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污灌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通过水培的方式研究了污水灌溉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经污水浇灌的小麦幼苗与对照组相比 ,植株矮小 ,根短 ,根数目少 ,茎、叶、根的干重、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 ,并出现叶尖枯黄 ,叶片色素含量下降 ,叶绿素a/b与电导率明显上升现象 ,几种色素对污灌的敏感性为叶绿素b >叶绿素a >类葫萝卜素 .同时MDA水平上升 ,而SOD、P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 .其中SOD对环境胁迫最敏感 .三者活性分别下降 19.1%~ 33.1%、37.8%~ 4 7.8%和 30 .2 %~ 35 .9% .  相似文献   
672.
微生物入侵是引起奶牛产后子宫疾病的主要因素,产后子宫能检出丰富的微生物种群,主要包括公认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隐秘脓杆菌、坏死梭杆菌等,机会病原菌如产气荚膜梭菌、肺炎克雷伯菌、微球菌等和潜在致病菌如消化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近年来,运用分子微生态技术发现子宫中的微生物属于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5个已知的门和一类未被培养的种群,其中拟杆菌属、梭菌属等种群与子宫疾病密切相关。细菌侵入子宫后,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阴性菌和以化脓隐秘杆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可被子宫内膜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识别引起炎症反应,改变子宫前列腺素分泌类型,影响卵泡发育、黄体大小,降低血清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造成奶牛不发情、不排卵,导致产犊间隔延长、产奶量和产犊数量下降,严重影响奶业经济效益。本文从产后奶牛子宫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其与子宫健康状态的关系、子宫内膜对病原菌的识别与先天免疫、子宫疾病对子宫和卵巢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73.
目的:探讨间歇有氧运动对心肌梗死(MI)大鼠肾脏CD40表达的影响,揭示运动改善MI肾脏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心肌梗死组(MI)、心梗+间歇运动组(ME),每组12只。MI组采用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法,建立MI模型。Sham组大鼠实施假手术,ME组大鼠在MI手术后1周进行8周跑台运动。运动开始速度为10 m/min运动10 min后,速度逐渐增至25 m/min×7 min,再以15 m/min×3 min运动,之后依次交替进行。每天60 min×1次,每周5 d,共8周。训练结束后次日,各组大鼠评定心功能,腹主动脉取血及获取肾脏组织后,测定肾脏胶原容积百分比(CVF)、CD40、hs-CRP、TNF-α、IL-6、p-NF-κBp65、BUN和sCr等指标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MI组大鼠LVEDP升高,LVSP和±dp/dt max显著降低,肾脏CVF升高;MI后可见肾脏肾小管细胞胞浆中CD40阳性染色,CD40蛋白和mRNA表达增多,血清及肾脏hs-CRP、TNF-α和IL-6表达升高,同时肾脏p-NF-κBp65蛋白表达增多,血清BUN和sCr表达增高。与MI组比较,ME组大鼠LVEDP降低,LVSP和±dp/dt max升高,肾脏CVF降低;肾脏CD40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血清及肾脏hs-CRP、TNF-α和IL-6表达降低;同时肾脏p-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血清BUN和sCr表达减少。结论:间歇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心梗大鼠肾脏CD40表达,抑制NF-κB通路,减少血清及肾脏炎症因子表达,改善心梗大鼠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674.
以广东连州自然分布的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ée et Lévl.)Cheng et L.K.Fu〕、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和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根、茎和叶片及根际土壤和岩石的C、N含量和C:N比以及δ13 C和δ15 N值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δ13 C和δ15 N值的散点图比较了3种植物生态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同种植物中,根、茎和叶片的C和N含量及C:N比总体高于根际土壤和岩石,其中,叶片中C和N含量均最高,茎的C:N比最高;而根际土壤和岩石的δ13 C和δ15 N值总体高于根、茎和叶片.在供试的3种植物间,根际土壤和岩石中C和N含量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根、茎和叶片中C和N含量以及根、茎和叶片及根际土壤和岩石的C:N比、δ13 C和δ15 N值均有一定差异;其中,金荞麦根中C含量显著(P<0.05)低于南方红豆杉和半枫荷,其根、茎和叶片中N含量和δ15 N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后二者,其根、茎和叶片的C:N比和δ13 C值均极显著低于后二者,其根际土壤和岩石的C:N比和δ13 C值总体上也低于后二者;南方红豆杉和半枫荷的叶片中C和N含量以及茎和叶片的δ13 C值、根际土壤和岩石的δ13 C和δ15 N值均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的整体差异相对较小.从散点图上看,金荞麦的生态位远离南方红豆杉和半枫荷,而后二者的生态位有交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草本植物金荞麦与木本植物南方红豆杉和半枫荷的C和N含量以及δ13 C和δ15 N值的差异不仅与植物自身的生活型有关,而且与各自生境中的光照和土壤因子等相关.另外,供试3种植物的根、茎和叶片的δ13 C值变幅为-31.69‰~-26.46‰,符合C3植物的δ13 C值范畴.  相似文献   
675.
【目的】将分离自猪肠道粘膜、食糜和粪便的乳酸菌,通过产乳酸能力、生长性能、耐酸和耐胆盐性能及抑菌能力评价,筛选适应养猪生产的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方法】共分离获得155株乳酸菌纯菌株,从中筛选出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及细菌16S rRNA测序鉴定其种属,评价候选乳酸菌的生长情况、耐酸、耐胆盐及抑菌特性。【结果】综合变色时间(8 h)、pH值(3.9)和乳酸含量(100 mmol/L),筛选出4株(L45、L47、L63和L79)候选菌株,经鉴定依次为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和粪肠球菌。该4株乳酸菌均可在体外快速生长;L47和L79能够耐受pH 2.5的酸性环境,L47能够耐受0.5%胆盐环境;各乳酸菌上清液与指示菌共培养,发现对E coli K88和沙门氏菌均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中L47上清液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L47具有较好的产酸性能与生长性能、可耐受猪胃酸和肠道胆盐环境,对E.coli K88和沙门氏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说明该乳酸菌具有潜在的益生特性。  相似文献   
676.
抗凝血杀鼠剂饱和投药一般15天即可有效控制鼠害,现已在我国一些地方推广。但是,这种方法使毒饵长期暴露在现场,常因吸湿霉变,影响毒效和造成毒饵浪费。如果在野外毒鼠,由于露水和雨淋,使饱和投药带来更多的困难。我们在湛江港开展“无鼠害”港工作期间,适遇历史罕见的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在应用故鼠钠盐毒饵饱和投药时,采用了塑料薄膜包装毒饵投药法,取得了满意的灭效。从1982年7月至1983年8月在全港区和外围共约190公顷范围内先后投药近8万包,获得毒死鼠3015只;1982年9月第1次饱和投药后,鼠密度即从7%下降至1.3%,自后继续采取灭鼠的综合措施,一年来全港区鼠密度仍控制在0.8%以下。  相似文献   
677.
植物名称:唐昌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材料类别:球茎节上的休眠芽。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均为MS。芽分化培养筛选出两组:(1)每升附加BA1.0毫克+N-AA0.1毫克;(2)每升附加BA1.0毫克+KT1.0毫克  相似文献   
678.
为了研究大蓟(Cirsium japonicum)紫外光谱的显著鉴别特征,以快速、准确地鉴别正品大蓟,采用多溶剂紫外光谱法分析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自采大蓟和市售18批不同厂家商品大蓟在无水乙醇、氯仿及石油醚溶剂中紫外特征差异,并采用主峰值(含肩峰值)及主谷值的均值加方差归纳比较特征。结果表明,自采大蓟在无水乙醇溶剂中表现为“谷—峰—谷—峰”,即在273±3 nm、326±2 nm处的峰值和250±2 nm、298±1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在氯仿溶剂中,表现为“峰—谷—峰”,即在245±3 nm、273±4 nm处的峰值和260±3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在石油醚溶剂中表现为“肩峰—谷—峰”,即在233±3 nm处的肩峰、265±5 nm处的峰值和257±5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紫外光谱的峰谷特征可用于大蓟鉴别。  相似文献   
679.
680.
包皮龟头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男性包皮和龟头炎症性皮肤疾病,念珠菌是常见的感染因素之一。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某些因素导致局部菌群失调时,原本是条件致病菌的念珠菌会大量繁殖引起念珠菌性龟头炎。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包皮龟头炎的发病率持续升高[1],我们选取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门诊的念珠菌性龟头炎122人,给予复方黄柏液联合制霉菌素片外用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