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7篇
  1964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以肌苷产生菌BacillusSubtilis JSIM 1 0 1 9为出发菌株 ,根据B. subtilis核酸代谢理论设计不同筛选模型 ,用物理、化学诱变剂对亲株进行诱变处理 ,先后有序地获得不同关键酶的缺失或回复即特殊的营养缺陷型以及抗某些代谢类似物的突变株 ,解除终产物对代谢物的抑制和阻遏 ,获得了几株黄嘌呤营养缺陷型并对 8氮鸟嘌呤具有抗性的突变株X 1 3等 ,获得的突变株经单菌分离后得到X 1 3 4 ,36℃培养 72h在培养基中最高积累 1 2 4 3g/L腺  相似文献   
972.
染色体分离是真核生物正确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通过对真核模式生物特别是酵母突变体的研究,筛选并克隆出了很多与染色体分离相关的基因,初步揭示了染色体分离的分子机制。染色单体黏着的分子基础是黏连素。黏连素的黏着降解、纺锤体检验点的监控及shugoshin的保护作用在染色体正确分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3.
基于部分18S rDNA, 28S rDNA和COI基因序列的索科线虫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扩增获得我国常见昆虫病原索科线虫6属10种18S rDNA、28S rDNA(D3区)和COI基因序列,结合来自GenBank中6属10种索科线虫的18S rDNA同源序列,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2属索科线虫分为三大类群,第一大类群是三种罗索属线虫(Romanomermis)先聚在一起,再与两索属(Amphimermis)和蛛索属(Aranimermis)线虫聚为一支;在第二大类群中,六索属(Hexamermis)、卵索属线虫(Ovomermis)和多索属(Agamermis)亲缘关系最近,先聚在一起,再与八腱索属(Octomyomermis)和Thaumamermis线虫聚为一支。第三大类群由索属(Mermis)和异索属(Allomermis)线虫以显著水平的置信度先聚在一起,再与蠓索属(Heleidomermis)和施特克尔霍夫索属(Strelkovimermis)线虫聚为一支。从遗传距离看,基于3个基因的数据集均显示索科线虫属内种间差异明显小于属间差异,武昌罗索线虫(R.wuchangensis)和食蚊罗索线虫(R.culicivorax)同属蚊幼寄生罗索属线虫,其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小。  相似文献   
974.
目的:观察剧烈运动导致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变及其氧化应激因素。方法:健康青年人服用维生素C和芦丁后作5km/20min越野运动,测试运动前后血清SOD-1、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不服用药物运动前后以上指标相对照。结果:运动后血糖无明显变化,血清胰岛素升高(P<0.01),血清SOD-1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较之运动前下降(P<0.01);服用药物者在运动后血清SOD-1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不服用药物者升高(P<0.05)。结论:剧烈运动后短时间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运动中过度氧化是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5.
本研究旨在探讨铁死亡在油酸(oleic acid, OA)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小鼠尾静脉注射纯OA制备ALI模型,以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蛋白含量作为ALI的评价指标,用试剂盒检测肺组织的铁浓度、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细胞的超微结构,用定量PCR (q-PCR)检测肺组织中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 (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 PTGS2)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1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OA组小鼠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湿干重比和BALF中蛋白均高于对照组。OA组小鼠肺细胞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破裂。与对照组相比,OA组PTGS2 mRNA表达增加7倍。OA组小鼠肺组织出现铁过载、GSH含量减少和MDA累积。与对照组相比,OA组小鼠肺组织GPX4和铁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以上结果提示,铁死亡可能在ALI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这为治疗ALI的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76.
为有效解决生物技术药物上游研发与下游产业化缺乏有效链接和中试环节薄弱等“瓶颈”问题.提高浙江省生物技术药物的整体研究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浙江省生物技术工程制药重点实验室应时而生。其主体建于温州医学院中试基地实验大楼内,该大楼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新建成的300余平方米中试净化区,可满足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药物、  相似文献   
977.
利用pDispaly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用于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 gp120的真核表达质粒pD-120,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人宫颈癌细胞(HeLa),经G418反复加压筛选,直到细胞不再死亡为止,8代后获得稳定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蛋白的靶细胞复制模型HeLa-gp,SDS-PAGE、蛋白印迹与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得到很好表达,并具有良好生物活性。本研究为抗AIDS/HIV治疗用基因工程制剂或靶向药物的活性检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构建含有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 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用pVAXⅠ-P1-2A免疫小鼠,评价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方法:通过RT-PCR 方法扩增得到含有FMDV P1-2A编码区的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将pMD18-T-P1-2A和 pVAXⅠ分别经EcoRⅤ和Xba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将酶切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进行IFA检测.再进行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试验、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IFN-γ ELISPOT试验.结果:酶切结果与预期目的条带大小相符;荧光结果表明经pVAXⅠ-P1-2A转染的细胞有明显的黄绿色荧光,说明P1-2A基因在HeLa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小鼠免疫结果表明,免疫的小鼠都产生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且T淋巴细胞增殖数和产生IFN-γ的细胞数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间接ELISA试验表明,在免疫第14天抗体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通过小鼠免疫试验发现重组质粒试验组能够诱导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和MVD。结果:VEGF阳性表达主要在胞浆,PCNA的阳性表达主要在胞核。VEGF、PCNA表达与MVD存在显著关联(P<0.05),与骨肉瘤转移和5年生存率有显著关联性(P<0.05)。VEGF表达与PCNA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和PCNA指标可作为判断骨肉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80.
pVVP3和pVHN核酸疫苗的构建、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VAX1载体构建抗肿瘤核酸疫苗 .将鸡贫血病病毒 (CAV)的VP3基因和鸡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插入载体pVAX1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了 2个重组基因疫苗pVVP3和pVHN .转染OS732细胞 ,Western印迹及血凝试验检测HN基因表达状况及表达产物的活性 .RT PCR、DNALadder、TUNNEL染色检测VP3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诱导OS732细胞凋亡作用 .酶切鉴定证实成功地构建了两个核酸疫苗 ,并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含HN的核酸疫苗pVHN表达后具有血凝活性并致肿瘤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降低 (P <0 0 5 ) .pVVP3的转染能导致OS732细胞凋亡 ,凋亡率可达87% .试验结果表明 ,pVVP3和pVHN两个核酸疫苗体外应用后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显著降低肿瘤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