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人体后,与免疫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巨噬细胞发生反应,部分菌株在细胞内长期生存、繁殖,是导致结核病转归的决定性因素。感染早期,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受到巨噬细胞凋亡的抑制,随着高效价、高毒力菌株繁殖速度的增加,抗巨噬细胞凋亡作用不断增强,使自身繁殖得到有效保护,为菌株的生长提供了充足、适宜的胞内环境。因此,调控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凋亡进程的抑制作用,是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练习者的全身皮肤电导反应特点。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将68名在校大学生分为整体身心调节组和放松组,分别进行为期10天的整体身心调节训练和经典的肌肉放松训练,并于训练前和训练结束后,测试两组学生身体7个分支的皮肤电导反应。结果:训练前,大学生前3支皮肤电导反应大于后4支;训练10天后,与训练前相比,整体身心调节训练组第1、2支皮肤电导反应显著减小,7个分支的皮肤电导反应出现均衡的规律;放松训练组学生身体7个分支皮肤电导反应变化不显著。结论: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形成了全身皮肤电导反应的均衡,可能反映短期整体身心调节法的整体身心相互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对腹腔自体异位脾种植的诊断价值,并对其临床特点和影像表现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一例脾外伤患者行宝石能谱CT扫描,观察肿瘤强化模式及能谱曲线表现。结果:肝右叶包膜外、纵横裂区、脾区见单发或簇状多发富血供结节,大小0.64×1.14 cm~4.94×1.81 cm,动脉期呈"花斑状"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对比剂廓清程度趋于一致。能谱曲线示肝右叶包膜外、纵横裂区、脾区结节曲线斜率及走行趋势近似相同。结论:宝石CT能谱曲线斜率有助于腹腔自体异位脾种植诊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退热、止咳、平喘与化痰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5.
著: 《生物信息学》2018,25(9):81-85
日本的庭院文化经过长时间发展,已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语言。这些空间语言由庭园、公园、广场等城市外部空间传承,而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理解这掺杂着思想和时代背景的特殊语言体系。日本的景观教育,通过以下课程设置,将空间的语言体系传授给学生们:1)通过测量掌握设计语言的基础,学生通过尺子测量传统空间和现代空间,获得相应的空间感。近年来也通过3D测量技术,掌握更加精细的尺度感。2)材料使日本特有的设计语言更加丰富多变,通过实际接触石材和植物,体验管理和施工,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3)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与国际和社会接轨的设计。面对当下多领域融合的社会课题,组织建筑、规划、土木等学科的学生们进行展览和交流,并开展相应的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36.
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表观遗传修饰及活性氧(ROS)过度积累引起的氧化应激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表观遗传修饰与ROS的生成和清除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对目前有关表观遗传修饰和ROS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为寻求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及精准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7.
滇东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类和区系的基础上,对老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物种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如下:(1)蕨类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2)物种密度及个体密度均较大;(3)频度最大的物种为中华桫椤等;(4)相对多度最多者为斑点毛鳞蕨;(5)物种形态各异,大小差别悬殊;(6)分类群比较齐全而且其系统演化的位置多样;(7)地理成分复杂但以北部湾或滇东南山地特有成分最突出;(8)各种生态类型兼备。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利用由两条核酸适配体与人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高亲和力构建的三明治结构和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分离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荧光纳米微粒,建立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新型荧光纳米微粒用于人IFN-γ的检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核酸适配体B1-4和T2对IFN-γ的结合特异性;将生物素修饰的B1-4固定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纳米磁珠上,连接B1-4的纳米磁珠可通过B1-4与IFN-γ的亲和性捕获IFN-γ,再利用另一条FAM修饰的IFN-γ核酸适配体T2形成(B1-4)-(IFN-γ)-(T2)三明治夹心结构,构建新型核酸适配体荧光纳米微粒;IFN-γ分别与核酸适配体荧光纳米微粒孵育不同时间以探索该检测系统中IFN-γ与磁珠的最佳孵育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磁珠12 h内荧光变化,探索时间对检测体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与不同浓度IFN-γ孵育的磁珠表面荧光强度,绘制IFN-γ检测标准曲线;检测血清对检测特异性的影响。结果:B1-4和T2对IFN-γ的结合特异性高;三明治夹心结构对IFN-γ检测特异性好,任意改变其中一因素则磁珠表面荧光信号显著下降,三明治夹心结构构建失败;此法对IFN-γ的响应线性浓度为0~50 ng/L,其线性方程为y=3.512x+1.060,敏感度为1 ng/L;12 h内测得的荧光信号稳定,并无明显衰减;血清对体系检测特异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构建核酸适配体荧光纳米微粒用于人IFN-γ的测定。  相似文献   
39.
前言在內蒙阿拉善荒漠中有数百个大小不等的湖盆,約占該地区总面积的20—30%,其余为沙漠和山前平原。这些地区是放牧和砍伐薪柴的主要場所,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和不适当利用,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燃料的来源。因此必須深入地研究这个地区主要植物羣落及其建羣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植物羣落的发育节律及其物候周期的更替与环境的关系,为合理利用及改造本区牧場提供科学依据。本項工作是1959—196工年在內蒙阿拉善左旗头道湖采用定位方法进行的,首先选择代表样地,設立固定样方,除了記載植物羣落特征外,物候的記載是参考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告了西藏地区鹅膏菌属(Amanita)的真菌26种。其中灰鳞鹅膏菌(Amanita griseofarinosa Hongo),红鹅膏菌[A.parcivolvata(Peck)Glib.],浅杏黄鹅膏菌[A.Crocca(Quél.)Kühn.& Romagn.],黄赭毒鹅膏菌(A.flavorubescens Atk.),黄毒蝇鹅膏菌(A.flavoconia Atk.),史米斯鹅膏菌(A.smithiana Bas),褐黄鹅膏菌:(A.umbrinoluteaSeer.)等是我国新纪录种。西藏地区的首次新纪录13种。该属真菌均是树木的外生菌根真菌,有毒种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