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南京地区落叶栎林主要木本植物的展叶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的展叶过程是由自身遗传因子决定的,同时又受到多种生态因子的调节,反映了植物的生活史对策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在2001和2002年的3~6月间,不定期记录了南京地区三个落叶栎(Quercus spp.)林中主要木本植物的展叶情况,包括被标记标准枝的叶数、叶的长度、宽度、叶面积、叶干重等参数。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落叶栎林中,林冠层物种的成熟叶面积和单位叶面积干重都显著大于林下层物种;最早展叶的物种为林下层物种,但林冠层展叶顺序与林下层无显著差异。叶面积越大、单位叶面积干重越小的物种展叶越晚;林冠层物种展叶较林下层快,物种成熟叶面积越大,展叶速率越大。最后对展叶顺序和展叶速度的生态学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2.
淋病奈瑟球菌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球菌对临床常见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3种抗菌药物对35株淋病奈瑟球菌的MICs;Nitrocefin(头孢硝噻酚)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并采用PCR测定其基因型。结果淋病奈瑟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与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65.7%、60.0%、88.6%与14.3%,对第3、4代头孢菌素、大观霉素非常敏感,耐药率均为0%;42.9%的菌株产生TEM型β-内酰胺酶。结论淋病奈瑟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高,治疗宜选用第3、4代头孢菌素和大观霉素等,同时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853.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生物时代和信息时代,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时代对于基因功能的研究也由单一基因转向大规模、批量分析。对功能基因组学及相关学科的概念作了概述,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包括应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基因表达序列分析(SAGE)、微点阵、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来研究基因组表达概况、基因组多样性和模式生物学等。  相似文献   
854.
昆虫体色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昆虫体色分化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给昆虫的分类等工作带来了不便。文章介绍了寄主专化论、环境因素控制论、基因控制论等有关昆虫体色分化机理的3个不同观点,着重从染色体和基因方面介绍了昆虫体色分化的研究,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昆虫体色分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5.
茶氨酸和没食子酸在普洱茶中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茶氨酸和没食子酸的方法,对由云南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生产的晒青毛茶及其加工的普洱茶中二者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显著增高,而茶氨酸的含量则明显降低。茶氨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与原料的来源和质量,以及普洱茶的后发酵生产过程均有关系。对二者含量变化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56.
崔辉梅  曹家树  张明龙  姚祥坦  向殉 《遗传》2005,27(2):255-261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AACC,2n=38)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母本,以不同白菜(B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 AA, 2n=20) 自交系‘新选一号’和‘矮脚黄’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杂种F1、BC1、BC2代。利用cDNA-AFLP技术对两种材料的不同回交世代BC1、BC2代与其亲本在蕾期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白菜回交世代与其亲本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在质和量上都存在差异。基因表达模式有5类共7种:(1)单亲沉默型(2种),(2)单亲一致型(2种),(3)双亲共沉默型,(4)杂种特异型,(5)表达一致型。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加,回交杂种和亲本的基因表达在单亲沉默型、双亲共沉默型呈增加趋势。而在母本一致型、父本一致型、杂交种特异型、表达一致型呈下降的趋势。两种白菜在F1、BC1、BC2 3个世代与回交亲本花蕾间的基因差异表达有15种类型,其中以在轮回亲本、F1、BC1、BC2中共同出现表达的带的比例最高。Abstract: Crosses between female parent of Ogura male sterility Brassica napus L. and male parents of B.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 were made and F1, BC1 and BC2 generations produced. Gene expression of two Chinese cabbage backcross hybrid BC1, BC2 and their parents at bud stage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cDNA-AFLP techniqu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BC1 and BC2 generations and their parents. There were many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including gene overexpression and gene silencing. Five patterns (seven kinds) of gene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which include: (1) bands occurring in only one parent (two kinds); (2) bands observed in hybrids and one parent (two kinds); (3) bands occurring in only parents (one kind); (4) bands visualized in only hybrids (one kind); (5) bands observed in parents and hybrids (one kind). In accompany with the addition of backcross, the increase trend in backcross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described in the aspects of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bands expressed only in one parent and bands expressed only in both parents. The declined trend in backcross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observed in the aspects of bands expressed in both hybrids and one parent (two kinds), bands visualized in only hybrids and bands observed in parents and hybrid. Fifteen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in F1、BC1、BC2 and backcross parents. The percent of bands expressed in F1、BC1、BC2 and backcross was highest.  相似文献   
857.
猪MyoG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猪、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等中外10个猪种共计561头猪为研究材料,采用3对引物(PCR1、PCR2、PCR3)分别扩增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不同区域,扩增产物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Ⅰ酶切后发现:(1)在PCR1 MspⅠ-RFLP位点上,外来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及培育品种南昌白中极大多数个体表现为AA型,个别为BB型;而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乐平花猪外均以BB型居多。(2)在PCR2 MspⅠ-RFLP位点上,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一头玉山黑猪表现为MN型外,其余均为MM型;而外来品种以NN型占大多数,培育品种南昌白更趋向于外来品种。(3)在PCR3 MspⅠ-RFLP位点上,所有猪种均可得到扩增产物,但无MspⅠ酶切位点。(4)在梅山猪及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二花脸猪中,没有发现Soumillion等(1997)报道的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858.
介绍了硒元素对生物体的健康功效及不合理摄入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从硒在人体的吸收、转运角度解释了硒的生物利用率的含义,总结了硒在人体的吸收代谢情况、生物利用率的测定方法及当前研究现状、硒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初步得出补硒关键控制点,为提高硒的生物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9.
目的:研究蒸制温度对增稠后的老年蔬菜类易食食品质构特性的影响,确定增稠老年蔬菜类易食食品的最佳蒸制温度。方法:利用质构仪和冷冻离心机分别对增稠后的老年蔬菜类易食食品进行质构测试和持水力测试,分析比较不同蒸制温度条件下增稠食品的质构、硬度均一性和持水力。结果:90℃蒸制温度时样品硬度、硬度均一性和持水力均相对较低;100℃蒸制温度时样品硬度、硬度均一性和持水力均较好;110℃蒸制温度与100℃蒸制温度相比,样品硬度、硬度均一性和持水力差异不大;120℃蒸制温度时样品的硬度开始降低。结论:增稠蔬菜类易食食品最佳的蒸制温度温度为100℃。  相似文献   
860.
植物外源抗虫基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植物外源抗虫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植物外源抗虫基因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概况 ,并对今后外源抗虫基因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