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对0(CK)、2、4、6、8和10 g·kg-1 NaCl胁迫条件下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和海滨木槿(H.hamabo Sieb.et Zucc.)扦插苗及木槿嫁接苗(以海滨木槿为砧木)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茎、叶中的K+和Na+含量,K+/Na+值等生理指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木槿嫁接苗、木槿和海滨木槿扦插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明显差异.各处理组木槿嫁接苗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不但高于对照也均高于木槿和海滨木槿扦插苗;总体上,尽管各处理组3种苗木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木槿扦插苗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最高、MDA含量最低;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各处理组3种苗木叶片的SOD活性均呈现波动的变化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小.在NaCl胁迫条件下,3种苗木根、茎和叶中的K+含量呈现波动的变化趋势,其中叶中的K+含量均最高;随NaCl胁迫浓度的提高,3种苗木不同器官的Na+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而K+/Na+值均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看,不同处理组海滨木槿扦插苗根和木槿嫁接苗地上部分的K+/Na+值均最大.另外,在10 g·kg-1NaCl胁迫条件下木槿扦插苗植株均未成活.研究结果显示:以海滨木槿为砧木能提高木槿的耐盐性,使木槿嫁接苗的多项生理指标优于其扦插苗.  相似文献   
102.
比较了MWPM和WPM单一培养基以及MS-WPM、MS-MWPM、MWPM-WPM等体积混合培养基(均含2 mg·L-1 ZT、20 g·L-1蔗糖和7 g·L-1琼脂,pH 5.0)对南方高丛蓝浆果(Vaccinium corymbosum hybrids)品种‘南月’(‘Southmoon’)优选系A47和A167丛生枝增殖及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MS-WPM和MS-MWPM混合培养基上,优选系A47和A167丛生枝的增殖倍数、总长度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MWPM和WPM单一培养基,丛生枝的鲜质量、干质量和含水量与MWPM和WPM单一培养基相当;而在MWPM-WPM混合培养基上,优选系A47和A167丛生枝的增殖倍数在5种培养基中虽然不是最低的,但丛生枝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较低或最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S-WPM和MS-MWPM混合培养基较目前常用的WPM和MWPM单一培养基更适宜于南方高丛蓝浆果品种‘南月’优选系A47和A167丛生枝的增殖培养。  相似文献   
103.
大豆叶片淀粉的降解及淀粉降解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4.
前交报告了磺胺类利尿剂的利尿作用与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特点。本研究系继这个工作之后进行的离体大鼠腎切片的实验,目的在于观察体外腎組織轉运这类化合物的某些特点,及其与化合物利尿作用间的联系。实驗按Cross和Taggart研究兔腎切片摄聚对氨基马尿酸(PAH)的方法进行,用Warburg组織呼吸器温孵,同时观察腎切片耗氧量(Qo_2)。以s/M值(温孵后药物在切片与介液中浓度之比)表示腎切片摄聚药物的能力。测得的s/M值双氫氯噻嗪(HCT)平均为9.34±0.28,PAH为7.17±1.23。二者的s/M值在25℃时均此37℃时的高。其最适pH分別为7.8及8.0。乏氧环境抑制HCT及氯噻嗪(CT)的s/M值;醋酸刺激HCT在腎的积聚;半胱氨酸則无作用。DNP(2.5××10~(-5)M)和氰化钠(50—100×10~(-5)M)均抑制PAH、CT及HCT的s/M值。加入15倍于底物浓度的碘呲啦啥或青霉素亦能抑制HCT的s/M值(此时組織耗氧量不变)。这些結果提示HCT类化合物的腎脏轉运机制与PAH、青霉素及碘呲啦啥等可能相同。此外,还比較了8个磺胺类化合物的s/M值,其中HCT-55(5-氯双氫氯噻嗪)、HCT、HFT(三氟甲基双氫噻嗪)及CT-S(Benzthiazide)等利尿作用較强者,s/M值亦較高。DSA、CT及HCT-18等利尿作用较弱(或没有利尿作用),s/M值亦较低。大鼠肝及腎切片摄聚CT-S的能力相同,但肝切片摄聚HCT的能力远不及腎切片。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如何开展科学、系统的健康促进工作,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健康需求,是现代医院面临的崭新课题。采用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健康促进工作开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制定发展策略,希望能对专科医院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6.
“植物化学调控“是我校农业部和江苏省重点学科--植物学科针对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中药材等大农学专业高年级学生而新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它在内容上与“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植物生长物质“一章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更强调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特点是偏于实践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农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要求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应试教育,改变简单、被动、重复的实验教学方式,倡导“素质教育“,强调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教学研究小组按照“理论联系实践“和“素质教育“的原则,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肯定,也得到同学们的好评.但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这里浅淡几点体会与建议,供同行们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107.
NaCl胁迫下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体内离子的再转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NaCl根际处理和叶面饲喂^22Na方法,研究了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耐盐的BB52、盐敏感的N23232和栽培大豆(Glycine max)——较耐盐的Lee68幼苗在盐胁迫及解除过程中对Na^ 、Cl^-的吸收和再转运。结果表明,在NaCl根际处理12h过程中,BB52和Lee68幼苗根对Na^ 、Cl^-吸收和向茎、叶的运输逐渐增加,10h时趋于稳定,Na^ 、Cl^-含量高低顺序是根>茎>叶。但N23232的Na^ 、Cl^-含量则是茎>根>叶。在用NaCl对根处理10h后再解除NaCl处理的0~36h内,BB52吸收的Na^ 、Cl^-较多地留于根部或转运至根茎过渡区,叶中较少。N23232吸收的Na^ 较多地转运至茎部,而Cl^-含量在幼苗各部分无差异。叶片饲喂^22Na 10h后,BB52吸收^22Na较N23232多,并较多地向根部运输。从离子再转运角度讨论了BB52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8.
泥螺养殖滩涂异养菌群和弧菌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引  言泥螺 (Bullactaexarata)隶属腹足纲软体动物 ,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是浙江沿海重要的滩涂养殖品种 .至 2 0 0 0年浙江省养殖面积已达 1.13× 10 4hm2 ,由于实行生态养殖 ,本轻利厚 ,广受养农的青睐 .随着泥螺养殖生产的发展 ,养殖业的自身污染和陆源排污水的大量入海 ,养殖生态环境越趋恶化 ,使生物病原大量滋生 ,自 1995年以来常诱发养殖泥螺的暴发性死亡 .有关海洋滩涂环境细菌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为探明泥螺养殖周期内暴发性死亡与滩涂环境的关系 ,对养殖滩涂的细菌菌群组成及其生态特性进行了检测分析 .2…  相似文献   
109.
中国蓝浆果生产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全面报道了蓝浆果(Vaccinium L.spp.)在中国的生产情况,共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北区是指以吉林省为主的东北地区,南区指长江以南广阔的酸性红壤土地区.果用野生种只分布在东北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引种欧美栽培品种,共达60余个.在北区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主,在南区以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为主,采用组培和扦插方法繁殖,南、北两区均各有年产百万株以上苗木的能力.在南、北两区的适宜地区,如吉林、江苏和贵州等省,都已选出各自的适栽品种,栽培后的产量和果实质量分别均可达到国外优良水平,显示了蓝浆果在中国发展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110.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是限制水稻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和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