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氯离子通道与农业害虫的抗药性发生有密切关联。本研究结合转录组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技术, 鉴定和分析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luCl)的基因序列特征、 功能及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 本研究所获得的GluCl cDNA序列长度为1 430 bp,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长为1 344 bp, 编码447个氨基酸残基。其推测蛋白分子主要含神经递质分子胞外结合域和胞内跨膜域两大功能域, 其亲水的胞外结合域又含有2个由半胱氨酸二硫键形成的氨基酸残基桥环, 表现出GluCl α亚基的典型特征。c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该GluCl与其他昆虫的GluClα高度同源, 而在脊椎动物中则与γ-GABA或甘氨酸配体门控氯离子通道同源。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 该GluCl基因在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的不同部位中都有表达, 但是在头部的表达量非常高, 如雄虫头部的表达量是其精巢的65.7倍、 是其中肠的227.5倍, 揭示GluCl基因在中枢神经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GluCl介导的黄曲条跳甲抗药性的发生及其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意大利苍耳水提液(0.025, 0.1 g·mL–1)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意大利苍耳水提液处理使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增加, 真菌数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而放线菌的数量则一直低于对照(蒸馏水处理)。Biolog 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处理下土壤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显著低于对照; 对单一碳源的研究发现, 各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为聚合物和酚酸。水提液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的含量, 并且增加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 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及细菌数量三者之间呈正相关, 而土壤脲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和细菌数量呈正相关, 速效氮、速效钾与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和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意大利苍耳水提液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 从而使其更加有利于自身的生长和扩张。  相似文献   
243.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生物入侵可能对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多种影响, 但入侵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关系尚不清楚。为了揭示外来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入侵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 比较了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的生境(本地植物群落、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混生群落、紫茎泽兰单优群落)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差异。土壤化学性质分析表明, 土壤pH值、有机质、全N和全K随着紫茎泽兰的入侵而逐渐降低, 而土壤全P则在入侵程度最高的生境土壤中最高。通过测序共获得7,755个细菌OUT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结果表明,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 ACE和Chao指数在3种不同生境间的差异不显著。细菌在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混生群落中的Shannon指数最低, 即细菌的多样性在中等入侵程度的生境最低。此外, 紫茎泽兰入侵改变了土壤细菌组成和结构,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 从本地植物群落、混合群落到紫茎泽兰单优群落, 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可见, 紫茎泽兰入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并改变了土壤的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44.
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传统上的林火模拟通常只选用一种林火模型,用一个简单的椭圆预测林火蔓延时火场各个位置的情况,与现实中火灾蔓延状况相差甚远,而且以往的林火蔓延是基于二维可视化表达,表达信息有限.本系统采用现今运用最广泛的Rothermel模型,利用Huygen原理,并以改进的粒子系统方法三维模拟在不同的风速、坡度下林火在火场不同位置的扩散行为.采用该方法模拟林火扩散行为,不仅能实时显示受灾面积、火势蔓延的方向、火势大小,且能给人以真实感.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福建漳浦林区.  相似文献   
245.
高翼之 《遗传》2007,29(9):1033-1034
1927年1月13日,西德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出生于南非东北部一个名叫杰米斯顿的小城市.他的双亲都是来自东欧的犹太移民.父亲于1910年由立陶宛移居南非,是一名修鞋匠,目不识丁;母亲于1922年由拉脱维亚来到南非定居.  相似文献   
246.
草鱼肠道对L-亮氨酸和L-苯丙氨酸的吸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离体灌注法研究草鱼肠道对L-亮氨酸和L-苯丙氨酸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草鱼肠道对两种氨基酸的吸收是一种逆浓度、需要转运载体的主动吸收方式。通过动力学特征分析表明,草鱼肠道对L-亮氨酸的吸收率强于L-苯丙氨酸,而肠道对L-苯丙氨酸的跨壁运输能力强于L-这氨酸。由氨酸酸浓度对吸收率的影响建立的动力学参数为Leu:Jmax=0.732μmol/g.min,kt=51.60mmol/L;Phe:Jma  相似文献   
247.
油料作物基因工程育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日新月异的基因工程技术对现代育种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转基因油料作物在目前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占了很大比例 ,对油料作物的基因工程研究更是涉及了抗性育种、品质改良、杂种优势利用和分子农业等广泛的领域。概述了国际上油料作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商品化应用的现状 ,举例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在综合分析我国该领域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国际发展趋势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油料作物转基因研究及产业化的发展策略和取得重大进展的突破口 ,着重强调了油料作物基因工程与“生物柴油”战略的结合。  相似文献   
248.
李景均     
高翼之 《遗传》2004,26(6):0-xii
杰出的人类群体遗传学大师李景均(Ching Chun“C.C.”Li,1912-2003)于1912年10月27日出生于中国天津, 1936年在南京金陵大学获理科学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学业完成后,他偕新婚妻子于1941年10月动身,经历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辛,奔回抗日战争中的中国。1942年春,李景均受聘于广西大学。1943年夏,他回到战时已迁至成都的母校金陵大学任教,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校返回南京。不久,他受聘于北京大学。李森科伪科学开始肆虐中国后,李景均于1950年3月被迫携家离京,由上海转赴香港,并在穆勒(H. J. Muller)的帮助下于1951年5月到达美国,受聘于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生院任教授。  相似文献   
249.
1909年,约翰森创造"基因"(gene)一词作为遗传单位的名称.该词是由德弗里斯创造的"泛生子"(pangene)一词缩短而成的,而"泛生子"一词则衍生于达尔文提出的"泛生论"(theory of pangenesis).约翰森的这一创造堪称"推陈出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250.
“基因”一词的由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高翼之GAO  Yi-zhi 《遗传》2000,22(2):107-108
1909年,约翰森创造“基因”(gene)一词作为遗传单位的名称。该词是由德?弗里斯创造的“泛生子”(pangene)一词缩短而成的,而“泛生子”一词则衍生于达尔文提出的“泛生论”(theory of pangenesis)。约翰森的这一创造堪称“推陈出新”的典范。 Abstract: In1909,Johannsen coined the word “gene”, shortened from the pangene of de Vries and ultimately derived from Darwin’s word pangenesis,to denote the unit of heredity.It was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weeding through the old to bring forth the new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