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叶片淀粉的降解及淀粉降解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0μmol m~(-2)s~(-1)光强以下可见大豆叶片淀粉的降解,降解速率为0.8~3.8mg淀粉dm~(-2)h~(-1)。淀粉降解通过水解及磷酸解两条途径,α,β—淀粉酶的最适pH5~6,磷酸化酶pH7~8。α—淀粉酶活力随叶片的成长显著增强,β—淀粉酶则有所减弱。叶片淀粉积累或消耗时此三酶活力无显著变化。 黄化小麦叶片照光转绿过程中此三酶活力变化不大。黄化玉米叶片照光转绿过程中磷酸化酶活力降低,β—淀粉酶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以生木薯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从腐烂木薯渣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以降解生木薯淀粉的真菌菌株RSDF-7.根据RSDF-7形态和18S rDNA与28S rDNA之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的结果,初步认定该菌株为曲霉属.菌株RSDF-7的粗酶液对多种不同的生淀粉底物均有水解效果;在以大米和玉米淀粉为底物时,其生淀粉分解活力比较高,分别为42%和40%.菌株RSDF-7的粗酶液具有良好的低pH稳定性,对生木薯淀粉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4.5.在30 min的吸附后,RSDF-7的粗酶液对生木薯淀粉的吸附力高达60%.使用HPLC对粗酶液的酶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酶解产物中仅存在葡萄糖,表明菌株RSDF-7所产的生淀粉降解酶主要为糖化酶.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经RSDF-7粗酶液酶解后的生木薯粉颗粒破裂,形成空洞,说明RSDF-7粗酶液对生淀粉有较强的水解作用.可以预见,经纯化后的曲霉菌株RSDF-7生淀粉酶将来可以用于基于酶解的木薯淀粉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能高效降解大米生淀粉的α-淀粉酶。【方法】将来源Clostridium butyricum T-7的α-淀粉酶的淀粉结合结构域与能快速偏好性降解大米生淀粉的α-淀粉酶Amy P的催化结构域融合重组表达。【结果】融合蛋白Amy P-Clo保留了野生型Amy P催化优势的基础上,对大米生淀粉的比活为(373.9±8.4)U/mg,4 h内对5%大米生淀粉的最终降解率为(42.7±1.1)%,对大米生淀粉的最高结合率为(71.1±1.6)%,这些数据相比Amy P分别提高了3.1、2.8和1.3倍。【结论】融合蛋白Amy P-Clo能高效降解生大米淀粉,是一个具有优良应用价值的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医用淀粉微球的性质,综述了医用淀粉微的球降解行为研究,介绍了医用淀粉微球降解过程研究、相应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猴头菌固体发酵降解玉米淀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建荣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3):147-150
猴头菌在玉米粉培养基上进行固体发酵时能够产生活性较强的α-淀粉酶降解玉米淀粉。添加5%~15%黄豆粉和发酵时间从15d延长到25d能显著提高淀粉酶活力和淀粉降解率。在添加15%黄豆粉,加水40%,25℃发酵25d的玉米粉发酵产物中,淀粉降解率达到65.20%;蛋白质含量达到16.83%;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由35.96mg/g提高到56.12mg/g,色氨酸含量由9.05mg/g提高到13.25mg/g,从而明显提高了玉米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因工程改良淀粉品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淀粉对人类生活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人们的能量和营养来源,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对于淀粉合成过程及淀粉的加工、使用一直是淀粉研究的重点内容。淀粉的合成在最后阶段涉及到3个关键性的酶是: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酸以及淀粉分支酶。它们分别催化ADP-葡萄糖的形成、葡聚糖链的延伸以及分支链的形成。另外淀粉去分支酶对淀粉最终结构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上述4个酶近年来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烘烤过程中外加淀粉类酶对烤烟淀粉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降低烤后烟叶中淀粉含量,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不同外加淀粉类酶对烤烟淀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通过外加淀粉类酶来降解烤烟中的淀粉是有效的。烘烤变黄初期,不同外加淀粉类酶烟叶淀粉降解动态基本一致;变黄中期至定色前期,淀粉降解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加剧。烤后烟叶淀粉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减少,水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增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烤后烟叶之问淀粉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K326品种适宜的外加酶量为(6 60)U/g;HD的适宜外加酶量为(8 80)U/g。  相似文献   

8.
谷物籽粒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籽粒是人类最基本的粮食,其胚乳淀粉与品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谷物胚乳淀粉的合成积累过程、谷物淀粉合成酶的作用与特性、淀粉特性与品质的关系以及基因工程在改良作物淀粉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谷物籽粒淀粉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为谷物淀粉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淀粉体发育过程中淀粉核心、晶体结构与淀粉体DNA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马铃薯块茎、百合鳞茎淀粉体DNA的研究中,使用了3种DNA染色方法,都比较一致地反映了淀粉体DNA的分布和形态。又系统观察了在不同发育时期淀粉体及淀粉体DNA的变化,揭示了淀粉体DNA与淀粉核心、晶体结构的关系。实验证明,淀粉核心是淀粉体DNA最先出现的地方。DNA复制形成了晶体结构(晶体核)以及辐射状的晶体结构,这是淀粉体DNA随着发育时期的增长而不断复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生淀粉降解酶菌株的选育和酒精发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佩华  李朝季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5):268-270
从样品中分离到128株菌,从中选育到一株分解甘薯生淀粉能力强的45号黑曲霉菌株。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氯化锂多次复合处理,得到154号突变株,其降解甘薯生淀粉酶活力为219.4u/g,比出发菌株提高49.7%o用于甘薯生淀粉糖化、酒精发酵,出酒率为36.3%,接近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1.
淀粉分解菌转化淀粉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植物支链淀粉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植物支链淀粉占贮存淀粉的70%~80%,是决定植物果实或种子品质的关键成分.对植物支链淀粉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酶基因的研究,可大大推动支链淀粉结构的改造和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该文介绍了植物支链淀粉的结构组成,详细阐述了参与支链淀粉生物合成的三类酶,即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enzyme,SBE)、可溶性淀粉合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和淀粉脱支酶(starch debranching enzyme,SDBE)的编码基因、酶学特性及其在支链淀粉合成中的作用,并就植物支链淀粉的合成模型加以探讨.同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植物支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淀粉分支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支链淀粉是植物淀粉的主要成分,而淀粉分酶支酶是其合成的关键酶。开展对该酶的深入研究不论是在基因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实现应用方面都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60Co-γ射线辐照对玉米淀粉特性及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0Co为辐射源,研究了0~1 000 kGy间不同辐照剂量对玉米淀粉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降解的影响,分析了辐射剂量与寡糖生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辐射可导致淀粉的聚合度下降,酸度、溶解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上升,透明度的变化较复杂,总体呈增加趋势.辐射对淀粉的降解作用明显,辐射剂量与降解程度呈正相关性,在0~1 000 kGy间,随辐射程度的加大,淀粉中总糖的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上升,可超滤部分增多.在1 000 kGy时,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为43.9 %,其中分子量大于3 000 Da和1 000~3 000 Da(DP:6~18)间的可溶性低聚糖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33.6 %和7.2 %,而在300 kGy时分子量小于1 000 Da的低聚糖含量达到最大,其值为4.3 %.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马铃薯淀粉消化率的因素、马铃薯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制备和检测方法,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马铃薯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淀粉合酶是禾谷类作物淀粉合成所必需的一类酶.根据淀粉合酶家族成员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介绍了一个颗粒性淀粉合酶亚家族和四个可溶淀粉合酶亚家族的组成、基因结构和表达特点,并从转录、转录后和翻译后水平上对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复合淀粉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水解马铃薯淀粉不易获得的困难,并使“I发片淀粉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更容易开展,普通的化学试剂马铃薯淀粉(或精制食用马铃薯淀粉)和可溶性淀粉混合物加入适当 剂被用来代替水解马铃薯淀粉制作凝胶。试验结果表明:用8 ̄10%的上述混合淀粉(5:3),添加1%的琼脂粉和2 ̄4%的蔗糖,所制成的“复合淀粉凝胶”可以很好地被切片,并成功地对许多不同类群的植物材料的PGM、PGI、MDH、AAT、SKDH  相似文献   

18.
韩建荣 《菌物系统》1998,17(4):312-317
本文对4种羊肚菌在固体发酵条件下的菌丝生物量和降解淀粉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尖顶羊肚菌、黑脉羊肚菌和皱柄羊肚菌在玉米粉培养基或马铃薯粉培养基上进行固体发酵时,菌丝生物量之间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表观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48个不同马铃薯品种表观淀粉含量以及块茎中和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对表观淀粉含量和块茎中直链淀粉含量间,表观淀粉含量和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观淀粉含量和块茎中直链淀粉含量间相关显著,表观淀粉含量和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间相关不显著,且中熟和晚熟基因型表观淀粉含量和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间相关也不显著,这些结论将为淀粉生物合成的理论研究和淀粉品质改良提供基本的表型数据。  相似文献   

20.
萌发中食松幼苗淀粉合酶同工酶与淀粉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4C-ADPG标定法测定可溶性及与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酶活性,采用过氯酸抽提、DMSO玻璃纤维纸层析、硫酸水解法定量测定各类淀粉成分,探讨了食松(PinusedulisEngelm)幼苗生长过程中淀粉合酶与淀粉成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胚根出现以后,淀粉含量迅速增加,伴随着淀粉颗粒数目和质量的增加,两类淀粉合酶活性的增加以及淀粉合酶免疫印迹图谱的变化。支链淀粉是食松淀粉的主要成分,占总淀粉的84%。可溶性淀粉合酶峰值比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酶活性峰值高1.3倍,与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相对应。结果支持食松可溶性淀粉合酶是负责支链淀粉合成的主要酶的假说,同时表明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酶在支链淀粉的合成中也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