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LR信号是生物体重要的病原体模式识别信号,在免疫识别和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信号异常会导致许多免疫和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因此探讨和明确TLR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作为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的小分子RNA,微RNA(microRNA,miRNA)能与TLR信号通路中众多靶基因mRNA的3’UTR区结合,从而抑制翻译过程或降解mRNA来发挥负性调控作用。本文就miRNA对TLR信号通路中的一些受体、信号分子、调节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负性调控作用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实现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coli)、沙门菌(Salmonella)的同时检测,建立快速灵敏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毒力岛基因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发表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毒力岛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大肠埃希菌毒力岛irpl、irl)2和fyuA,沙门菌毒力岛mgtC、sseL和sopB等6对引物,以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VCC1565)菌株和沙门菌(ATCC9150)菌株的核酸混合物为模板,经引物特异性试验,引物组合,成功建立了快速鉴别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双重PCR方法。结果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引物irpl、irp2和fyuA仅能扩增出大肠埃希菌(CVCC1565)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是799、414和948bp;引物mgtC、sseL和sopB仅能扩增出沙门菌(ATCC9150)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是500、269和1000bp。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2×101CFU/mL和2.0×101CF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3.
为控制山鸡椒挥发油的质量,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分离出山鸡椒挥发油,利用GC-MS建立了山鸡椒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显示16批样本图谱共匹配出27个共有峰,以此27个峰为评价指标,样本的相似度均大于0.98。对27个共有峰中的18个峰进行了定性,以此18个峰为评价指标,方法学考察结果较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模式识别显示不同产地间和同一产地内的山鸡椒挥发油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4.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麸皮和异Vc钠生产废液(WEP)为辅料进行生物蛋白饲料固态发酵研究.通过菌种配伍试验,确定了混菌发酵菌种为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了秸秆蛋白饲料的最优发酵条件:以玉米秸秆(5 g)和麸皮(1 g)为基料,4%WEP营养液,固液比1:4(g/mL),初始pH值4.5;以麸皮浸汁作种子培养液,种龄24 h,各菌接种比例为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枯草芽孢杆菌=3:1:1,接种量2 mL;28℃、静置发酵2 d,在此条件下,秸秆饲料中真蛋白含量为6.21%,比对照提高了23.95%.该研究为秸秆和异Vc钠生产废液的高质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新特征(脑桥"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在MS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诊断为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头部MRI资料。结果:21例MSA患者中,Shy-Drager综合征(MSA-A)9例,早期临床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头部MRI检查脑桥"壳核裂隙征"和"十字征"为Ⅰ期;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MSA-C)5例,3例发病后1年头部MRI脑桥"十字征"达Ⅱ期;"壳核裂隙征"为Ⅰ期,2例发病后3年头部MRI脑桥"十字征"达Ⅳ期。黑质纹状体变性(MSA-P)7例:早期临床均有运动迟缓、震颤等表现,3例发病后1年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Ⅲ期;3例发病后2年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Ⅰ期;另1例发病后9月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Ⅱ期。结论:认为临床表现与头部MRI检查显示的新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有助于MSA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6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尸检解剖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36例心源性猝死者中,冠心病21例,占心源性猝死者总数的58.33%;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猝死者3例,占心源性猝死者总数的8.33%。结论:科学系统的尸检可以明确猝死原因,为医疗纠纷鉴定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提高医疗质量,早期诊断、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减少猝死发生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诃子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及其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诃子中总多酚。方法:考察了超声波的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三个单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结果:确立了诃子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料液比为1:20;超声提取60min。总多酚得率为13.27%。结论:此提取方法能够避免多酚在高温下的分解,极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08.
基于乳腺超声图像的多参数纹理分类实验,改进了Gjenna Sfippel等的自适应纹理滤波器,通过引入模糊函数、增加重叠区域和迭代次数的措施,在减少图像噪声的同时,增强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视觉差别。量化比较乳腺超声图像经该滤波算法和几种常用滤波算法处理前后的的统计特征参量和肿瘤边缘检测的精确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9.
探讨Aβ亚单位疫苗接种后对Tg2576小鼠脑病理变化和认知退化的预防作用.32只5月龄Tg2576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只接种佐剂),Aβ42组(接种Aβ42疫苗),Aβ1-15小组(接种Aβ1-15疫苗)和Aβ36-42组(接种Aβ36-42疫苗),每组8只,3组接种疫苗小鼠的血清抗Aβ42抗体滴度比对照组显著增高;脑组织匀浆内也可检测到少量抗体.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β42组、Aβ1-15小组和Aβ36-42组与对照组小鼠的行为学有明显改善.取各组2只小鼠的脾细胞培养,经Con A或各自抗原刺激后,3组疫苗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Aβ42组,IL-4和IL-10相对较高,而IL-2和INF-γ相对较低;Aβ1-15小组中IL-4和IL-10较高;Aβ36-42组IL-2和INF-γ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对照组小鼠脑皮质与海马部位有大量老年斑,而Aβ42组和Aβ1-15组脑内无老年斑出现,Aβ36-42组小鼠脑内有少量老年斑.实验证明Aβ1-15亚单位疫苗可防止Tg2576小鼠认知行为的退化,阻止Tg2576小鼠脑内Aβ沉积和老年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0.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们在植物、多细胞动物和病毒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并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这类重要调控因子的进化特性还知之甚少.大多数的miRNA被认为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但近期随着大量相对不保守的miRNA被相继发现并报道,人们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不断有新的miRNA产生.在本文中通过研究一个微小RNA超家族,分析了miRNA在脊椎动物中的进化特性.发现新产生的miRNA在其出现后的一段时期内会经历一个近似中性进化的过程,在序列上快速演变,随后逐渐固定下来,并在进化上趋于保守.同时观察到miRNA有系特异性(1ineage—specific)的大规模复制现象,以及miRNA在串连复制后,同源的miRNA前体可能会选择其发卡环不同臂上的序列作为成熟体,从而大大增加了miRNA新功能产生的可能性.这些观察表明,miRNA这一类重要的调控因子在进化过程中是十分活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