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S菌株的生长、Cd2 的去除与供氧光照、碳源、pH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好氧黑暗、苹果酸为碳源、pH7.0和30℃条件下,S菌株对初始浓度为25mg/L的Cd2 去除率最大,达到85%。在最佳条件下,Cd2 初始浓度为10mg/L~25mg/L时,去除率达85%,Cd2 浓度增加到150mg/L时,去除率仅为23%。测定Cd2 在菌体不同部位的分布发现菌体中富集的Cd2 63.5%在细胞壁上,33.5%在细胞原生质体内。同时,结合该菌体细胞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证明了S菌株对Cd2 的去除主要在细胞壁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两种光合细菌的生物转化槲寄生培养液中菌体的蛋白质和几种同工酶进行研究,并以纯光合细菌培养液中菌体作对照。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过程中,两种光合细菌的蛋白质、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发生改变,某些蛋白质、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合成受到抑制,并有新的蛋白质、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未明显改变。由此可见,槲寄生能诱导光合细菌合成新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这些诱导酶可能参与了槲寄生的生物转化。为光合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转化机理的研究及槲寄生在抗肿瘤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槲寄生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槲寄生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为尼克酰胺(1),乙酰胺(2),齐墩果酸(3),β-香树脂醇乙酸酯(4).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槲寄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IT法对化合物1~4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2和4对HO-8910人卵巢浆液性腺癌、SMMC7721人肝癌、T24人膀胱癌、HepG2人肝癌和SHG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没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3则对这五种肿瘤细胞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算法的光合细菌过氧化物酶电泳分析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光合细菌中过氧化物酶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分析方法。以电泳图谱的谱带数和灰度为指标, 运用正交试验和遗传算法对该方法的电泳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 当凝胶中Triton X-100含量为0.31%、菌体破碎时间为19 min、样品中Triton X-100含量为0.79%时, 可获得清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过氧化物酶图谱; 当凝胶中Triton X-100含量为0.27%、菌体破碎时间为16 min、样品中Triton X-100含量为0.76%时, 可获得清晰的球形红细菌过氧化物酶图谱。本方法为光合细菌中过氧化物酶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快速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背景】北桑寄生(Loranthus tanakae)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含量较高,生物活性较好。由于植物资源短缺,导致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受限。【目的】从北桑寄生中分离、筛选和鉴定产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生菌,并评估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以北桑寄生枝条为研究对象分离内生菌,通过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筛选产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生菌,并采用NaNO2-Al (NO3)3比色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利用清除自由基和抑菌的体外实验来初步评估产黄酮内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共筛选出4株产黄酮内生菌,其中3株为内生真菌,1株为内生细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Botryosphaeria sp.(ZC020)、Phoma sp.(ZZ105)、Nemania sp.(ZS042)和Pseudomonas sp.(ZC026)。4株菌中ZC020和ZS042的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44.58±0.72) mg/L和(31.98±0.18) mg/L (P<0.05,n=3),并且ZS042可产生与北桑寄生植物相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ZC026和ZS042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2.85%±0.66%(ZC026)、57.01%±0.89%(ZS042)和85.36%±0.75%(ZC026)、88.17%±0.15%(ZS042)(P<0.05,n=3)。ZZ105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从北桑寄生枝条中分离出4株产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生菌,其中有一株为内生细菌。这项工作为北桑寄生黄酮类化合物的生产提供了新的资源,也为其他珍稀药用植物和材料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比较各制剂组的毒性,MTT法考查各制剂组对人体外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体内实验考查各制剂组对移植性肿瘤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光合细菌(PSB)制剂组、光合细菌转化槲寄生(PSBT)制剂组无毒,PSBT降低了槲寄生的毒性;PSBT制剂组对人体外癌细胞BGC-803、A2780、KB和小鼠体内S180肉瘤、H22肝癌、Lewis肺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抗肿瘤活性高于其他制剂组。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是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大类以过氧化物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氧化物酶由多态性丰富的多基因家族所编码,其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近年来,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深入,过氧化物酶领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信息交流平台.PeroxiBase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过氧化物酶数据,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加工,为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免费共享、最大化利用与综合开发过氧化物酶资源搭建了信息平台,在过氧化物酶的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索沼泽红假单胞菌粗酶液生物转化柚皮苷的特点。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柚皮苷的降解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温度、pH、底物浓度和培养时间对粗酶液降解柚皮苷的影响。在适宜转化条件下,探索底物和产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最适转化条件:40℃~50℃,pH 7.0~8.0,最大有效转化底物浓度750μg/mL,15 h时柚皮苷降解率较高为55.31%。在最适转化条件下,底物浓度500μg/mL,培养至17 h柚皮苷被降解完全,柚皮素浓度达到最大值204μg/mL,转化率为85.39%;10~19 h,转化率均大于80.00%,13 h达到最大值94.83%。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沼泽红假单胞菌粗酶液能够生物转化柚皮苷,并阐明了不同培养条件对柚皮苷降解的影响,以及转化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转化槲寄生制剂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比较各制剂组的毒性,MTT法考查各制剂组对人体外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体内实验考查各制剂组对移植性肿瘤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光合细菌(PSB)制剂组、光合细菌转化槲寄生(PSBT)制剂组无毒,PSBT降低了槲寄生的毒性;PSBT制剂组对人体外癌细胞BGC-803、A2780、KB和小鼠体内S180肉瘤、H22肝癌、Lewis肺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抗肿瘤活性高于其他制剂组。  相似文献   
10.
【背景】前期工作中筛选出一株产α-L-鼠李糖苷酶的细菌,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α-L-鼠李糖苷酶能够从天然类黄酮化合物中特异性切割末端鼠李糖,在食品生产、医药加工和化工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目的】克隆、表达鸟肠球菌中α-L-鼠李糖苷酶基因,进一步对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以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strain 352基因组中推定的α-L-鼠李糖苷酶基因序列为基础,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其编码区序列。以p 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蛋白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使用镍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以p NPR为底物测定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结果】重组蛋白Ea Rha1分子量大小约为130 k Da。以p NPR为底物,Ea Rha1最适p H是7.0,最适温度为50℃,在p H 5.0-8.0稳定性较好,在40℃以下能保持较高酶活。金属离子对Ea Rha1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甲醇对Ea Rha1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酶动力学常数Kmax和Vmax分别为0.35 mmol/L和4.2μmol/(mg·min)(R2=0.999)。Ea Rha1能催化水解新橙皮苷、柚皮苷和芦丁。【结论】通过对重组蛋白Ea Rha1酶学性质的研究,确定了该蛋白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水解特性,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