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将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筛选无痕基因敲除菌株比较费时,因而建立筛选无痕基因敲除菌株的简便方法。通过敲除茄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第一个反应的酶编码基因dxs(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基因),获得白色地中海拟无枝酸菌突变菌株,以此菌株为受体菌,对S-丙二酰转移酶基因(mtf)进行无痕敲除。针对菌落本身携带颜色的地中海拟无枝酸菌(橘红色),利用茄红素合成酶基因dxs无痕敲除获得了白色菌株,在此基础上进行mtf的无痕敲除。以茄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任意一个反应的酶编码基因作为标记,很容易筛选得到无痕基因敲除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92.
病毒与肿瘤     
1、肿瘤病毒从1908年Ellerman与Bang用鸡的白血病病毒感染成功以来,经过了70多年。在此期间,开始从Rous肉瘤病毒起,以后在实验动物与家畜中又发现了许多肿瘤病毒。但就人来说,Burkitt淋巴瘤的病因是EB病毒,再加上该病毒是鼻咽癌的  相似文献   
193.
194.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及葡聚糖凝胶C 2 5柱层析 ,首次从西洋参根中分离并鉴定出黄酮类成分———人参黄酮苷 ,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为人参与西洋参的鉴别提供了又一成分区别点  相似文献   
19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小毛茛的 3个地点共 6个居群的遗传变异。对 4个酶系统 7个酶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的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小毛茛居群遗传分化主要与居群所在生境因素相关 ,与地理位置之间仅有不显著的相关性。等位酶分析与形态变异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Ⅰ (2 10 )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 ,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达和梗死区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选雄性大白鼠 45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 45分钟后再灌注制成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组给予血管紧张素Ⅰ (2 10 ) 5 0 pmol/kg·d ,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 ,第 15天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处理 ,使用SPSS 10统计分析 3组数据。结果 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内bFGF和VEGF均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 ,图像分析结果其灰度值下降 (为 81 2 4± 0 79比 90 2 9± 0 2 6 ;79 31± 0 72比 89 5 2± 0 5 6 ,P <0 0 0 1) ,微血管密度也明显增多(2 8 2 2± 1 0 1比 2 0 33± 0 83,P <0 0 0 1)。结论 血管紧张素Ⅰ (2 10 )可增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表达VEGF和bFGF ,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 ,发挥保护心肌的缺血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7.
两种虫生真菌酯酶同工酶酶谱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来源的22株球孢白僵菌和21株粉拟青霉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由酯酶图谱可知同种不同菌株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作为菌株亲缘关系的可靠的遗传标记。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粉拟青霉不同菌株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寄主范围无任何相关性,与菌株来源地在某些菌株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8.
投喂频次对凡纳滨对虾行为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凡纳滨对虾在每日不同投喂频次(1次/d、2次/d、6次/d),每次过量投饵条件下的行为、生长和免疫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次增加,凡纳滨对虾的活动水平和昼夜游走距离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在白昼,6次·d-1组对虾的活动频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在夜间,2次·d-1组的活动频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1次·d-1组对虾的酚氧化酶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2次·d-1组凡纳滨对虾的CAT活力、SOD活力和MDA含量在实验期间趋于稳定;6次·d-1组免疫酶活力呈缓慢升高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9.
目的初步探索沼泽红假单胞菌粗酶液生物转化柚皮苷的特点。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柚皮苷的降解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温度、pH、底物浓度和培养时间对粗酶液降解柚皮苷的影响。在适宜转化条件下,探索底物和产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最适转化条件:40℃~50℃,pH 7.0~8.0,最大有效转化底物浓度750μg/mL,15 h时柚皮苷降解率较高为55.31%。在最适转化条件下,底物浓度500μg/mL,培养至17 h柚皮苷被降解完全,柚皮素浓度达到最大值204μg/mL,转化率为85.39%;10~19 h,转化率均大于80.00%,13 h达到最大值94.83%。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沼泽红假单胞菌粗酶液能够生物转化柚皮苷,并阐明了不同培养条件对柚皮苷降解的影响,以及转化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0.
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近年来,随着治疗性抗体药物不断上市及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治疗性抗体已成为生物制药的产业支柱。另一方面,随着抗体相关的基础研究日益深入和抗体序列、结构、功能表位等相关数据大量涌现,作为抗体数据管理、搜索与利用的重要工具,抗体资源库也层出不穷并得到长足发展,在相关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包括Kabat、IMGT、abYsis等在内抗体信息数据库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