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讨醋酸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BZY-1的细胞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30、40、50 μmol/L)作用HBZY-1细胞24 h、48 h和72 h,采用CellTiter-Glo(R)萤光细胞活性检测盒测定细胞存活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经30、40、50μmol/L醋酸铅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从健康的野生山枣根部分离得到1株真菌,经分子鉴定其为支链孢属Alternaria sp.并且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到生长期后,菌丝体用4层纱布滤出,40℃烘干,研磨后用乙醇浸提3次,合并滤液,并测定其菌丝醇提取物的浓度,配成1、10、100μg/mL的浓度,进行玉米种子催芽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10μg/mL的醇提取物,均可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数,而浓度为100μg/mL的醇提取物则会降低玉米种子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修复突变绿色荧七蛋白(GFP)基因的反式剪接核酶,分别构建包含突变的GFP基因的XYQ5/10-pGEM重组质粒、XYQ5/10—pEGFP—C2重组质粒及用于修复该突变基因的反式剪接核酶载体trans—rib—CMV2。通过对体外共转录XYQ5/10—pGEM和trans—rib—CMV2重组质粒的RNA产物进行RT—PCR检测核酶细胞外剪接效果;通过XYQ5/10-pEGFP-C2和trans—rib—CMV2重组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检测核酶细胞内的剪接效果。结果显示,XYQ5/10—pGEM、XYQ5/10-pEGFP-C2及trans—rib—CMV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反式剪接核酶在细胞外及细胞内都可以修复突变基因。虽然效率不高,但为今后更大规模地研究设计反式剪接核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人源性高效价人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HCMV-IgC)。方法 用ELISA方法从检验合格的献血员血浆中筛选HCMV-IgC滴度≥1:5000的血浆,采用低温乙醇法制备HCMV-IgC。结果 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肌肉注射人血球蛋白检定标准,各项检定均合格,且HCMV-IgC滴度为1:150000。结论成功地制备出高效价HCMV-IgC。  相似文献   
15.
沈北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脲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均匀网格布点法采集沈阳市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101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 测定了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分析了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脲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之间的关系。土壤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 沈北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脲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旱田>天然林地>城市绿地>水田; 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含水量和总磷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除了直接效应外, 还存在较强的通过其它因素的间接效应, 说明它们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两个主要因素; 冗余分析结果表明, 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对土壤脲酶影响较大, 其菌群丰度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调控, 且其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与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 提示这些菌群可能是土壤脲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玉米细胞质HSC70的分离纯化及其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某些热激蛋白对ATP具有高度亲和性的特性,介绍了用ATP-琼脂糖亲和柱结合电洗脱分离纯化玉米幼苗细胞质HSC70及制备兔抗HSC70多抗的方法.先采用ATP-琼脂糖亲和柱初步分离几种能与ATP结合的热激蛋白,后用SDS-PAGE,切下分子量为70 kD的电泳谱带,电洗脱后用以免疫新西兰兔,以ELISA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效价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通过结合TRAFs调控NF-κB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的致瘤机制,对鼻咽癌中LMP1激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NF-κB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免疫共沉淀-蛋白质印迹在稳定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LMP1中证实LMP1与TRAF1,2,3结合形成免疫共沉淀复合物,进一步以野生型LMP1及其三种突变体的鼻咽癌细胞系LMP1(野生型, wt),HNE2-LMP1 del187-351(CTAR1缺失型),HNE2-LMP1(1-231),(CTAR2缺失型),HNE2-LMP1(1-187)(羰基端胞浆区缺失型),HNE2-pSG5(空白载体型)为材料,结合NF-κB报道基因质粒(pG12-NF-B-luc)的荧光素酶活性表达分析NF-κB的活性,证实:较之母细胞,野生型LMP1活化NF-B达13.8倍,LMP1(1-187)几乎不活化NF-kb,LMP1(1-231)活化NF-kB 达4.9倍,LMP1(del187-351)活化NFκB达9.1倍,TRAF1过表达升高LMP1( wt)及LMP1(1-231)介导的NF-κB活性,而对LMP1(del187-351)活化NFκB无影响,TRAF3过表达或TRAF3负显性突变体抑,制LMP1(wt)及LMP1(1-231)介导的NF-κB活性而不影响LMP1(del187-351)活化NF-κB,TRAF2过表达升高LMP1(wt),LMP1(1-231)及LMP1(del 187-351)介导的NF-kB活性,这些结果表明:鼻咽癌中LMP1通过TRAF1,TRAF2或TRAF3调控NF-kB,TRAF1和TRAF3主要通过CTAR1发挥作用,TRAF2的作用主要是通过CTAR1和CTAR2介导的。  相似文献   
18.
朱崇斌  李晓艳 《生理学报》1997,49(4):382-388
本文采用大鼠脑内微透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联检技术,观察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氟哌利多加强电针镇痛时大鼠脑人微透析液中单胺类递质的变化,从而探讨药物加强针刺镇痛的机制。结果显示,EA与DA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在透析液中含量增加,DRO与EA合用后,两者的含量较单用EA又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和基质组合的小型湿地模型净水效果及其与基质酶活性(脲酶和磷酸酶)之间的相关性, 并选出净水效果最佳的模型, 通过对两种植物(茭白和慈姑)和两种基质(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组合构建不同的湿地模型, 对不同湿地模型进出水口水质和基质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进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 湿地模型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最高, 最高能达到98.87%, 最低也能达到58.06%, 对高锰酸盐的去除率最低, 最高37.91%, 最低2.51%; 湿地模型X5-X6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基本上都比X1-X4高, 总氮去除率平均高3%, 氨氮去除率平均高10%, 亚硝态氮去除率平均高10%, 总磷去除率平均高15%, 正磷酸盐去除率平均高20%, 高锰酸盐去除率平均高8%; 在相同种植数量的情况下, 茭白和慈姑混合种植的湿地模型总体上比茭白和慈姑单一种植的湿地模型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 是实验中的最佳湿地模型; 湿地模型的脲酶活性与总氮去除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3—0.980), 脲酶可作为判定人工湿地去除养殖水体中总氮效能的指标, 湿地模型磷酸酶活性与高锰酸盐去除率总体上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21—0.992), 磷酸酶可作为判定人工湿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高锰酸盐效能的指标。研究为人工湿地植物和基质优化选择和基质酶活性评价净水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03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注册的降脂保健茶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公布的降脂保健茶的注册信息,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我国2002年后共注册降脂保健茶产品数量69个,其中有88.41%涉及中药材,而银杏叶、绞股蓝、山楂、荷叶、泽泻等中药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34.78%、30.43%、24.64%、20.29%、20.29%;总黄酮、茶多酚、总皂苷等功能因子的使用频率分别达到了63.77%、46.38%、40.58%;申报一保健功能的产品有52.17%,申报2种保健功能的产品有47.83%。结论:降脂保健茶与中药搭配应用已经很广泛,但在配方、药物的毒副反应、饮食宜忌以及产品宣传方面都存在一些不严谨的方面,应该加强对这些方面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