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SPINDLY(SPY)作为一负调节子参与GA的信号转导,34肽重复结构(TPR)与C-端区域对其正常功能都十分重要。SPY基因在植物中呈组成型表达,其蛋白主要出现在细胞核部位。SPY蛋白与动物中的氧连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OGT)具有广泛的同源性,两者可能有着类似的作用机制。本文主要介绍GA突变体、SPY基因、SPY蛋白及其在大麦中的同源物HvSPY的结构与功能相关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2.
北京房山十渡西太平洞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西太平村发现的动物化石是首次在该镇辖区发现的更新世化石。动物群由6目、15科、22属的22种组成,以岩羊、香麝及鼯鼠等为主,为典型的北方山区动物群。该动物群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14)C年代为距今29335~37350年,与山顶洞及田园洞动物群基本同期。西太平洞动物群中有76%的种曾出现于周口店田园洞动物群,而只有38%的种曾出现于山顶洞。目前在此发现的可鉴定到种的化石材料均可归入现生种,但其中有23%的种已经在北京地区消失,消失属种以大中型动物为主。在该地点发现的西伯利亚飞鼠和复齿鼯鼠材料是首次在华北地区发现的此类化石记录。该地点是我国北方地区已报道的第四纪化石点中含香麝和岩羊材料最丰富的地点之一。在国内有关文献中,岩羊化石的分类命名一直没有得到统一,这次发现的新材料,有利于澄清该类化石的分类命名问题。  相似文献   
113.
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向日葵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IPI)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基因编码产物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以及功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向日葵IPI为亲水性α/β蛋白,含有IPP异构酶结构域,其与其他植物的IPI在序列组成、结构及活性位点均有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4.
大气污染对珠江三角洲村边林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群落结构与组成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陶瓷工业污染对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被伤害状况、程度和原因,为类似地理气候区重度污染背景下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野外调查样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一村边半自然次生林内。结果表明,该森林以隆缘桉和尾叶桉占优势,其次是乡土树种鸭脚木、泥竹,重要值依次为26.75、17.08、16.27和11.50,其它伴生种的重要值不足30。根据冠层叶可见症状、失绿和脱叶对植物受害进行综合评价,分死亡(受害程度100%,全部叶死亡脱落)、重度(60%-100%)、中度(25%-60%)、轻度(10%-25%)和健康(<10%)5个级别。隆缘桉和马尾松冠层叶完全脱落属于死亡类,泥竹、南岭黄檀属重度受害种类。尽管其它伴生树种有较低的重要值,但其中多数种类显示出较强耐受能力,这些种类包括鸭脚木、珊瑚树、酒饼叶、光叶山矾、白背叶、银柴、竹节树、山黄麻、构树、粗叶榕、潺槁树等。和乔木层比较,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受污染的伤害大大降低。桉树类树种因其速生、快速郁闭的特点被认为是华南荒山、退化丘陵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种类,在重度污染地区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应该引起重视。另一方面,某些乡土树种在重度污染地区环境修复中显示出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5.
法国印象     
~~法国印象@同号文  相似文献   
116.
丁明仁  文华安 《菌物学报》2003,22(2):182-190
研究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以及本研究室未定名的中国粘盖牛肝菌属Suillus标本。鉴定了36种,其中2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7.
生态教育对游憩冲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首文  吴章文 《生态学报》2009,29(2):768-775
目前,如何使用生态教育这种柔性手段来减缓游憩冲击是旅游地生态管理领域的一个富有挑战力的议题.使用KAP干预技术(知识(K),意识(A)和行为(P))来测量和评价生态教育干预的成效.根据游客的不同出游方式,将实验对象分成团队组与散客组两类,并挑选了一批生态素质较高的环保志愿者作为固定组进行参照对比.调查分前后两次进行,每次运用统一的干预方法和一份基于国内游客的特点的KAP问卷对实验对象的知识、意识和行为进行干预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游客生态知识与旅游行为比较相关,表明游客通过干预,能把正确的生态观和旅游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信念,进而又外显为品德行为,从而促进知、信、行的相互转化,实现游憩冲击管理目的.同时,教育干预后游客的生态知识、意识、行为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干预前后知识之间、干预前后意识之间、干预前后行为之间以及干预前后知识、意识和行为之和之间有显著差异.因此,对游客开展生态教育干预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构建抗菌肽Bactenecin7分泌表达载体,鉴定表达产物及检测其生物活性。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拼接合成Bactenecin7基因及其相关调控元件,将目的基因克隆到穿梭载体 pMG36e中,经鉴定后电击转化乳酸菌。通过RT PCR,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琼脂扩散法对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初步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携Bactenecin7基因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乳酸菌后,该乳酸菌能有效分泌表达Bactenecin7,经体外抑菌实验证实表达产物Bactenecin7具有抑菌活性。实验表明携Bactenecin7基因的乳酸菌能有效分泌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肽Bactenecin7,为进一步研究口服重组乳酸菌进行肠道细菌感染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9.
汉字与动物     
李辉 《生命世界》2009,(8):16-17
《说文解字叙》云“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见鸟兽蹄迒迹”,这一句话论述了汉字的产生与动物的密切关系。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对动物的观察、认识,捕捉它们的特征、性质并将其记录为文字。如甲骨文中牛、羊、马、豕、象、鹿、虫、鱼、龟、贝等象形字都抓住了动物的典型特征,还带有很浓的图画意味。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