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21.
昆虫保幼激素促进家蚕杆状病毒系统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erSvstem,BEVS)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Hy-perexpression).但是,不同的外源基因在BEVS系统中的表达水平相差很大,较低的如α-干扰素,表达量为1~5mg/L培养细胞;高的如β-半乳糖苷酶,表达量可达600mg/L培养细胞.外源基因在BEVS系统中表达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细胞的类型与质量,外源基因蛋白的性质,启动子序列的完整性,是否为融合蛋白等[1].如何使外源基因在BEVS系统中高效表达,是近年来该领域中研究最活跃的方向之一.已证实家蚕杆状病毒的表达量受宿主遗传型的影响,最低和最高的遗传型相差达7倍以上[2].林水中等发现家蚕饲料中添食适当浓度的硫酸铜可提高外源基因单位表达量10%左右[3].杆状病毒在复制循环中表现出两种类型:芽生病毒和包涵体病毒,其中芽生病毒引起宿主体内不同组织间的感染,包涵体病毒则引起宿主之间感染[1].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蜕皮激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egt)基因影响激素在宿主体内的平衡[4],egt基因通过糖基化作用使蜕皮激素失活,打破宿主体内的激素平衡,延长幼虫期,以利于病毒的增殖[5].家蚕血淋巴中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的滴度同样决定着幼虫发育的进程[6],本文通过体表使用保幼激素,以研究保幼激素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和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外源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将海滩耐盐植物红树DNA经花粉管通道导入茄子,其后代在海滩试种,用海水直接浇灌,筛选出耐盐性转化株,约90%能开花结果,完成生长周期,并对其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情况、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酶活以及叶片气孔的电镜观察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红树DNA培育的茄子,其耐盐能力明显增强 。  相似文献   
123.
巴西蘑菇能够降解棉籽壳和麦草两种培养基中木质纤维素复合体中的全部组分,属于白腐真菌;巴西蘑菇降解的有机物质的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其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仅为4.41%~5.25%;在栽培前期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主要在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而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巴西蘑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82.39%~84.50%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24.
本研究旨在探究linc00324在侵袭能力不同的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为乳腺癌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标志物的可能性。本研究首先通过核质分离得到MDA-MB-231细胞核中和细胞质中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linc00324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情况;其次提取了侵袭能力不同的MCF-7和MDA-MB-231两种细胞中的RNA,逆转录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探究linc00324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linc00324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并且在侵袭能力较强的MDA-MB-231细胞中表达量较低,在侵袭能力较低的MCF-7细胞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结果提示linc00324可能与乳腺癌发展和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存在关系,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5.
Cypripediumlichiangense S.C.Chen & P.J.Cribb (Orchidaceae),endemic to China,is an endangered species according to I UCN Red List criteria (IUCN,2001:I 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Version  相似文献   
126.
杂交育种仍是目前甘薯(Ipomoeabatatas)育种的主要手段,而品种间不亲和性的大小和杂交结实率低是制约甘薯杂交育种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迄今已知甘薯存在着15个不同的杂交不亲和群,同群品种间杂交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0%~5%),而异群品种间杂交给实率较高(20%~50%)[‘j。对于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只有少量基干解剖学的观察[”‘’1和利用嫁接、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结实率的报道*-”。在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则未见报道。为此我们选择甘薯高自1号X88-3这一杂交组合(结实率为13.3士l.8%),在8月份的每天…  相似文献   
127.
羊驼体内存在天然缺少轻链的重链抗体,克隆重链抗体可变区(VHH),即可构建单域抗体(single-domain antibodies,sdAbs),又称纳米抗体(nanobody,Nb)。利用非免疫羊驼噬菌体文库筛选肿瘤特异性蛋白B7-H4的纳米抗体,经过4轮淘选,ELASE鉴定阳性克隆噬菌体,测序获得其DNA序列后体外转录为mRNA,将修饰纯化后的mRNA转染到肿瘤细胞,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mRNA在肿瘤细胞内是否表达,Western印迹进一步验证其表达情况;通过CCK-8法鉴定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划痕实验鉴定其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鉴定其对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荷瘤模型瘤旁注射mRNA,鉴定其在体内实验对肿瘤组织的作用。结果显示,通过淘选获得1个高亲和性的噬菌体株菌H6;DNA测序并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符合羊驼纳米抗体结构;将其mRNA导入肿瘤细胞,能有效表达出纳米抗体H6;转染H6-mRNA的肿瘤细胞(0.84±0.08)与未转染H6-mRNA的对照组(1.83±0.04)相比,其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其迁移和侵袭能力(78.60±5.36)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97.80±21.04),效果优于B7-H4 mRNA的siRNA(95.40±16.56);在裸鼠乳腺癌模型中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效果优于紫杉醇和B7-H4 mRNA的siRNA。这说明筛选所得抗B7-H4纳米抗体H6能特异结合B7-H4蛋白并封闭其功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受到抑制。该结果为利用B7-H4作为治疗癌症的靶点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8.
据国际遗传学联合会章程介绍,I.G.F.的宗旨是:促进全世界遗传学家之间的了解、合作和友谊;筹划和资助国际和地区性遗传学会议以及专题讨论会;与其它有关的国际组织保持联系并促进遗传学研究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互通情报;组织著名遗传家的访问等,借以促进遗传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9.
用~(60)Coγ-射线或深部治疗的X光机的“硬”X射线照射微生物及动植物,引起细胞染色体的突变,并用于育种工作,这已成为常规的育种手段。有关硬X射线引起的植物细胞染色体的辐射损伤效应,报道甚多,而低剂量的X射线,尤其是超软X射线的辐射染色体损伤效应,报道却寥寥无几。本工作利用上海新跃仪表厂生产的DGX-4型软X射线机,钼靶、波长为0.62—0.71的X射线(根据这一波段范围应属  相似文献   
130.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温度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桂莹  张志渊  张仁铎 《生态学报》2018,38(23):8392-8399
基于全球647套通量数据,定量分析了全球尺度下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温度敏感性(Q10)随纬度、气候和植被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全球尺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的温度敏感性(Q10,G和Q10,R)都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Q10,G和Q10,R的均值分别为3.99±0.21和2.28±0.074。除热带多树草原、常绿落叶林外,Q10,G均大于Q10,R值。不同植被类型的温度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落叶林常绿林,其中生态系统的季节性变异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当植被类型和纬度区域共同影响Q10值时,植被类型对Q10值的总变异贡献更大。气候类型对Q10,G和Q10,R都有显著影响。在气候带上,干旱带的Q10,G最小,而冷温带的Q10,G最高。不同气候类型下(除温带草原气候外)的Q10,G都大于Q10,R。在极端条件下,温度可能不在是主导因素,而水分对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不可忽略,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关注生态系统温度敏感性对水分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