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获得泰泽氏病原体抗原表位相关肽,用于实验动物血清中该病原体感染相关抗体的检测。方法选用泰泽氏病原体的四种单克隆抗体(M2、M3、M4、M5)作为配基,从噬菌体表面展示的随机7肽文库中筛选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获得特异性噬菌体克隆;并采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鉴定,获得阳性噬菌体克隆。结果获得阳性噬菌体克隆5个,其展示的融合蛋白能被泰泽氏病原体的免疫血清识别,ELISA检测A值的P/N为8.0~17.1;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单一特异性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103。结论本研究获得的5个阳性克隆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为泰泽氏病原体抗原表位相关肽,可作为该病原体隐性感染血清学检测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2.
为获得一种高效的溶栓药物。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lida)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纤溶酶组分。用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SDSPAGE鉴定纯度为98%,表观相对分子质量(Mr)为14850,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总纤溶活性为65.51×103mm2/mg,直接纤溶活性为15.61×103mm2/mg,间接纤溶活性为26.34×103mm2/mg。水解BAEE的米氏常数(Km)为1.82×105mol/L。水解ChromozymPL的米氏常数(Km)3.98×105mol/L,水解ChromozymtPA的米氏常数(Km)5.55×105mol/L活性,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的结果为VIGGTNAIPGEFPYQ。结果表明该纤溶酶分子量较小,间接活性较高,适宜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23.
分段设计条件下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复杂认知分段设计(SMCC)的研究思路, 在技术上实现了对前提多样性的量化处理和系统变化. 复杂认知分段设计将先前的归纳推理力度判断任务区分为3个子步骤, 力图更细致地区分归纳推理力度判断中的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归纳推理力度判断任务相比, 复杂认知分段设计的多样性量化处理和系统变化没有改变任务的性质, 依然是归纳推理力度判断的良好度量, 具有合理性.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 被试在复杂认知分段设计三步任务上的反应规律符合实验预期, 并且在第2步上测量到了被试在归纳推理力度判断中对看似更不可能成立的前提居然也成立而产生的“惊奇感”(FOS), 该成分可能是多样性效应的关键成分. “惊奇感”反映了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对于Lo等人提出的纯粹理性假设的前提概率原则是一个有力的修正, “惊奇感”在多样性效应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基于本研究结果, 最后讨论了前提概率原则将后验概率当成先验概率的错误.  相似文献   
24.
蚯蚓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从赤子爱胜蚓中获得主要表现为纤溶酶原激活活性的蛋白酶,采用盐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疏水吸附层析从蚯蚓组织匀浆中纯化出6种具有纤溶活性的酶组分(F1、F2、F3、F4、F5和F6).它们均为单一多肽链;表观分子量分别为28500、29500、26100、26300、14850和32800;经非还原型SDSPAGE和扫描仪扫描,纯度分别为100%、95.2%、96.5%、93.6%、98%和97.8%;等电点(pI)均不高于3;SDSPAGE后,用Schiff试剂染色显示F5为糖蛋白;纯化的6种酶于20℃~50℃保温1h,酶活力基本不变;F1和F2、F3和F4、F5和F6分别在pH4~10、4~11、7~12范围内稳定;水解BAEE试验及纤溶活性抑制试验表明,F6既是丝氨酸蛋白酶,又是含金属离子的蛋白酶,其它5种酶为胰蛋白酶样的丝氨酸蛋白酶;免疫双扩散试验结果初步表明,F1和F5以及它们和其它4种组分之间无共同的抗原决定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及以ChromozymU和ChromozymPL为底物测定,除F1外,其余5种酶的纤溶酶原激活活性明显强于其直接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25.
珠颈斑鸠繁殖期占据领域鸣声特征及行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3年4~6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通过野外观察、录音、室内计算机处理及声谱分析对珠颈斑鸠繁殖期占据领域鸣声特征及行为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珠颈斑鸠有一般占据和召唤配偶共同占据两类鸣声,两类鸣声雌雄不同,但均由3音节组成;其鸣唱具有应答性,且每次在各栖位点的鸣唱顺序大致相同;日鸣唱频次变化大,具3个高峰期;繁殖各时期鸣唱频次变化亦大。  相似文献   
26.
植物磷胁迫蛋白和铁胁迫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邝炎华 《植物学通报》2001,18(5):571-576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植物磷胁迫蛋白和铁胁迫蛋白的文献,着重阐述了磷胁迫和铁胁迫条件下的植物蛋白质变化,如新的蛋白和新的多肽的特异产生,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相似文献   
27.
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已于 2 0 0 1年 8月正式出版并开始在全国 7个实验区实验。该教材是依据教育部 2 0 0 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编写的。新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 ,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提倡和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是一个深刻的变革 ,必须以创新的精神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出新的教科书。1 努力构建新的教材体系新课程…  相似文献   
28.
用低能N^ 离子束对香瓜种子进行不同能量和剂量组合的处理,从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当代和第三代苗期形态特征观察,考种中发现:在一定能量和剂量组合下,处理组香瓜叶型和果肉厚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形态学变化是可遗传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korphicDNA即RAPD)技术分析对照组和注入低能N^ 离子束处理组的香瓜总DNA的结果显示:100种随机引物中的24种引物扩增出44条多态性片段,且其中一种引物所扩增的条带与叶型变化相连锁,表明低能N^ 注入香瓜种子可引起其基因组DNA发生变异,一定注入剂量和能量的组合,可导致特异性的变异。  相似文献   
29.
稀有濒危植物独叶草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独叶草 ( Kingdonia uniflora)是我国特有的稀有濒危植物 ,本研究应用方差 /均值比的 t检验、负二项参数、扩散型系数、丛生指标、Cassie指标、聚块性指标、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 χ2 拟合检验 ,对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独叶草种群总体呈聚集分布 ,t检验差异显著 ;k=1 .372 ;集群强度较高 ;Iδ=1 .730 >1 ;I=8.2 37,明显大于 0 ;CA=0 .72 9;m* /m=1 .72 9>1 ;离散分布拟合结果符合负二项分布模型。 2不同群落独叶草种群的聚集强度不同 ,牛皮桦 ( Betula utilis)群落的独叶草种群聚集强度最大 ,依次为箭竹( Sinarundinaria nitida)林、金背杜鹃 ( Rhododendron clementinae subsp.aureodorsale)灌丛、太白红杉 ( L arix chinensis)林、巴山冷杉 ( Abies fargesii)林。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格局形成的原因 ,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