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以从新疆富蕴县金属矿区土壤筛选出的抗重金属微藻F1为材料,测定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mmol/L)Cu~(2+)胁迫下F1微藻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CL)的活性,同时用红外光谱仪检测细胞壁上参与重金属螯合的官能团,用扫描电镜分析细胞壁上的离子交换情况,探讨F1土壤微藻对Cu~(2+)胁迫的耐受生理机制,为利用微藻生态修复技术去除污染区土壤重金属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F1土壤微藻对Cu~(2+)具有较强的耐抗性。(2)F1土壤微藻细胞中参与吸附Cu~(2+)的基团分别为-OH、-CH2、-RCONH2和C-OH等。(3)F1土壤微藻在吸附Cu~(2+)的过程中,Cu~(2+)与细胞壁上的Al~(3+)、Fe~(2+)、Mg~(2+)、Ca~(2+)、K~+、Na~+和Zn~(2+)发生了交换。(4)藻细胞中的GSH和GSH-PX在F1土壤微藻耐受Cu~(2+)胁迫时起主要作用。研究认为,F1微藻种对Cu~(2+)的耐受性首先与其细胞壁外表细微结构及其离子交换特性有关,并且细胞壁上-OH、-CH_2、-RCONH_2和C-OH等化学基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细胞内的谷胱甘肽以及谷胱甘肽相关酶类能够有效清除活性氧的过量积累,最终保护细胞免受重金属胁迫损伤。  相似文献   
62.
目的:克隆嗜热毁丝霉(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 ATCC42464)bglr基因,构建Mtbglr过表达载体,研究同源过表达bglr对嗜热毁丝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总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SLIC技术构建Mtbglr过表达载体;使用MtPpdc启动子及MtTpdc终止子将该基因进行同源过表达;利用原生质体转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活测定等技术实现bglr基因在嗜热毁丝霉中表达及酶活水平的鉴定。结果:成功构建Mtbglr过表达载体,并转化嗜热毁丝霉,结果表明,诱导培养条件下,转化子Mt8菌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胞外蛋白质浓度分别是WT菌株的1.7倍和1.9倍。结论:bglr基因对嗜热毁丝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增强作用,为嗜热真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通过研究葛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葛根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为葛根的分子育种和指纹图谱构建提供理论依据。鉴定分析了127份不同来源葛根资源的10个表型性状,并用ISSR标记研究127份葛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ISSR标记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表型性状鉴定结果显示葛根资源的10个性状变异大、多样性较好。利用ISSR标记获得多态性条带109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5.73条、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0.2085、平均Shannon's指数0.3378,最远遗传距离为0.46。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将127份资源聚为两大类,群体结构分析和PCo A分析结果类似将127份资源分为2个亚群。GLM分析发现3个与茸毛性状关联标记,MLM分析未发现与表型性状关联的标记。本研究收集的资源遗传多样性较好,葛根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与地域关系不大,综合GLM和MLM关联分析结果,本试验未发现与表型关联位点。  相似文献   
64.
蛋白O-连接岩藻糖基转移酶1 (Pofut1)基因缺失可导致Notch分子无法与配体结合并启动信号传递. 为研究Pofut1基因对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ESC)向神经分化的影响,利用Pofut1基因敲除的胚胎干细胞与野生型胚胎干细胞,经体外培养诱导拟胚体(EB)分化为神经细胞,计数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比例,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和real-time PCR等方法,分析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分子的表达. 结果显示,Pofut1基因缺失后,对EBC生长没有明显影响,分化过程中形成的拟胚体数量明显增多,分化的神经样细胞以及神经标志物分子的表达也明显多于对照组;Notch信号缺失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可以促进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5.
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来小龙  马瑞燕  胡炜 《昆虫知识》2008,45(3):480-482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是一种水陆两栖的重要外来入侵种,是中国国家环保局公布的首批9种重要外来入侵植物之一。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Vogt是目前控制喜旱莲子草最有效的天敌昆虫。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性作了描述。卵块成"八"字形,孵化需要高湿度的保持;幼虫有趋嫩性,幼龄幼虫一般取食叶片的下表皮,2、3龄幼虫取食量很大;老熟幼虫在茎秆上咬一个圆形的洞,进入茎秆中化蛹,并咀嚼咬下的植物组织,吐出后塞住洞口;成虫羽化6d后交尾,雌虫产卵于顶叶的背面。  相似文献   
66.
拟南芥养分离子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养分离子的跨膜转运是细胞获取养分的重要环节,亦是植物在组织和器官水平上进行养分吸收运移的基础。文中综述了拟南芥中养分离子转运蛋白在基因克隆、序列与结构分析、功能鉴定、表达与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着重讨论了这些转运蛋白在氮、磷和钾等营养元素吸收、运输、分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药物的抗凋亡CHO宿主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哺乳动物工程细胞在大规模培养生产重组蛋白时很容易发生细胞凋亡,从而导致生产过程提前终止,造成生产成本高昂。细胞代谢产物氨已被证明可以促进细胞凋亡,而线粒体膜整合蛋白Bcl-2可以通过促进线粒体膜完整性而抑制细胞凋亡。本实验应用谷氨酰胺合成酶加压系统在CHO工程细胞中高效表达中国仓鼠Bcl-2蛋白,使细胞具有抗凋亡能力的同时,利用谷氨酸和氨合成谷氨酰胺而有效降低培养基中氨的含量,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为了获得重组Sonic hedgehog N端蛋白(Shh-N)并研究其功能,应用PCR技术扩增Shh-N cDNA,然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中,转化E.coli后获得表达菌株, 经1 mmol/L 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带有His-tag的融合蛋白,其中大部分为可溶性蛋白,少量为包涵体.用His-tag特异性结合树脂纯化可溶性融合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单一区带,凝胶自动扫描分析表明,Shh-N的纯度达85%以上.纯化后的Shh-N在成纤维生长因子8(FGF8)的协同作用下,能诱导神经前体细胞(NPC)向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TH+)发育.在此基础上可以诱导不同类型的人类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DA)神经元,从而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充足的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69.
笋瓜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 无杈早 笋瓜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笋瓜单个真叶旺盛光合时期约4周,在展叶后7~35d;壮龄叶片在陆地自然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光合 午休 现象; 无杈早 笋瓜壮龄叶片的光合适宜温度在24℃左右,CO2补偿点与CO2饱和点分别为16.2和1395μL·L-1,光补偿点与饱和点分别为40.3和1196μmolCO2·m-2·s-1;幼龄叶片的可利用光强范围与羧化效率明显小于壮龄叶片.着果能够明显增强笋瓜植株座果节位及邻近叶片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制备指示益生菌标准菌株的DGGE marker并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方法 分别利用乳杆菌、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和细菌V3区通用引物对选取的乳杆菌、双歧杆菌标准菌株DNA进行扩增,利用DGGE检测每个标准菌株条带位置是否与利用这些标准菌株制备的DGGE marker条带相对应.结果 DGGE图谱显示,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或V3区通用引物扩增后的每个标准菌株优势条带,与乳杆菌、双歧杆菌DGGE marker均有对应关系.结论 常见益生菌菌株的DGGE marker可以指示相应菌株的存在;其研制成功,可为微生物生态学中应用DGGE技术检测特定微生物种类的动态变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