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91.
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叶表皮毛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表皮毛特征作为药用植物的"微性状"特征,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植物学分类研究中,表皮毛的生长发育状态可以直接影响药材的整体品质。广藿香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叶表皮毛中的腺毛是其挥发油的主要合成分泌场所,而非腺毛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影响其长势和产量。为了探讨叶表皮毛特征在广藿香品种鉴别方面的意义,该研究以8个不同品种来源以及2个采收期(6月末和10月末)的广藿香的顶叶、第4对生叶及底叶为材料,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法制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统计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叶表皮毛密度、腺毛直径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来源,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叶表皮毛密度有显著性差异,6月末采收的广藿香叶表皮毛密度显著低于10月末采收的;根据叶表皮毛(非腺毛、头状腺毛、盾状腺毛)密度及腺毛直径,可将相同采收期的8个不同品种来源广藿香分为4类,且可以将已知品种来源的南香、肇香和牌香分开,与传统分类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叶表皮毛密度和腺毛直径在广藿香的分类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并为广藿香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和植物合成各种物质的基础,叶片不同时期的非结构性碳含量表征着植物体的碳摄入与碳需求特征。该研究以黑果枸杞为对象,设置4个氮磷配施(N∶P2O5为15∶1)量(按施纯N量计)水平,分别为13.5 g/株(高肥)、4.5 g/株(中肥)和1.5 g/株(低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探讨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日变化与生育期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1)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其组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日动态变化特征,在正午13:00时达到最高值;可溶性糖(SS)与淀粉(S)的比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正午13:00达到最低值。(2)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合物及其组分含量在生长季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果实发育期(FDP)达到最高值,而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比值逐渐降低。(3)叶片N含量与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NSC和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叶片P含量与S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研究发现,在氮磷比为15∶1,纯N量为1.5 ~13.5 g/株之间的条件下,施肥能够显著提高黑果枸杞叶片非结构性碳总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以及可溶性糖与淀粉的转换效率,促进了氮磷含量的消耗,并且随着氮磷配施量的增加影响效果愈加显著,故西北地区可通过施肥措施增强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以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3.
294.
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亲近自然为主要目的的生态旅游正成为公众的主要休闲方式.作为人类的近亲,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吸引游客方面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很多保护区及旅游景区正逐渐把“猴园”、“猴谷”及“猴岛”等作为招揽游客的平台.野外观猴能够提高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但同时也给动物带来了负面影响.该文综述旅游活动对动物行为模式、繁殖和健康状况等的影响,并对减少不利影响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为开展非人灵长类动物观赏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5.
大兴安岭湿地潜在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湿地在现行气候下的潜在分布,以大兴安岭地区的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为研究对象,选择对湿地可能有影响的地貌因子(海拔、坡度、坡位、综合地形指数、照射坡向)、水文因子(到河流的距离、到湖泊的距离)和气候因子(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利用SPSS软件建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探讨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分布与9种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湿地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和南部都具有较高可信度,其相对特征曲线值(ROC)分别为71.70%和73.40%;同时,模型模拟的沼泽化草甸、草甸在大兴安岭南部的分布也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在大兴安岭北部,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对特征曲线值则不高。由于其分布形式趋于随机,模型模拟结果也是可信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区域尺度上,大兴安岭南部的草甸分布对温度最敏感;北部的草甸分布及其它类型湿地的分布均对地形因子最敏感。  相似文献   
296.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为62.5%,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静脉炎、恶心呕吐及脱发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而对照组患者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为7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97.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013年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患者共90例,分为两组,A组为有上腹部手术史行LCBDE术(n=45),B组为既往无手术史行LCBDE术(n=45),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结石残留率、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结石复发率。结果:A组和B组在中转开腹率、结石残留率、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结石复发率上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BDE是安全可行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合适的病例选择、全面的术前评估、合理的穿刺点选择和精确的术中操作。  相似文献   
298.
平顶山新区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周锐  王新军  苏海龙  娄翼来 《生态学报》2015,35(6):2003-2012
生态用地对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性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安全格局的构建是实现城市精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以河南省平顶山新区为例,结合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空间技术,分析得到基于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规避、生物多样性保护三种单一过程的生态用地,进而综合叠加并重分类为理想型、缓冲型和底线型三类生态用地,并以底线型生态用地为源,现状土地覆被为阻力因子,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平顶山新区生态用地的安全格局。结果表明:新区内最小生态用地,即底线型生态用地的面积为88.4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35%;缓冲型和理想型生态用地的面积分别为22.28 km2和43.87 km2。确定了三种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范围、"源"与外部联系的辐射道、"源"间连接的生态廊道、关键的生态节点等。关键性生态用地综合安全格局的构建,旨在为研究区城市生态规划和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99.
光标生物素HBV—DNA探针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0.
<正> L—组氨酸盐酸盐是配制复合氨基酸注射液的原料药之一,由于它和组胺类物质的分子结构相似,理化性质相近,在生产中不易分离。而组胺类物质超过规定含量,注射后,会导致病人血压下降,不合格的组氨酸成品不、能配制注射液,本文介绍了我厂从西德进口的一批不合格品处理工艺的实验结果,方法简单,成本低,总收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