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真菌提取物JN219抗人巨细胞病毒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菌提取物JN219的抗病毒机制。方法(1)样品对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将样品(JN219 50μg/ml、柱洗脱组分5 g/L)分别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为105/ml)等容量混合,不同时间(混合后立刻、混合后37℃作用1 h)以不同稀释度、100μl/孔接种至多孔板人胚肺细胞(HEL)上;(2)样品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将HCMV(100个TCID50)100μl/孔接种于HEL上1 h后,加不同稀释度的样品;(3)灭活病毒对样品抗病毒作用的抑制作用:将紫外线灭活的HCMV与JN219、柱洗脱组分等容量混合,37℃作用1 h,加等容量HCMV(TCID50为105/ml)混合37℃作用1 h,以不同稀释度、100μl/孔接种于96孔板内的HEL上。以上各实验组同时设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应稀释度的样品对照组,37℃、5%CO2培养,每日观察细胞CPE,当病毒对照病变90%以上,终止培养,中性红染色,在540 nm读取吸光度A值,用Reed-Muench法计算细胞半数有效浓度(IC50)和病毒TCID50。通过比较组间差异,探讨在哪一复制周期样品对病毒产生抑制作用。结果(1)样品对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JN219、柱洗脱组分与HCMV等容量混合后立刻接种细胞,测得病毒TICD50为104.8/ml,与病毒对照组比较(TCID50为105/ml)差异无显著性;与病毒作用1 h后接种细胞,JN219、柱洗脱组分IC50分别为0.168μg/ml、0.185μg/ml,第一孔JN219 TCID50为101.6/ml,柱洗脱组分标本未测得病毒,可使HCMV得到抑制;(2)样品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先将病毒接种细胞1 h,然后加JN219、柱洗脱组分,IC50分别为3.29μg/ml、13.1 g/L,样品不能完全抑制人巨细胞病毒病变的发生;(3)灭活病毒对样品抗病毒作用的抑制作用:紫外线灭活的病毒与样品作用1 h,再加等容量病毒后接种细胞,样品JN219、柱洗脱组分与病毒混合物TCID50分别为103.5、103.75,样品抗病毒位点已被紫外线灭活病毒外膜蛋白占据,抗病毒效果降低。结论JN219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作用位点主要为人巨细胞病毒外膜蛋白。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眼科常用实验动物视网膜血管尤其是视网膜毛细血管的情况,为实验时正确选择动物模型提供基础。方法取猕猴、家猪、新西兰大白兔、犬、猫、SD大鼠、C57小鼠以及豚鼠的正常眼球数个,完整剥离整个视网膜,用ADPase法进行血管染色,对视网膜血管进行形态学的比较。结果猕猴视网膜大血管从视盘穿出,分成四支分别供应视网膜四个象限,每条血管逐级分支最后成为毛细血管,其毛细血管呈网状分布,在赤道处分成两层,至周边变成一层,且有发育良好的黄斑区毛细血管拱环结构。家猪视网膜大血管由视盘发出后放射状走行,毛细血管也呈网状分布,无黄斑拱环结构。兔仅视盘两侧部分视网膜可见血管,毛细血管网状不明显。犬的视网膜血管也放射状走行,但迂曲明显,毛细血管不成网状。猫、大鼠、小鼠的视网膜大血管均由视盘发出,猫的分成上、鼻下、颞下三支,大鼠、小鼠的各方向均有,区域性不明显,三者的毛细血管网均发育良好,至周边部仍很密集,呈两层分布。豚鼠视网膜无可见的血管。结论用于研究人视网膜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时,可选用猕猴、家猪、猫、大鼠和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但要研究人黄斑区血管时,仅可选用猕猴等灵长类动物。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其中应用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应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分布优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GOS评分分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其血肿清除率也更高,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激酶B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并运用此模型进行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克隆和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激酶B,并以其为靶酶建立并优化Pkn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化合物样品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到的阳性化合物进行抗菌和抑酶活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模型筛选了化合物样品18 000个,得到具有抑酶活性的阳性化合物8个,其中3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对结核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的抑菌活性。【结论】建立的以PknB为靶点的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可成功用于化合物的高效筛选。筛选得到3个在抑酶水平和抗菌方面均具有良好活性的阳性化合物样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
随着大量与细菌耐药相关的基因的发现和其表达蛋白结构的成功测定,从已有的化合物中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筛选对耐药蛋白靶点有作用的候选化合物,成为了药物发现的一个标准途径。虚拟筛选在耐药基因抑制剂的发现中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实验成本。本文介绍了Autodock Vina和Discovery Studio在基于分子对接法的虚拟筛选中的使用,并对比分析其对β-内酰胺酶活性位点的筛选结果。希望通过这种比较促进虚拟筛选在药物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提高耐药基因抑制剂的发现速度。  相似文献   
96.
目的:总结输卵管合并卵巢妊娠的诊治经验教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月9日入院右侧输卵管同时合并左侧卵巢妊娠患者临床资料,B超检查,急诊腹腔镜探查术并送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粘连分解术后病检结果为:(右输卵管)腔内变性绒毛及滋养细胞,符合异位妊娠;(左卵巢囊肿)羊膜、绒毛及滋胚叶细胞,符合异位妊娠。术后3、6和8天患者血HCG浓度水平分别为19.61ng/ml、4.47ng/ml和1.84ng/ml,术后顺利恢复出院。结论:输卵管合并卵巢妊娠发生较为罕见,极易漏诊和误诊,及时行腹腔镜探查术是有效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97.
银杏内酯对拟Alzheimer病样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对拟Alzheimer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背侧微量注射0.4mmol/LOkadiac Acid(OA)0.6μl,每两天一次,连续三次,造模。银杏内酯治疗组与模型制作同时开始,每只每天腹腔注射银杏内酯(50mg/kg),连续注射21天。海马背侧首次微量注射20天后,测试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大鼠海马冠状切片HE染色。结果:银杏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HE染色显示银杏内酯治疗组神经元变性及坏死较模型组减少明显。结论:银杏内酯可提高拟Alzheimer病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8.
根据森林循环理论, 森林群落的动态是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镶嵌系统。通过调查太白山亚高山针叶林带太白红杉 (Larix chinensis) 林的结构, 确定出4种斑块阶段 (林窗阶段、建立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研究了森林斑块动态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 并测定分析了不同斑块类型内光照和温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群落内不同斑块类型的比例分别是:林窗阶段40.3%, 建立阶段34.0%, 成熟阶段17.2%, 退化阶段8.5%。2) 不同斑块类型内, 环境因子 (光照和温度等) 的日变化差异明显。其中, 在林窗阶段的光照强度和土壤表面温度要比其他3个阶段变化更大。3) 森林循环过程中, 不同高度和不同径级个体的密度存在着明显差异。4) 平均胸径、高度和平均基面积、个体平均体积和立地材积均随着森林的循环而增加。5) 森林循环过程中,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为波形的。运用自然干扰与斑块动态理论, 解释了太白红杉林循环过程中不同斑块之间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9.
一般认为,先民食物结构的差异是人类不同社会等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对于考古学资料中未见明显等级差异的先民来说,其是否存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别,仍需认真加以探讨。为此,本文对山西聂店遗址墓葬(基本无随葬品或随葬品较少)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民的食物结构,体现了典型中国北方农业经济的特点,即以粟作农业和家畜饲养为生。此外,尽管在考古学意义上聂店先民的等级相近,但其在食物资源的获取上却显示出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与先民的性别、年龄和随葬品的种类和多寡无关。因此,在社会等级较为模糊的人类社会,先民对食物资源的获取,很可能更多地受到人群组成、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与社会等级的相对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100.
以O型口蹄疫病毒为研究对象,经过RTPCP扩增得到非结构蛋白3ABC基因,克隆到转移载体pFastbacHT,将其转入含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与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作用,得到3ABC的重组穿梭载体Bacmid3ABC,再将其转染昆虫细胞HiFive。PCR鉴定证实3ABC基因正确地插入到病毒基因组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经过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3ABC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大小约为50kDa的蛋白条带,3ABC基因在BactoBac系统中的成功表达为建立以基因工程产品为抗原、鉴别诊断自然感染和免疫动物的方法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