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为研究天然色素花色苷(anthocyanins,ACNs)对铅中毒引起的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构建了铅暴露大鼠模型,灌服不同剂量的ACNs溶液和强力排铅药二巯基丁二酸(dithioglysuccinic acid, DMSA),连续3周,于末次给药24 h后考察脏器中的铅含量、组织病理学、血液及脏器生化指标;并采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s, IBR)评估ACNs对铅致发育期大鼠肝脏和肾脏氧化损伤的修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铅大量存在于大鼠的肝脏和肾脏组织中,造成脏器病理学结构及氧化损伤;而ACNs可促进铅排出机体,改善组织病理学结构,使血清中转氨酶、肌酐等生化指标水平明显好转,并升高肝和肾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还原性物质的含量,改善铅诱导组织的氧化损伤;IBR分析结果显示,ACNs可使铅损伤的脏器得到明显的修复。结果表明,ACNs营养干预可有效拮抗铅致机体的氧化损伤,从而有效修复铅损伤的肝肾组织。  相似文献   
32.
成都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钾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剖面钾素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成都平原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稻-麦、稻-蔬、稻-油和园林),基于187个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速效钾、缓效钾、矿物钾和全钾4种不同形态钾的含量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从表层土壤来看,相较传统轮作(稻-麦、稻-油)而言,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变化,稻-蔬轮作提高了表层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园林用地则加剧了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消耗.对于较为稳定的土壤矿物钾和全钾而言,其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均无显著差异.从深层土壤来看,稻-蔬轮作方式下速效钾含量随土层加深下降最为明显,传统轮作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园林用地,缓效钾变化趋势与速效钾相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矿物钾和全钾含量差异较小.在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稻-蔬轮作方式下表层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占全钾比例相对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较高,20~40 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速效钾占全钾比例均显著下降,缓效钾随土层向下比例变化与速效钾变化趋势恰好相反.矿物钾占全钾比例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无显著差异.可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成都平原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在剖面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3.
北京市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  王源  李冰 《生态学报》2019,39(20):7583-7591
由于浮游动物对水体环境变化敏感,可表征水体污染程度,因此在2017年对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利用生物学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妫水河浮游动物有4门22属8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为42种,主要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浮游动物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041.58个/L和2.88 mg/L。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显示,水温、pH、DO和氨氮是影响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裂痕龟纹轮虫、冠饰异尾轮虫和螺形龟甲轮虫等对水体中氮磷的相关性极为显著,具有富营养化指示作用,可作为监测水质的指示生物。妫水河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全年平均值分别为0.43、0.31和0.41,整体评价结果显示,妫水河水体处于中到富营养型水平,尤其是下段城区段污染严重,表明妫水河水体生态功能遭到破坏,水质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治理。本研究结果可为妫水河水质评价、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北京市妫水河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海  蔡怡清  李冰  董颖博  李阳 《生态学报》2019,39(20):7592-7601
微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常被作为指示生物用于监测和反映水质情况。为满足延庆世园会和冬奥会举办对妫水河水质的调控要求,探讨妫水河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基于妫水河12个不同断面的水样和底泥样品,进行了水质、底泥理化性质分析,并对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妫水河中、下游水体水质COD、NH~+_4-N、TN超标,其中上覆水TN含量与底泥T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914);MiSeq高通量测序发现,妫水河底泥微生物共检出70门228纲1168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绿菌门(Chlorobi)、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是妫水河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的主要菌门,在各个样品中相对丰度之和均占84%以上,其中变形菌门为第一优势门,占比达到45.3%—69.1%,而不同断面样品的优势菌属有所不同。妫水河底泥微生物群落丰度总体较高,多样性也相对较高,其中世园段D7点Ace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较其他点位低,分别为2673和6.56。RDA(redundancy analysis)分析表明,底泥氨氮和温度是影响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F=2.92,P=0.038;F=2.81,P=0.014),妫水河底泥的优势反硝化菌属为脱氮单孢菌属和硫杆状菌属,其丰度与NH~+_4-N、水温呈正相关,同时与DO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妫水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尼古丁在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自噬及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碘化丙啶(PI)/Hochest33258染色法检测尼古丁诱导巨噬细胞MH-S死亡;通过Western印迹和电子透射显微镜检测尼古丁诱导MH-S细胞自噬的发生;采用中性红摄取实验检测尼古丁处理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通过攻毒实验检测尼古丁诱导的肺炎。结果: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下PI染色的死细胞呈上升趋势;LC3BⅡ蛋白表达具有尼古丁剂量依赖性,并且1μmol/L的尼古丁能够增强LPS预刺激的MH-S细胞自噬发生。电子透射显微镜结果显示在1μmol/L尼古丁的作用下,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增加;MH-S的中性红摄取能力与尼古丁浓度剂量呈负相关性;尼古丁能够诱导小鼠发生肺炎,并降低小鼠体重。结论:尼古丁能够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水平,并且可以诱导肺炎的发生,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吸烟与肺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白桂芬  李冰 《四川动物》2012,31(5):808-812
多菌灵与博士1∶4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药,它们在土壤中存在可能造成污染,为了评价这两种农药对目标生物以外的土壤动物的影响,本研究以蚯蚓为实验动物,采用滤纸接触法进行污染性试验.试验中,蚯蚓分别暴露在多个浓度梯度的多菌灵或博士1∶4中,同时还测试了二者多个浓度梯度下的复合毒性.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博士1∶4对蚯蚓均有毒性作用,多菌灵的毒性较博士1∶4略大,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8 g· L-1和2.88 g·L-1.复合毒性试验与单独试验相比,二者的毒性明显降低.提示如果二者联合使用不明显降低对目标有害生物抑杀作用,则可考虑联合使用这一策略.  相似文献   
37.
以高通量药物筛选为目的,构建转录因子STAT元件驱动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进行功能初步验证.人工合成含IRF-1和C-FOS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中的2个STAT元件的DNA片段,克隆于pGL3-promoter报道质粒作为报道载体pSTAT luc|为检测其对不同有效因子刺激的反应性,该报道载体与荧光内参照载体pRL-SV40瞬时共转染不同细胞,在各种因子刺激条件下,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化学发光强度. 结果显示,pSTAT-luc的报道基因载体符合预期设计|该载体转染细胞实验显示,在STAT途径阳性的HeLa、A549和MCF 7细胞中,特异刺激因子INF-γ和抑瘤素OSM处理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引起细胞内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升高|在STAT途径阴性的PC-12细胞,上述因子不能引起荧光素酶的活性改变|以非该途径因子刺激时,HeLa、A549和MCF-7细胞未见发光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构建的报道系统具有阳性细胞反应特异性以及阳性刺激 反应特异性,能够用于建立靶向STAT信号通路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  相似文献   
38.
猪卵泡液样品制备方法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的蛋白制备方法,寻找适合猪卵泡液的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提高2-DE图谱的分辨率和重复性。利用ProteoExtract Albumin/IgG Remove Kit去除卵泡液中的高峰度蛋白;然后分别用丙酮沉淀法、TCA/丙酮沉淀法和超滤法进行样品浓缩,比较分析对2-DE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制备的蛋白样品获得的电泳图谱质量较好,蛋白斑点数目较多,斑点较清晰、圆滑,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TCA-丙酮沉淀法更适合于制备猪卵泡液的双向电泳蛋白样品,为进一步对猪卵泡液2-DE图谱进行分析、鉴定及寻找生物标记物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9.
以拟南芥野生型和AtJ50∷GUS转基因株系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和GUS组织化学染色法探索AtJ50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表明:(1)AtJ50基因在根、茎、叶、花和果实中都有表达,花和叶中表达最高,茎和根中次之,成熟的长角果中几乎没有表达;随着植株的成熟和衰老,AtJ50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下降.(2)半定量RT-PCR法分析结果表明,AtJ50基因表达受0.2 mol·L-1的NaCl诱导,随着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增加,12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24 h后又有所下降;水分胁迫也可诱导AtJ50基因的表达,水分胁迫0.5 h后AtJ50基因表达量开始增加,1 h后达到最高,2 h后又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40.
彭泽鲫染色体数目及倍性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iety pengze)肾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统计分析表明,彭泽鲫染色体组是由150条基本染色体和若干条小的超数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粒位置150条基本染色体可分为四组,每组中同源染色体的组数与已知二倍体鲫鱼的同源染色体组数一致。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三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在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st)的第三号染色体组的三条同源染色体的短臂上均有非常明显的随体,可作为彭泽鲫是三倍体的细胞遗传学证据。彭泽鲫肾细胞的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红鲫肾细胞DNA相对含量的1.55倍,与染色体实验结果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彭泽鲫是一种三倍体鲫鱼,其染色体数目为3n=150 ,核型公式为3n=33m 51sm 33st 33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