子含量。结果表明: 重金属铜离子存在对鲢幼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运动时间比和呼吸频率影响显著(P<0.05), 随着铜离子浓度增大, 鲢幼鱼运动时长下降, 当铜离子浓度为4 mg/L时运动时长最小(t=8min), 比对照组减少了72.41%; 鲢幼鱼5min内的平均运动速度、平均加速度和总运动路程随着铜离子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 最小平均速度为29.50 mm/s, 最小平均正加速度大小为45.18 mm/s2, 最小平均负加速度大小为42.64 mm/s2, 加速的能力强于减速能力; 鲢幼鱼各组织中铜含量的顺序为: 肝脏>鳃>肌肉, 但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水质预警和快速评价水体的综合毒性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9.
提取细胞色素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以猪心为原料提取细胞色素C的小批量实验结果。通过十批次的实验,经含量、活性和收率等指标的测定,平均收率为198.56mg/kg,活性在96~110%之间。此收率稍高于国内报道的提取细胞色素C最高水平(198.23mg/kg),超过省内生产厂家的标准。提示用本文采用提取精制细胞色素C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元谋干热河谷燥红土和变性土上生长的植物叶片以及凋落叶营养元素含量,并分析养分重吸收效率对土壤类型与物种互作的响应.结果表明: 土壤类型对叶片N、P、Ca、Mg、Cu、Zn、Fe、N∶P以及凋落叶N、P、Mn、N∶P均有显著影响;燥红土植物叶片与凋落叶N、Mn含量和N∶P显著高于变性土,而燥红土植物叶片P、Ca、Mg、Fe、Cu、Zn和凋落叶P含量显著低于变性土.燥红土植物叶片N含量较变性土高34.8%,而P含量低40.0%;在叶片凋落时,N、P、K表现为重吸收,而其他元素呈富集状态.燥红土凋落叶Ca、Mg、Mn富集系数显著高于变性土.物种仅对叶片N含量有显著影响,物种与土壤交互作用对植物叶片和凋落叶元素含量影响不显著,表明各土壤类型对不同物种元素含量的影响方式较为一致.土壤类型对植物元素含量的影响可进一步作用于干热河谷植物凋落物分解、植物-土壤的养分反馈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