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拟南芥中克隆了RD29A基因的启动子(Prd29A)及DREB1M基因的DNA片段,构建Prd29A:DREB1A融合基因,采用合成的接头将该融合基因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经鉴定,确认正确.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温室条件下紫外线-B(UV-B)辐射(0.029 J·m-2·s-1)和外施α-萘乙酸(α-NAA)(2 mg·L-1)相互作用对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幼苗生长及蒸腾速率的影响。本实验设一个对照(T0)和3个处理:外施α-NAA(T1),增加UV-B辐射(T2),增加UV-B辐射并外施α-NAA(T3)。实验结果:增强UV-B辐射明显降低栝楼的株高及叶面积,根、茎、叶重均较对照低,因而总生物量也较对照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UV-B辐射增强,对栝楼植株含水量几乎无影响,但却明显增加叶气孔阻力,降低蒸腾速率。与对照(T0)相比,外施α-NAA(T1)明显增加株高及叶面积,根、茎、叶重均增加,因而单株总生物量较对照增加,但干物质积累量增幅不大,植株水分含量较对照略高;叶气孔阻力呈降低趋势,蒸腾速率呈增大趋势。在有UV-B辐射下外施α-NAA(T3),与T2相比,植株高度、叶重及叶面积降低趋势明显减轻,但根、茎生物量,单株总生物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并无明显增加;叶气孔阻力降低,蒸腾速率增大。分析认为,栝楼幼苗根系发达,根冠比接近1,而UV-B辐射下补充α-NAA对根、茎影响小,同时本试验处理时间短(5周),表现为对生物量增加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效果不明显,但株高、叶面积明显增加,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叶的气孔阻力,增大了蒸腾速率。结果表明:UV-B辐射能对栝楼的根、茎、叶生物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引起栝楼叶气孔阻力增加及蒸腾速率降低,但若同时外施α-NAA,则这种影响有减轻的趋势。该结果暗示,α-NAA能增强栝楼幼苗对UV-B辐射的耐受能力,可能是弥补了UV-B辐射引起的IAA含量的降低,减少了内源ABA的积累,减轻叶片气孔阻力,增大蒸腾速率,促进了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73.
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JM109富集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构建的在细胞内同时表达出高特异性镍转运蛋白和金属硫蛋白的基因工程菌富集水体中的镍离子。菌体细胞对Ni2+的富集速率很快,富集过程满足Langmuir等温线模型。与原始宿主菌相比,经基因改造的基因工程菌不仅最大镍富集容量增加了5倍多,而且对pH值、离子强度的变化及其它共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都呈现出更强的适应性。相比而言,Na+、Ca2+、Cd2+、Pb2+的影响较小,但Mg2+、Hg2+和Cu2+所引起的负面效应较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基因工程菌对Ni2+的富集行为不需要外加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74.
链脲佐菌素致胰岛NO自由基损伤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简称STZ)为糖尿病的诱因,以NO自由基含量为响应指标,建立了体外小鼠胰岛水平糖尿病药物筛选模型。当STZ作用浓度在0~50mmol/L内变化时,培养液中被检测到的NO大部分是来源于STZ溶于水后释放出的,而很小一部分是由胰岛培养物自身释放的,后者稳定在30~35mmol/L之间。另一方面,NO含量与胰岛素分泌量的剂量关系表明NO的增加伴随着胰岛素分泌量的下降,这标志着NO对胰岛功能的氧化性损伤,从而验证了NO作为该模型响应参量的可靠性。最终确定STZ致胰岛NO自由基损伤模型中STZ的作用浓度为5.0mmol/L,此时NO含量和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STZ未加入前的10.81倍和0.43倍。最后应用该模型,快捷地考察了不同铬含量的魔芋葡甘露寡糖铬络合物(简称KOSCr)清除NO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5.
Sonodynamic therapy (SDT) is one of antitumor strategies that kill tumor cells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caused by the combined use of HpD and US[1]. SDT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rinciple. Ultrasound used in SDT can penetrate the deep tissue and activate HpD, which accu- mulated in tumor cell, and produce highly active oxygen species[2] such as singlet oxygen (1O2), which can destroy the structure of tumor cells. So far the studies on the SDT have focused mainly on the mechan…  相似文献   
76.
综述辽宁省食用菌近30a的发展历程,展示品种选育、栽培模式、药用菌开发、加工及副产物利用的产业现状,根据辽宁省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自主品种选育、创新栽培技术以及功能拓展、科技平台建设等产业化发展方向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7.
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生药学为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本文分析了分子生药学产生的背景、意义,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药分子鉴定、药用动植物的系统进化、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估及保存、药用动植物濒危机制及保护、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调控、药用动植物的道地性及分子机理。认为分子生药学具有以下学科特色:(1)研究领域广泛,学科综合性很强;(2)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贯穿分子生药学;(3)研究对象丰富多样,模式植物构建困难较大。简要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常用技术方法,主要包括:DNA分析技术(分子杂交、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芯片、基因22程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生物转化技术。指出分子生药学学科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学科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2)应用实践进一步加强;(3)生药资源永续利用的需求及技术发展导致特色领域成为热点,主要表现为分子鉴定稳步发展,biocoding成为分子鉴定的重要方向;次生代谢产物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异军突起;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的整合和分析成为新热点;核心种质构建形成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8.
卫星搭载对甘草种子萌发中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卫星搭载处理对甘草种子萌发中生理特性的影响,本文运用卫星搭载技术对甘草种子进行太空诱变处理,考察了卫星搭载后甘草种子(卫星1号,GF)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的发芽率、胚根长势、可溶性蛋白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并与地面对照组种子(地面组,GN)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水势-1.0MPa),飞行组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势要高于地面对照组,其萌发过程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力也高于地面对照组。卫星搭载处理后,甘草种子的抗旱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79.
在确定了最适接种量和外植体细胞生理时间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同起始磷浓度下,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碳、氮消耗和多糖积累的动力学特性。以生长30d的类原球茎为材料,在接种量为100g/L时,类原球茎生长的最佳起始磷浓度为2.5mmol/L,培养36d时,类原球茎鲜重达496.5g/L。动力学分析表明,磷是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的限制性因素,胞内磷的积累水平与细胞生长具有相关性,2.5mmol/L的磷酸盐有利于碳、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多糖积累的最佳起始磷浓度为0.312mmol/L,培养36d时,其产量为2.22g/L。  相似文献   
80.
裂褶多糖的羧甲基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氢氧化钠-氯乙酸反应体系,以异丙醇为溶剂,利用L9(34)正交试验合成mg级的不同取代度(DS)的羧甲基化裂褶多糖。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DS值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氯乙酸/裂褶多糖(g/g)>氢氧化钠/裂褶多糖(g/g)>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其红外光谱在1600 cm-1出现-COO-特征吸收;其紫外光谱在200~300 nm没有明显的吸收峰。对其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