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通过研究铅对大鼠齿状回n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分析铅对学习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采用饮水加 2 0 0 0 μg/ml醋酸铅 (PbAc)方法染毒 3个月后 ,用Y迷宫测试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铅的含量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齿状回中nNOS的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染铅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明显下降 ;染铅组大鼠血液铅含量较对照组的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染铅组大鼠齿状回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铅暴露导致齿状回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可能是铅损害齿状回LTP形成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油樟、大叶樟、香樟、天竺桂4种樟属植物叶水浸提液为诱导子,添加到油樟悬浮培养系中,研究诱导子对油樟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挥发性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樟属植物叶水浸提液对油樟悬浮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不同樟属植物叶水浸提液对挥发性物质影响不同。对于总的挥发性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的是天竺桂与香樟叶浸提液,添加量分别是4%和1%时促进作用最强,其峰面积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78和1.45倍;对1,8-桉叶油素的积累,有促进作用的是天竺桂叶浸提液,添加量为1%时,促进作用最强,其峰面积为空白对照组的1.46倍;对于γ-松油烯的积累,4种叶浸提液均有促进作用,大叶樟、天竺桂和香樟水提液添加量1%时促进作用最强,其峰面积分别0.39、0.27和0.32 p A,油樟水提液添加量4%时促进作用最强,其峰面积为0.27 p A(对照中无);对于α-松油醇的积累,有促进作用的是天竺桂与香樟水提液,添加量为0.25%时促进作用最强,其峰面积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62和1.24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油樟油成分积累相关促进因子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山松种群邻体范围与邻体竞争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低于种群最佳生长需要时,种群内个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竞争常发生在邻近植物之间,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竞争范围是不同的。目前,有很多度量竞争强度和确定竞争范围的方法,能否对这些方法进行改进,提出更具有说服力的方法,是本研究的出发点。黄山松是常见的针叶树种,分布范围广,生存能力强,是亚热带中部中山地区代表群系的建群种,也是较高海拔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黄山松的邻体竞争研究发现:(1)改进的竞争指数有更强的说服力;(2)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能很好地确定植株间的竞争范围;(3)邻体竞争强度随影响范围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的较快,而超出该范围后增加的幅度变小,可以此为依据来确定邻体范围;(4)不同径级的基株,邻体范围有一定的差异;(5)邻体竞争强度和影响范围的关系服从对数函数关系(CI=AlnC+B)。结果表明,改进的竞争指数能很好地度量竞争强度,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能有效地确定邻体范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确定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植株间竞争强度和竞争范围的新方法,并利用改进的方法研究了其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大,由于巴山冷杉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密度调节作用,植株距离增加,种内竞争强度降低;巴山冷杉主要分布于亚高山地段,群落内太白红杉(Larixchinensis)数量较多,胸径较大,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顺序为:太白红杉-巴山冷杉>巴山冷杉-巴山冷杉>牛皮桦(Betula utilis)-巴山冷杉>其它树种-巴山冷杉;竞争强度和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巴山冷杉胸径达到25 cm以上时,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变化较小。研究表明,改进的方法能很好地预测巴山冷杉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年代油松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超  王孝安  王玲 《生态学杂志》2007,26(8):1182-1186
通过样地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不同恢复阶段油松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栏林区油松人工林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都在波动中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种植30年左右的油松林内达到最大,物种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种植20年左右的油松林内达到最大;人工种植油松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群落面貌,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均与撂荒地有较大不同,撂荒地与油松林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较小,种植22年与28年的油松林Sorensen指数最大。油松人工林种植20年后物种组成已经基本稳定,在恢复后期物种组成变化不大;种植油松对恢复土壤肥力有一定的帮助,种植28年油松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都较其它种植年代高,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油松人工林腐殖质不断增厚,土壤的pH值也有所增加,土壤越来越偏碱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脱乙酰魔芋葡苷聚糖对刚果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脱乙酰魔芋葡苷聚糖脱色率达92%,吸附速率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吸附焓变(ΔH)为11.033 kJ/mol,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且不同温度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均小于0,表明脱乙酰魔芋葡苷聚糖对刚果红的吸附是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L ev ins、Shannon-W 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 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同时对主要种在演替系列上的生态位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森林群落演替系列中,乔木种生态位宽度的平均水平小于灌木种,建群种的生态位宽度小于主要伴生种;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与其它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的平均值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则相反,甚至没有重叠.由于物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不同和环境的异质性,具较宽生态位的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也可能较小,生态位宽度较窄的物种间也可能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同属植物种对间也存在生态位重叠较大的情况.主要乔木和灌木种的生态位特征反映了森林群落演替的变化规律,该地区呈现出以自然恢复为主,同时又伴随着人为干扰的森林群落次生演替系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尼莫地平(nimodipine,NMP)作为模型药物,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 annan,KGM)为材料制备KGM-NMP药膜,对其在体外不同介质和不同温度下的释药特性进行考察,初步探讨魔芋葡甘聚糖-尼莫地平药膜的体外释放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药膜各个释放阶段的形态及表面结构,药膜呈胶束状,表面平整光滑,个别表面有凹凸状;用药物释放动力学方程拟合药物释放数据曲线,推导建立数学模型,同时结合电镜扫描结果分析,KGM-NMP药膜的溶蚀特性更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协同作用。该药膜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控释作用,24 h内释药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培养基有效氨基酸;方法:分析发酵后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半胱氨酸完全消失,色氨酸减少,其余游离氨基酸均增加;结论:半胱氨酸和色氨酸为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培养基有效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