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重组人α2a干扰素的高癣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刚  周园 《病毒学报》1991,7(2):142-147
  相似文献   
92.
ASR(ABA,stress,ripening induced protein)是一类响应植物干旱胁迫的关键转录因子。在许多植物中已有报道,然而尚未见香蕉(Musa acuminata)VPASR与抗旱作用的相关研究。该实验从香蕉果实cDNA文库中筛选出1个AS尺基因,即MaASRl(登录号为AY628102)。干旱胁迫下,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根部。将MaASRl转入拟南芥∽rabidopsisthaliana),Southern检测确定了两株独立表达的转基因株系(命名为L14和L38)。表型观察发现,此两转基因株系的叶片变小且变厚Northern和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MaASR1在L14和L38中表达。控水处理后,L14和L38的存活率及脯氨酸含量均高于野生型。经干旱胁迫和外源ABA处理后,对MaASR1转基因株系中ABA/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MaASR7可增强转基因株系对ABA信号的敏感度,但不能增强植株依赖于ABA途径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制备性能优良的复合支架一直是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比较分析甲壳素对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含水量、降解率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甲壳素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然后将一定质量的羟基磷灰石加入混合液。根据甲壳素溶液在混合液中的质量分数不同分为两组:sca1(0%chitin)、sca2(50%chitin)。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的表面结构以及检测材料的孔径。测量并计算出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率、降解率、含水量以及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两组支架材料均表现为多孔隙结构,平均孔径大小分别为:121.2±12.6μm、213.3±27.3μm。孔隙率分别为:(90.53±1.62)%、(87.73±1.22)%,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材料孔隙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架材料第6周的降解率分别(:59.12±1.93)%、(22.91±0.953)%,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材料降解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含水量分别为:(95.52±1.17)%、(90.42±0.85)%,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材料含水量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生物力学特性显著提高。结论:从本实验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甲壳素可以增大材料的孔径,提高材料的降解稳定性,提高材料的生物力学强度。因此,甲壳素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的进一步实验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关键词:甲壳素;海藻酸钠;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高频电磁场曝露对大鼠胃粘膜急性损伤的治疗效应,以及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高频电磁场这一效应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胃粘膜急性损伤模型采用indomethaein灌胃法复制,高频电磁场曝露的条件为频率40.68MHz,电流输出30—50mA,曝露15min,1/d,对照组电磁场曝露条件相同,但无电流输出,观察电磁场曝露1或6次后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以及血浆ET-1、NO和SOD水平的变化。结果:电磁场曝露1次后,急性胃损伤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ET-1和NO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曝露6次后,胃粘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但血ET-1和NO水平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SOD水平在电磁场曝露1或6次后均无显著意义的变化(P均〉0.05)。结论:40.68MHz高频电磁场30—50mA曝露对大鼠胃粘膜急性损伤,呈现出有效的治疗效应,高频电磁场这一作用机制与ET-1、NO及SOD无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组比较传统CAV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硷)和金喜素和顺铂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分组对比分析16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连续三次应用传统CAV(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硷)方案和连续三次应用金喜素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检测肿块横径与直径缩小程度。比较两个方案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结果:金喜素联合顺铂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总有效率达56.5%,传统CAV方案总有效率41.8%,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18.4〉16.27,v=3,p〈0.001),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5.62〈9.49,v=4,p〉0.05)。结论:金喜素联合顺铂方案对小细胞肺癌较传统CAV方案有更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6.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介绍了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护理体会。认为:护士除了要精确地掌握结脑的临床分期与护理要点外,还要重视抗结脑药物治疗的护理,使患者都通过治疗和护理获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7.
泰国是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高层管理机构、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在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和生物能源等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未来泰国将更加重视政府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产业优惠政策,加强生物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和生物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98.
从演化的角度评价北京市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茄莉  徐中民 《生态学报》2010,30(24):7038-7044
评价系统可持续性是可持续相关学科讨论的热点问题。从演化的角度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趋势是可持续评价的新视角。以热力学、信息论和网络分析等为基础解析系统结构,发现系统演化的能力由两个因素组成:上升性和恢复力。上升性或恢复力过高的系统都不可持续,只有当上升性和恢复力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系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该演化模型,评价了北京市经济系统1985—2005年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85—1987,1993—2002年间系统向最优可持续点靠近;1988—1992,2003—2005年间系统远离最优可持续点。通过分析北京市2005年一阶路径对上升性的边际贡献,得出使系统更可持续的途径是强化对上升性边际贡献大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
嫁接茄根系分泌物与抗黄萎病的关系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嫁接对茄子土传病害黄萎病抗性的影响,采用浸根法收集茄子根系分泌物,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检测了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含量,测定了茄子根系分泌物及其模拟化感物质对黄萎菌菌丝生长的化感作用,分析嫁接后茄子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差异,探讨了嫁接茄抗病性与其根系分泌物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嫁接使茄子发病率显著降低。土壤黄萎菌数量随发育时期的推进而显著低于自根茄。嫁接茄根系分泌物对黄萎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C-MS检测结果显示,嫁接换根使茄子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发生一定的改变,嫁接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了烃类、酯类、醇类、酚类、酮类、苯类和胺类物质,其中苯、醇和胺类在ZG中未检测到。但嫁接茄也缺少自根茄中检测到的炔类和菲啶。酚类公认的化感物质含量表现出自根茄大于嫁接茄。模拟物质对黄萎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表现出在0.05 0.5 mmol.L-1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后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而豆蔻酸和棕榈酸均表现出随浓度增加先促进后抑制黄萎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0.
【背景】放线菌是天然产物的宝库,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天然抗生素有70%来源于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随着细菌对传统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日趋严重,如何从自然生境中高效筛选新型活性放线菌资源并发现新型抗生素成为当前微生物学者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传统方法筛选活性放线菌不仅费时费力、试剂耗材消耗量大,并且筛选通量非常有限,难以对自然样品中的复杂微生物群落进行整体全面的解析。【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孔板液滴阵列培养的新策略,可高通量筛选抗菌活性放线菌。分析模式放线菌在微液滴中的培养特征与筛选条件,为进一步建立基于液滴阵列技术的超高通量活性放线菌筛选平台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界面移液技术,将传统的多孔板高通量筛选体系微缩至1μL水平,在油相填充的多孔板(96孔板)中生成微升培养液滴阵列,每个微孔液滴中封装一个放线菌孢子或菌丝团。经过短期培养,放线菌在微滴中完成菌丝分化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泌。这时,通过第二步界面移液技术与液滴融合加入带有荧光标记的指示菌,通过全菌拮抗筛选定位活性目标菌株,并将活性谱转化为量化的荧光数值。【结果】通过对模式放线菌的测试发现,放线菌菌丝可以在微液滴中达到最佳培养状态,并积累足够的生物质与代谢物,对荧光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建立上述基于微孔板液滴阵列的高通量筛选技术,能从单细胞水平快速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显著节约了筛选成本并提高了筛选通量,为新型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