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粉绿铁线莲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海粉绿铁线莲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59种组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酸乙酯,9,12,15-十八三烯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十九烷,正二十五烷,正二十六烷,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十八烷酸乙酯,N-苯基-萘胺等,其中十六酸乙酯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24.06%,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8%。  相似文献   
13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因其具有有机负荷高、污泥产量低、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中。厌氧颗粒污泥具有沉降性能好、微生物浓度高、有机负荷高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尤其在处理含高氨氮废水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对反应器的高效生物脱氮至关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厌氧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形成及废水处理效果还缺乏系统的认识。鉴于此,总结了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影响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论述了厌氧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生长的模拟,最后介绍了厌氧颗粒污泥在国内外的主流应用。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对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每个因素都需要认真对待,可为在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培育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3.
ULK1 (unc-51 like autophagy activating kinase 1)是一种哺乳动物丝/苏氨酸激酶,其作为自噬起始复合物的关键分子可介导细胞发生经典自噬反应。经典自噬反应是细胞通过由一系列自噬相关蛋白质介导的自噬溶酶体途径,将废弃或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经过自噬体的包裹后与溶酶体结合,继而使蛋白质、细胞器在溶酶体内降解。因此, ULK1介导的经典自噬反应是细胞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介导经典自噬反应以外,ULK1也发挥着独立于自噬反应之外的重要作用,比如:促进细胞凋亡、强化磷酸戊糖途径、调控固有免疫反应等。此外, ULK1在糖脂代谢、红细胞形成、内质网应激、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ULK1的重要性,本综述围绕ULK1蛋白激酶参与的经典自噬反应和不依赖自噬的反应及其介导的生理、病理和疾病过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4.
著: 《生物信息学》2019,26(8):25-34
自 1963 年以来,新加坡开展实施了绿化计划,并经历了从“花园城市”到“花园中的亲生态城市”的演变。为了在新加坡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局制定了自然保护蓝图,重点介绍该规划实施的关键是利用技术创新。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样性指数是一种评价生物多样性成效的自我评估工具,已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城市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究长非编码RNA SNHG18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人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lncRNA SNHG18的表达;采用MTT和克隆形成试验观察转染SNHG18过表达质粒后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活力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lncRNA SNHG18对胃癌细胞BGC823凋亡的影响。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和胃正常粘膜上皮细胞系GSE-1,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SNHG18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胃癌细胞过表达SNHG18增殖活力以及克隆形成的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长非编码RNA SNHG18呈低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本文提供了一个方法,可以根据蛋白貭某些功能团的改变与其生物活力之間的定量关系;作图求得这些功能团中的必需基团数。当不只一种功能团为某一試剂破坏时,也可以据此判断必需基团的性貭。由于无需測定基团改变反应速度,在推理过程中一般也不包含反应速度为一級的假定,因而較Koshland的动力学方法,有更为广泛的应用。根据文献上記載的,有足够定量数据的一些实例計算获得了滿意的結果。从这些結果看来,在一些侧鏈功能团中的必需基团数常小于3。在討論中列举了这一类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限制,对于这些限制所可能采取的补救方法,以及在使用这些方法时的一些应注意之点。  相似文献   
137.
北京市森林生态安全预警时空差异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妮  鲁莎莎  关兴良 《生态学报》2018,38(20):7326-7335
主要探讨森林生态安全预警指数演化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机制,以期为推进北京市森林生态安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森林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SD模型从区县尺度对北京市2009—2015年森林生态安全预警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并对2015—2030年森林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 2009—2030年,北京市森林生态安全整体呈改善态势。其中,2009—2015年,北京市森林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呈略有下降态势,但下降速度有限; 2016—2030年,预警指数呈上升趋势。(2)各区县内部差异显著,5个区县的森林生态安全预警指数有所下降,其中海淀区下降幅度最大。2016—2030年,各区县中除海淀区外,预警指数均小幅上升,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石景山区仍为巨警,海淀和朝阳区为重警。(3)空间上,森林生态安全预警指数从功能拓展区到城市发展新区及生态涵养区,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其低值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扩大。生态涵养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发展新区的森林生态安全改善显著,功能区个别地区则有退化迹象。(4)北京市森林生态安全预警指数时空演变特征主要受森林资源、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林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而出现森林生态安全演进的阶段性及其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8.
重组腺病毒是常用的基因转移载体,本文介绍一种对腺病毒基因组进行反向遗传改造的策略。拟在维持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不变的前提下,突变去除重组人5型腺病毒Ad5GFP基因组的PmeI酶切位点。软件分析腺病毒质粒pAd5GFP序列,选择限制性内切酶BamHI将pAd5GFP切割为大小11.7和24.6kb两个片段,24.6kb大片段自身环化形成一个质粒pAd5GB,PmeI位于其上。PmeI/AscI双酶切pAd5GB质粒,产生2.4kb和22.2kb两个片段;在引物部位引入突变的PmeI位点(由gtttaaac突变为gtttaaaT),PCR扩增得到两端各延长30bp的上述2.4kb片段,与22.2kb片段进行Gibson组装,转化E.coli TOP10感受态细胞,得到pAd5GBXP质粒。BamHI酶切pAd5GBXP,碱性磷酸酶处理,与11.7kb片段连接,还原得到腺病毒质粒pAd5GXP。PacI线性化pAd5GXP质粒,转染293细胞,拯救得到Ad5GXP病毒;酶切分析证明Ad5GXP基因组不含有PmeI位点。研究结果说明将酶切连接与DNA组装技术相结合,能够方便灵活地对腺病毒基因组进行突变改造。  相似文献   
139.
部分柑桔属及其近缘属Giemsa 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Giemsa显带技术研究了枳属(Poncirus)、金柑属(Fortunella)和柑桔属(Citrus)16个分类群的染色体。枳属以末端带和着丝点带为主,金柑属与柑桔属主要以末端带为主;统计分析了各分类群每对染色体及全组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含量,并列出其带型公式;探讨了金柑属的分类学地位;赞同把柚(C.grandis)作为柑桔属的基本种之一;根据异染色质含量的变化对柑桔属的带型演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0.
鲤鱼乳酸脱氢酶活性的QTL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拟测交”策略, 以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柏氏鲤远缘杂交所产生F1代为亲本及其F2代为作图群体, 应用Windows Map Manager 2.0软件的标记回归法进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数量性状基因座单标记定位分析。在乳酸脱氢酶性状的标记回归研究中, 共发现12个标记与LDH性状关联, 对性状的贡献率为4.00%~10.00%, 其中HLJE222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为了进一步验证, 利用已有的生物信息学工具, 将与性状连锁的EST序列与公共数据库中的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搜索分析, 发现标记HLJE222的EST序列与斑马鱼DAZ associated protein 1的mRNA序列相匹配(相似性为94%), 与公共数据库中的已知蛋白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 同样发现HLJE222的EST与斑马鱼DAZ associated protein 1相匹配(相似性为97%)。结果表明HLJE222位点与影响乳酸脱氢酶活性相关的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