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正西藏岩蜥(Laudakiapapenfussi)隶属于爬行纲(Reptilia)有鳞目(Squamata)蜥蜴亚目(Lacertilia)鬣蜥科(Agamidae)岩蜥属(赵尔宓等1999,Baig et al. 2012)。1998年,赵尔宓仅以1号雄性标本描述了西藏岩蜥新种,没有雌性标本。邹大虎等(2016)丰富了西藏岩蜥的标本,特别是补充了西藏岩蜥雌性标本的空白。目前,  相似文献   
162.
目的:优化AMPs17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条件,分析重组蛋白的抗真菌活性。方法:比较不同的诱导温度(25℃、28℃、30℃、32℃、34℃)、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0. 025mmol/L、0. 05mmol/L、0. 1mmol/L、0. 3mmol/L、0. 5mmol/L、0. 8mmol/L、1. 0mmol/L)和诱导时间(12h、15h、18h、21h、24h)对AMPs17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筛选AMPs17重组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采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和ImageJ图像分析系统对表达结果进行分析,Western blot对AMPs17重组蛋白进行鉴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重组蛋白的纯度,微量液体稀释法及菌落计数法检测其抗真菌活性。结果:在诱导温度为32℃、IPTG浓度为0. 05mmol/L的条件下诱导培养15h,AMPs17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且最为稳定;HPLC色谱仪分析显示AMPs17重组蛋白纯度可达到90%以上;优化后的AMPs17重组蛋白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结论:优化了家蝇抗菌肽AMPs17的诱导表达条件,获得了高表达、稳定且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蛋白质,为后续抗菌机制及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3.
骨骼肌是体内最大的器官,对呼吸、代谢、体温保持、运动等基本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运动、疾病、创伤以及其他因素会导致骨骼肌的损伤,骨骼肌能够通过再生对于这些损伤进行程度不同的修复。骨骼肌再生主要通过骨骼肌干细胞进行。骨骼肌再生涉及到多种细胞类型的协同作用,受到复杂、精细的调控,以保证再生过程的有序进行。该文对骨骼肌再生的最新进展进行简略综述。  相似文献   
164.
摘要:【目的】研究青枯菌Rsc1285参与调控其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及致病力的途径。【方法】通过基因敲除、基因互补等研究Rsc1285对T3SS基因表达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青枯菌rsc1285基因缺失突变体对寄主西红柿植株的致病力明显减弱,其hrpB、T3SS等基因表达水平较野生型明显降低,但hrpG、prhG的表达不受影响。【结论】青枯菌通过一个全新的途径利用Rsc1285调控hrpB及T3SS的转录表达并决定其致病力。  相似文献   
165.
支架和连接蛋白在调节信号级联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Ego1/Ego3蛋白复合物被证实作为定位在细胞内体膜表面的支架蛋白在TORCl信号通路感知氨基酸丰度方面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中通过克隆酵母Ego1与Ego3基因,构建了双T7启动子的双元原核表达载体。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共表达、共破菌以及带有不同抗性的两个质粒共转化的方法来重组表达Ego1/Ego3复合物。结果发现,Ego1可与Ego3蛋白形成可溶性的复合物,但纯化后蛋白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且Ego1有降解现象。通过构建一系列带组氨酸标签截短的Ego1与全长Ego3共表达,依靠pulldown纯化来鉴定Ego1与Ego3相互作用的区段。最终发现,共转化pRSFDuet-mcs1 Ego1(35-184)和pACYDuet-mcsl Ego3共表达、纯化到较稳定的比例较一致的复合物,从而为进一步对Ego1/Ego3蛋白复合物进行生化鉴定和结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6.
衰老与线粒体功能衰退和氧化还原失衡紧密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线粒体的DNA丰度和蛋白质的合成不断的下降,线粒体代谢过程中的副产物自由基增加导致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的氧化损伤不断累积。衰老相关的线粒体功能的下降和氧化还原失衡影响运动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因而对于调节寿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线粒体可能是决定寿命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证实长期运动训练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和改善衰老相关疾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线粒体生成和激活内源性抗氧化防御体系而提高线粒体功能和调控氧化还原平衡。因此,长期的运动训练预防衰老相关疾病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很可能是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和氧化还原平衡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7.
月季花发育过程中花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月季‘仙境’为材料,观测其正面和反面花瓣在开花过程中6个阶段的颜色和其花色的L*、a*、b*、C*、h*值变化,花瓣组织结构,以及pH值、花色素含量、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探讨月季花色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1)半开期时,花瓣正面红色最深,花色苷、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在盛开期时达到最高。(2)pH越小时,花瓣红色越深,而且pH值小范围内的变动,就能导致花色的改变。(3)花色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上表皮,并且上表皮呈圆锥形小突起、下表皮为扁平状,故上表皮花色深于下表皮,亮度小于下表皮。(4)a*正面与pH值、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a*反面与L*正面、L*反面、b*反面呈正相关关系;L*正面与b*正面、L*反面与b*反面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5)众多影响花色呈现的因素中,正面(反面)花色主要是受到花色素苷(L*反面)的直接作用,其他因素则通过影响花色素苷(L*反面)间接影响花色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狭窄后不同时期心室肌细胞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复制小鼠主动脉狭窄模型后,取小鼠心脏,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早后除极(EAD)、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情况,以及灌流低钾或异丙肾上腺素溶液后,所诱发后除极触发活动的变化。结果:①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小鼠乳头肌动作电位APD90模型组2周和5周组保持不变,9周和13周明显延长。②在记录的30min时间内,模型组9周和13周动物出现EAD和DAD,而对照组以及模型组2周和5周动物未出现EAD和DAD。③低钾或异丙肾上腺素诱发EAD和DAD的发生率,模型组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并且模型组动物的发生率随着时间进行性增加。结论:小鼠主动脉狭窄后,心肌细胞EAD、DAD以及触发活动逐渐增多,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9.
为了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灭活抗原在小鼠体内所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效果,我们选用CVA16临床分离株521-01T,在Vero细胞中进行大量培养,并对培养产物进行甲醛灭活及超速离心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纯化的灭活病毒纯度及性质进行初步分析。Al(OH)3+CVA16及单独CVA16抗原,分别经皮下注射免疫雌性ICR小鼠;相同免疫途径、剂量于第14和28d加强免疫2次。ELISA法检测CVA16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滴度;微量中和试验法鉴定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活化。对Al(OH)3+CVA16抗原免疫组母鼠所产仔鼠进行脑腔攻毒,检测母传抗体对新生乳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Al(OH)3+CVA16灭活抗原在小鼠体内能诱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3次免疫后产生的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1×105(P=0.000),中和滴度高于1∶256。同时,该抗原还可以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活化。以1 000LD50的病毒量脑腔接种48h内新生乳鼠的病毒攻击实验显示,该母传抗体对新生乳鼠具有100%的保护。这一结果表明该灭活CVA16病毒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性,为CVA16灭活疫苗的研究及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微创锁定钢板接骨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粉碎骨折临床效果,旨在找出最佳治疗方式。方法:自2007年12月~2010年03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近端粉碎骨折23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最后一次随访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2~28周,平均16周。除1例患者髋内翻畸形,1例锁定加压钢板断裂外,其他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股骨近端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