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高原鼠兔食物资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高原鼠兔(Ochatona curzoniae Hodgson)为青藏高原草场上的重要害鼠。每年都要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防治,因之它的生态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草原上的初级生产--绿色植被是如何被高原鼠兔利用的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皮南林(1975)曾在快尔玛地区研究过高原鼠兔的食性,并注意到食性与植物多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2.
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和常德市石门县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观察并拍摄到:苍头燕雀(Fringilla coelebs)、日本鹰鸮(Ninox japonica)和短趾雕(Circaetus gallicus),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认这3种鸟类均为湖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3.
114.
鹅喉羚夏季和冬季卧息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夏季(6—8月)及冬季(11—2008年1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sairensis)的卧息生境选择。夏季测定了49个卧迹样方,36个对照样方;冬季测定了75个卧迹样方,75个对照样方。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鹅喉羚夏季主要选择平滩、下坡位,海拔910 m以上、与水源距离较远、远离道路、远离居民点、高隐蔽级、中低植被密度和中高草本密度的区域作为卧息地; 而冬季鹅喉羚主要选择山坡、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中上坡位和下坡位、900—1 000 m的高度范围、离道路501—1 000 m以及大于2 000 m的距离、靠近居民点、中低隐蔽级、中等雪深(1.1—3 cm)、中高植被密度和中高草本密度的区域作为卧息地。主成分分析表明,鹅喉羚夏季卧息样方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6.57%,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卧迹样方的植物密度、草本密度、针茅(Stipa spp.)密度、至最近居民点距离、至永久水源最近距离和海拔的影响。冬季鹅喉羚卧息样方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88%,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卧迹样方的植物密度、草本密度、针茅密度和坡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中国动物园动物种类与种群大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我们开展了中国动物园物种编目与易地保护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了68家动物园。抽样动物园饲养了789种[(包括虎(Panthera tigris)和金钱豹(P.pardus)的亚种]野生动物,比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动物园饲养的600种野生动物,增加了180多种;抽样动物园饲养展出野生动物中有国外野生动物种类267种,比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动物园饲养的100种国外野生动物,增加了160种。抽样动物园展出的中国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种类数分别占中国哺乳类(607种)、鸟类(1332种)、爬行类(384种)和两栖类(302种)种类总数的25.0%、28.2%、22.7%、4.0%。这些抽样动物园饲养了23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254种CITES附录物种,其中,饲养的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占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总数的70.57%和47.09%;饲养的列入CITES附录Ⅰ、附录Ⅱ及附录Ⅲ的中国动物分别占列入这些附录的中国动物总数的64.21%、60.86%和50%。中国动物园成功繁殖了大熊猫(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雪豹(P.unicia)、华南虎(P.tigris amoyensis)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等濒危物种,也成功繁殖了从国外引入的猎豹(Acinonyx jubatus)、大猩猩(Gorilla gorilla)、美洲狮(Puma concolor)等动物。然而,调查发现,(1)抽样动物园仅饲养了四分之一左右的中国哺乳类、鸟类及爬行类动物种类,饲养的两栖类更少;(2)抽样动物园饲养种群小,多数物种没有形成可繁殖种群。抽样调查的动物园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种群大小分别为5.09(±2.15)只、5.69(±4.28)只、15.00(±6.63)只和10.08(±2.91)只;(3)一些动物园,特别是小型动物园动物饲养空间小,一些动物表现出刻板行为;(4)中国动物园饲养繁殖的大熊猫、华南虎、鹤类已经建立了谱系,其他一些物种的谱系正在建立之中,然而,多数动物还没有谱系;(5)一些小型动物园存在笼舍不清洁,仅饲养了单只动物,展出动物名牌错误等问题。动物园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重视动物园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更多动物建立谱系,加大动物园的投入,增加动物种类,增大动物园面积,丰富圈养环境,发挥大型动物园的示范作用,以充分发挥动物园的动物展示、科学普及与物种资源保存功能。  相似文献   
116.
江西武功山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对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20多天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野外考察.公园内现已记录两栖类2目7科25种和爬行类3目9科37种,本次调查增加安福县爬行动物新记录7种:多疣壁虎、中国石龙子、黑背白环蛇、铅色水蛇、灰鼠蛇、乌梢蛇、银环蛇;增加武功山爬行动物新记录23种.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两栖类东洋界种类占92.00%;生态类型以流水型9种和陆栖-静水型7种占优势.数量优势种为黑斑蛙、中华蟾蜍、黑斑肥螈、泽蛙、棘胸蛙、花臭蛙、华南湍蛙、三港树蟾、镇海林蛙和饰纹姬蛙.爬行类东洋界种类占75.68%,广布种占24.32%.数量优势种有石龙子、蓝尾石龙子、铜蜓蜥、赤链华游蛇、王锦蛇、虎斑颈槽蛇、赤链蛇、红点锦蛇、乌梢蛇、灰鼠蛇、尖吻蝮、竹叶青蛇等.公园内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受人类干扰破坏大,当地群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就此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7.
巨蜥隶属爬行纲(Reptilia)有鳞目(Squamata)巨蜥科(Varanidae)巨蜥属(Varanus),全球约有70种(IUCN 2010),分布区包括非洲、南亚次大陆、东南亚至新几内亚、澳洲及印度洋岛屿(赵尔宓等1999)。巨蜥多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河岸附近或沿海河口(赵尔宓1998,徐正强等2006)。  相似文献   
118.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2020,28(2):256-37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爆发了SARS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两场重大传染病。研究表明这两场传染病的疫源可能是蝙蝠, 也可能还有其他中间宿主动物, 人们纷纷要求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事实上, 国家已经立法禁止食用受法律保护的和非法来源的野生动物, 市场调查也未发现有蝙蝠出售。那么, SARS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从野生动物传到人类的? 我们应当从这两场疫病中吸取哪些教训? 除了全面禁止非法食用野生动物外, 笔者建议: (1)完善野生动物疫病立法, 填补立法空缺。修订现有法律关于野生动物疫病自然疫源地建设项目的管理条款。(2)设立常设机构, 覆盖野生动物疫病调查监测、人与野生动物接触界面检疫监管、易感人群免疫、法律与科学知识普及和疾病防治整个流行病环节, 实现野生动物疫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切实保证社会公共卫生安全。(3)建立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控机制, 定期鉴别携带病原的野生动物, 加强对蝙蝠的监测, 发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控制红线, 加强野生动物疫病执法和预防管理。(4)完善动物生产管理、动物产品及其销售市场的检疫程序。改革人们现场宰杀动物、追求食用鲜活动物食品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9.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都是物种灭绝风险的测度, 前者是全球性评估, 后者则是国别研究。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预警了全球物种的濒危状况,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大数据; 国别红色名录确定了各国物种受威胁状况, 填补了前者的知识空缺, 两份名录互为补充。目前对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重视不够。基于如下原因, 应当重视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意义: (1)国家是濒危物种保护的行为主体, 物种在一个国家的生存状况是确定其保护级别、开展濒危物种保育的依据; (2)对于仅分布于一个国家的特有物种来说, 其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即是其全球濒危等级; (3)对于跨国境分布的物种来说,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则确定了该物种在本国的生存状况; (4)结合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建立跨国保护地、保护迁徙物种的栖息地与跨国迁徙洄游通道提供依据; (5)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特有的“区域灭绝”等级, 反映了一个物种边缘种群在该国的区域灭绝, 恢复“区域灭绝”物种是该物种原分布国重引入保育工作的重点; (6)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提供了该国物种编目、分类、分布和生存状况的最新信息。然而,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被忽视了。目前正值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 人们正在重新审视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我国将修订有关野生动物保护与防疫法法律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防控新的人与野生动物共患疾病再次暴发。对于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名录来言, 物种受威胁程度是物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特征之一。重视国别红色名录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0.
为明确奇台沙蜥(Phrynocephalus grumgrzimailoi)和旱地沙蜥(P. helioscopus)体况指数的年龄性别特征, 及其与海拔、年均温、年降水量、平均日较差之间的关系, 我们测量了阿勒泰地区84只奇台沙蜥与176只旱地沙蜥的体况数据, 用log体重/log头体长表示体况指数。结果显示: (1)旱地沙蜥与奇台沙蜥间体况指数差异显著。(2)旱地沙蜥体况指数雌雄两性差异不显著, 奇台沙蜥体况指数雌雄两性差异显著。(3)两种蜥蜴成体与亚成体间体况指数均差异明显。(4)以月份为单位, 奇台沙蜥体况指数月份差异明显, 旱地沙蜥体况指数月份差异不明显。(5)年均温对奇台沙蜥体况指数有重要影响, 而年降水量为补充因子, 主要通过与其他生态因子组合发挥作用, 海拔对旱地沙蜥体况指数有影响。这些结果表明两种沙蜥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反应不同, 在不同环境的适应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