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cAPK催化亚基的C端融合表达,纯化及其NMT底物活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鼠cAMP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α(mCα)基因从3'端截去96bp后与His-tag融合,构建C端融合His6的表达质粒pZPmCα4H。该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了高效表达,目的蛋白mCα4H的表达量与mCα相近。该蛋白在37℃表达时主要以包含体形式存在,而22℃表达时则大部分可溶。利用固定化金属离子(Ni^2+)配体亲和层析,分别从破菌上清涂和包含体中纯化mCα4H,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2.
从国内外收集部分放线菌的典型菌种,研究它们6种同功酶的凝胶电泳图谱。并进行了聚类分析。与现有分类方法比较,讨论了同功酶谱应用于放线菌分类的可能性及相关的问题,认为同功酶电泳图谱可以作为分类方法之一在放线菌分类中应用。  相似文献   
63.
内蒙古根瘤菌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俊莲  段勇  陈文新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3):125-130
对63株新分离的内蒙古根瘤菌与6株来自RhizobiumleguminosarumSinorhizobiummililoti的参比菌株一起进行了数值分类。结果表明:所有测试菌株在67%的相似性水平上分为三个表观群,群Ⅰ包括3株Sinorhizobiummeliloti的参比菌和9株新分离的内蒙古根瘤菌;群Ⅱ包括3株RhizobiumLoguminosarum参比菌和37株新分离的内蒙古根瘤菌;群Ⅲ全部由20株新分离的内蒙古根瘤菌组成。在78%的相似  相似文献   
64.
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flui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F-MSCs)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即使经过多次传代其生物学特性也不会发生改变。有研究表明,AF-MSCs具有免疫原性低、不成瘤性和肿瘤细胞亲嗜性等特点,而且能够迁移到肿瘤病灶。因此,AF-MSCs作为转运载体介导药物靶向治疗肿瘤具有潜在的优势。同时,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得羊水有利于避免胚胎干细胞研究有关的伦理问题,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展望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肿瘤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Porcine sapoviruses (SaVs),which belong to the family Caliciviridae,have been considered potential zoonotic agents for human infection,and several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Asian countries. In this study,a total of 200 porcine fec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ulong county of China were tested. Among 200 samples,porcine sapoviruse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in 17 samples (8.5%) showing their circulation in China. 14 out of 17 positive sapovirus strains we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genogroup III (GIII) and we...  相似文献   
66.
中华施迈斯内果在辽西的发现为被子植物的历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施迈斯内果是一个具有近170年研究历史的植物化石属。新近发现的中华施迈斯内果中发现了以前没被认识到的新特征(未成熟的雌性器官的中央结构有一个纵向的隔壁和封闭的顶端)。新的特征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该化石的系统位置。王鑫等人通过仔细分析被子植物的定义、结合新的化石特征认为施迈斯内果代表了一个具有被子植物特征的新类群。按照现有的被子植物定义,施迈斯内果可以归入被子植物。这样一来,被子植物的历史就会被前推到早侏罗世。当然也不排除未来被子植物的定义改变后为施迈斯内果建立一个与被子植物平行的种子植物新类群的可能性。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施迈斯内果的由来、特征以及王鑫等人如何判定其为被子植物的逻辑思维过程,以便大家论评。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VP1基因进化关系;阐明HBoV目前具体的变化规律,用PCR的方法扩增了1株HBoV的全基因和9株HBoV的VP1基因,克隆并测序,在此基础上,将HBoV的全基因序列和衣壳序列分别与细小病毒亚科其他14个有代表性的病毒进行遗传分析,构建进化树,对目前所有可得到的HBoV的17个衣壳蛋白进行二级结构分析和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HBoV全基因序列与B19关系较远,但衣壳序列遗传关系较近。以有典型性的猫瘟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衣壳蛋白为参照,分析多个HBoV衣壳序列之间的变异情况,显示HBoV衣壳的二级结构基础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序列之间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高抗原区域和感染活性区域。衣壳病毒变异情况显示HBoV在稳定自身的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的活跃性以逃避免疫反应,也表现出一定的感染适应力。  相似文献   
68.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三七)比较,探讨两种滇产鼠尾草复方注射液。即复方滇丹参(滇丹参+三七)和复方甘西鼠尾(甘西鼠尾+三七)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复灌60min。实验过程中用II导联记录心电图ST段和心率变化,实验后测定心室梗塞面积。结果:这两种复方鼠尾草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在体心肌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ST段抬高水平。轻度加快缺血再灌注过程心率,相似于复方丹参;这两种鼠尾草复方注射液均能明显减少心室梗塞面积。这两种滇产鼠尾草复方注射液均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69.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求解用反应一扩散方程组描述的食物链种群模型.我们用一维和二维方程组进行数值实验,模拟结果与现有的数值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反映了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并就二维格子、Boltzmann格式,通过其等价的差分格式,由极值原理证明了该格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沿纬度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作者就云南西部横断山区21o-28oN的8个纬度梯度带目前所知分布的9科45属153种(亚种)蚤类的水平分布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这一区域蚤类科、属、种丰富度,特有种丰富度和特有度,以及东洋界和古北界区系成分物种丰富度沿纬度梯度的变化,都呈现了随纬度增加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25o-27oN之间,研究认为,形成物种密度高峰的主要因素是两大区系分界线和交错区的边缘效应;(2)东洋和古北两大区系成分构成比的水平分布格局截然不同,前者随纬度的增加递减,后者则随纬度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两区系成分过渡或交错区的跨度在23o-29oN之间,并在25o-27oN形成交汇和分异的中心;(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横断山8个纬度梯度带的蚤类总体上归为3个主要地域区系类型,反映出纬度、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蚤类区系及物种分布的影响,以及蚤类区系和物种组成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格局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统一性;(4)蚤类的属、种β多样性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基本呈现双峰格局,峰值反映出蚤类的组成及分布在不同纬度梯度、气候带之间的过渡与转变,说明β多样性的水平分布格局与纬度梯度的气候、环境变化程度的关系密切,以及过渡区的边缘效应对两区系物种丰富度高峰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规律和格局基本相同,显示了具有同源性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对蚤类空间分布格局所产生的类似影响,证实了横断山区蚤类物种丰富度与区系的水平分布格局理应出现近似于它们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与格局的推论;(6)横断山25o-27oN的区域形成了两大区系物种交汇和分异的中心,由于边缘效应和复杂的地理景观,这里蚤类科、属、种、特有种都具有较高多样性,据此作者推断,这里可能是我国横断山区多物种保存、分布和分化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