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IDC患者(IDC组)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对照组)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IDC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68.1%,显著高于对照组(23.3%),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阳性表达与IDC患者年龄和肿瘤直径大小无相关性,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以及肿瘤远处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其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在IDC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参与了IDC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VEGF可以作为评价IDC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新型指标。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甲状腺浆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甲状腺浆细胞瘤进行组织学表现、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特点:肿瘤细胞成分单一,大多数为分化较为成熟的肿瘤性浆细胞,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大小较一致,常偏位,染色质呈车辐状或钟面状。免疫组化特点:肿瘤细胞表达CD20(++)、CD79a(+)、CD38(++)、CD138(+)、κ链(++)。结论:甲状腺浆细胞瘤是甲状腺一种少见的肿瘤,应同炎症反应的浆细胞增生及低分化癌、淋巴瘤、髓样癌等相鉴别,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形态学观察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多种分离材料包括硅胶、Sephadex LH-20和RP-18从日本琵琶甲的5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Bracteanolide A(1)、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2)、Hydroxytyrosol(3)、3,4-Dihydroxy-β-methoxyphenethyl alcohol(4)、(S)-(+)-2-(3,4-Dihydroxy phenyl)-2-ethoxyl-ethanol(5)、3-Hydroxy-4-methoxy-phenylmethylcarbinol(6)、4-Hydroxybenzoic acid(7)、原儿茶醛(8)、Ethylβ-D-xylobioside(9)和Butylβ-D-xylobioside(10)。所有化合物均系从该种中首次分离。其中化合物1具有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的作用,可能为该昆虫消炎、消包块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4.
旨以研究活性竹炭颗粒(MABCP)对实验性腹泻大鼠免疫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在大鼠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15%的经KOH微波活化处理的竹炭颗粒,对模型大鼠进行为期一周的饲养试验。研究发现:经KOH微波活化的竹炭颗粒,比表面积与吸附性能大幅增强,其能显著降低腹泻大鼠稀便率(P<0.05),有效增加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提高腹泻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P<0.05),但对消化酶如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肠道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H+-ATP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MDA生成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表明MABCP可提高体积免疫性能,改善小肠吸收功能,减少肠道自由基生成,有效维持或改善细胞氧化磷酸化水平,其中以低剂量添加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揭示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丹酚酸B处理HepG2细胞,37℃培养24h。用RT-PCR检测促凋亡基因Bax的转录水平,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水平。结果①100μmol/L、50μmol/L、25μmol/L等浓度的Sal B处理都能使HepG2细胞促凋亡基因bax的转录水平升高,其中100μmol/L处理组最为明显。②不同浓度的Sal B处理都能使HepG2细胞发生凋亡,其中100μmol/L处理组最为明显。结论 Sal B有促进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短小芽孢杆菌溶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有害藻类水华的暴发日趋频繁,其造成的环境和经济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寻求有效的水华和赤潮防治途径势在必行。溶藻细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浮游植物生物量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少研究认为水华和赤潮的突然消亡可能与溶藻细菌的感染有关。有些溶藻细菌能够分泌细胞外物质,对宿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Dlx1/2在经Kcl刺激大鼠E 17脑皮质神经细胞中的表达,揭示该对基因在核酸与蛋白水平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大脑接受刺激后反应早期功能活动中的初步作用.方法:原代细胞培养获取SD大鼠E17脑皮质神经细胞;qRT-PCR分析2个基因的核酸在Kcl刺激0~24h中的表达变化情况;Western blot分析2个基因的蛋白在Kcl刺激0~24h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原代细胞培养显示细胞状态良好.qRT-PCR显示Dlx1/2在经Kcl刺激细胞的24h内mRNA表达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6h是高峰,24h出现下降.Western blot显示经Kcl刺激后,Dlx1的表达增高只出现在12 h内,24h出现明显下降;而Dlx2表达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24h稍有下降.结论:Dlx1/2的表达与Kcl刺激时间的长短有关,Dlx2表达整体高于Dlx1.Dlx1/2.表达升高对胚胎期脑皮质神经细胞早期反应中的活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Dlx2的作用可能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28.
临床病理科有着最为丰富的肿瘤组织资源,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在肿瘤组织样本的采集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病理科在肿瘤组织样本库的建设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本文总结了肿瘤组织样本的收集、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和冰冻组织样本的保存、样本使用的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及问题,探讨了病理科建立肿瘤组织样本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9.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粒絮凝剂,并探讨了该絮凝剂对造纸废水的絮凝作用,着重考察了絮凝剂的投入量、体系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造纸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该絮凝剂对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56.52%,且具有投入量少、pH应用范围广、絮凝时间和沉降时间短的优点,说明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粒作为絮凝剂对造纸废水的处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0.
为了构建用于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 specularis)特定基因组序列染色体定位的实验体系, 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文库筛选池中对已知短序列基因组片段进行PCR扩增, 筛选出包含目标序列的BAC克隆, 提取BAC质粒进行缺刻平移标记制备探针, 开展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实验。通过对染色体片前处理、BAC质粒探针制备、C0t-1 DNA封闭基因组重复序列、预杂交、荧光染料选择、信号放大等一系列实验条件和方法的探索优化, 成功实现了目标序列在镜鲤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定位。定位对象既包括在染色体上有单一位点的序列, 如斑马鱼微卫星标记Z6884和Z4268, 也包括在染色体上有多个位点的重复序列, 如黄河鲤性别相关标记CCmf1。来自斑马鱼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微卫星标记被分别定位于镜鲤不同染色体上, 为鲤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进化假设提供了一项直接实验证据, 同时将现有遗传连锁图谱与染色体对应起来, 可作为染色体识别和细胞遗传学图谱构建的依据。黄河鲤性别相关重复序列被定位于不少于四条染色体上, 为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筛查提供了研究线索。这一BAC-FISH实验体系将成为鲤细胞遗传学图谱构建、基因组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