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通过“微生物-肠-脑”轴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精神健康相关的益生菌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小鼠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研究了一株分离自西藏Kefir粒的马乳酒样乳杆菌1207对小鼠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缓解作用。【方法】本研究构建了CUMS模型,并利用马乳酒样乳杆菌1207(109 CFU/d)灌胃进行2周的干预。随后,分别利用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评估了该菌株对小鼠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通过测定下丘脑、血清和脾脏中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研究了该菌株对色氨酸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HPA)轴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灌胃马乳酒样乳杆菌1207可显著增加小鼠在旷场实验中中央区域的滞留时间(P<0.05);降低小鼠在悬尾实验(P<0.01)和强迫游泳实验(P<0.05)中的不动时间;可通过降低小鼠下丘脑中5-羟基吲哚乙酸/5-羟色胺来改善小鼠下丘脑的色氨酸代谢;通过降低血清中皮质酮(corticost erone,CORT)的水平,调控HPA轴的平衡;通过增加小鼠脾脏中抗炎细胞因子(inflammatory cytokines-10,IL-10)的相对表达量(P<0.05),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结论】本研究表明,为期2周的马乳酒样乳杆菌1207灌胃干预可以有效调节“肠脑轴”相关生物标记物,显著改善小鼠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本研究有助于为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益生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582.
目的:探讨瘦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瘦素(0、50、100、200 ng/m L)处理人卵巢癌SKOV3细胞48 h后,采用MTT法检细胞的生长;以血清饥饿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给予瘦素刺激,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p21、cyclin D1、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和ERK1/2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瘦素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同时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瘦素处理可下调p21和上调cyclin D1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分子Bax的表达和上调抗凋亡分子Bcl-2的表达。瘦素可诱导细胞中ERK1/2通路的活化,其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瘦素诱导的促细胞增殖和抗凋亡作用,同时伴随有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和Bax的上调。结论:瘦素可能通过活化ERK1/2通路调节细胞有丝分裂进程,进而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同时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83.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诊断胃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外科收治的胃部肿瘤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上消化道造影技术诊断;实验组41例,采用螺旋CT扫描,进行胃部肿瘤诊断。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进行螺旋CT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12%,39/41)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诊断符合率(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中,螺旋CT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在诊断胃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中,上消化道造影技术是早期胃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螺旋CT对胃部肿瘤正确诊断率要高,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给确定胃部肿瘤分期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84.
种内竞争是实蝇的重要生态学特性。本文研究比较了近缘种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番石榴实蝇B.correcta(Bezzi)在幼虫人工饲料中种内竞争的密度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桔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都有密度过低效应,均表现出发育历期较长、蛹较轻和成活率较低;结合蛹重和成活率两个重要参数指标,明确了桔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的最宜密度均在5-20头虫/10 g饲料;不同生长参数之间的变化均有一定的正负相关性。当种群密度超过最宜密度,桔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均有明显的种内竞争现象,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种内竞争越激烈。其主要表现为化蛹率和羽化率不断下降、幼虫历期逐渐缩短、蛹历期不断延长和蛹逐渐变小;当100头虫/10 g饲料时,桔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成活率从86.00%±4.2688%和86.00%±4.1096%分别下降到60.08%±2.5166%和76.33%±2.2333%。桔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的种内竞争的密度效应极具相似性,推测这两种实蝇有类似的种群调节机制,但番石榴实蝇的幼虫比桔小实蝇的拥有更强的抗拥挤能力。  相似文献   
585.
王桂青  成桂仁   《广西植物》1987,(2):181-184
从金耳环(Asarum gracilipes C S Yang,)全草中提取精油,并经柱层析分为A_1,A_2,A_3.A_4四部分。与辽细辛(A.heteropoides)精油对照。经药理实验证明。金耳环和辽细辛都有较好的中枢抑制作用,金耳环精油的A_2.A_3部分镇痛作用较好。经GC/MS/DC联用仪分析检索,在金耳环精油中鉴定出28个已知化学成分,A_2部分主要成分为:2,3-二甲基-5-甲氧基苯酚,黄樟醚和细辛醚。A_3部分主要成分为龙脑,甲基丁香酚,橙花叔醇,2,3,4.5-四甲氧基苯丙烯,茴香酸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相似文献   
586.
对采用外源基因原核显微注射法生产的基因转移山羊,用一种新的DNA非同位素标记法即地高辛配基标记DNA探针作外源基因整合检测.结果表明: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能检测出基因转移动物基因组中整合的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587.
链格孢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巨龙  安德荣 《菌物系统》1997,16(3):179-181
在陕西洛南烟田发现一个链格孢属新种一烟草链格孢,该新种与烟草赤星病[A.alternata(Fries)Keissler]的分生孢子形态、大小明显不同,引起的病害症状相近,但前者病斑大,色泽深,有光泽,发病时间早,在烟叶生长中后期发病。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在陕西省烟草研究所植保室。  相似文献   
588.
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Murr.)Barr]的营养体亲和性基因及dsRNA病毒对菌株间病毒特征传播的影响。试验选用已知4个VC基因座位的15个Vc基因型菌株和3种dsRNA病毒,通过含病毒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的配对培养,将病毒逐个转入不同Vc基因型菌株。将不同Vc基因型的含病毒菌株与具特定VC基因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根据培养两周后野生型菌株培养性状的改变与否,统计菌株间的病毒传播率。结果表明,各个VC基因对菌株间病毒传播的影响不同;存在2个VC基因差异的菌株间病毒传播率低于相差1个VC基因的:病毒在相差1个VC基因的菌株间的传播多具单向性:不同类型的病毒在菌株间的传播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89.
在陕西洛南烟田发现一个链格孢属新种一烟草链格孢(AlternarianicotianaJ.L.Cheng),该新种与烟草赤星病[A.alternata(Fries)Keissler]的分生孢子形态、大小明显不同,引起的病害症状相近,但前者病斑大,色泽深,有光泽,发病时间早,在烟叶生长中后期发病。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在陕西省烟草研究所植保室。  相似文献   
590.
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聚居地集中的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他们集中居住在我国西南的湖南西南部,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北部,即三省(区)交界的边远山区,东径108°—110°,北纬25°—30°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70—2000余米。东北有雪峰山,西有苗岭支脉,南有九万大山,中有雷公山自西北向东南伸展,为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优越的自然条件,赐于了侗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植物、动物、森林、水、气候、土壤),其中生物资源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繁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