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明氮(N)限制的植物群落中物种水平和功能群水平的碳(C)、N、磷(P)含量以及C:N:P对P添加的响应是否一致,明确P添加对群落物种构成改变的内在机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P添加试验,研究了功能群水平和物种水平生态化学计量比对P添加的响应,以及P添加对物种水平的优势度和功能群水平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连续5年添加P显著改变了植物的C、N、P含量以及C:N:P,且在物种水平和功能群水平(不含典型物种)的响应规律基本一致。在禾本科、莎草科和杂类草功能群(不含典型物种)和相应物种水平上P添加对C含量影响不显著。P添加显著增加了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4个功能群(不含典型物种)和相应物种水平的植物P含量,降低了C:P和N:P。禾本科和莎草科的N含量和C:N对P添加在物种水平和功能群水平上(不含典型物种)的响应规律一致,表现为N含量显著降低,C:N显著增加;P添加使豆科物种水平上N含量显著增加而C:N显著降低,但在功能群水平上(不含典型物种)无显著作用;杂类草的N含量和C:N对P添加在物种水平和功能群水平上(不含典型物种)的响应规律均不一致。在N限制的生境中添加P,禾本科物种在群落中逐渐占据优势跟其增高的N、P利用效率相关,而杂类草由于逐渐降低的N和P利用效率使其生物量在群落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5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菌种进行复核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株白地霉属于地霉属的成员,且形成两个系统发育分支,系统发育上最接近Galactomyces geotrichum NRRLY-17569T,与其同源性为96.3%~98.3%。15株白地霉26S rRNA基因D1/D2区序列显著不同于地霉属的模式种及其它种,可能代表地霉属的两个新种,但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的实验去证实。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定点观察,运用花粉—胚珠比、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对黄花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 przewalskii)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角蒿种群花期一般为6~9月,单花花期一般为2~3 d,花雌雄异熟,雄蕊先熟,雌雄蕊异位。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特征可分为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凋谢期4个时期。黄花角蒿花粉—胚珠比为331.3,杂交指数等于5,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套袋实验及实地观察显示黄花角蒿为虫媒传粉。  相似文献   
4.
红松阔叶混交林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3种微量元素在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中含量排序均为Mn>Zn>Cu.不同环境组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其中,Mn的含量为土壤>凋落叶>土壤动物;Zn的含量为土壤动物>凋落叶、土壤;Cu的含量为土壤动物>土壤>凋落叶.阔叶凋落叶中微量元素变化幅度大于针叶凋落叶.不同土壤动物对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蚯蚓体内Mn含量最高,蜈蚣体内Zn含量最高,而马陆体内Cu含量最高.土壤动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与环境本底值、凋落物分解速度、土壤动物食性以及对微量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富集作用等有关.3种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均是土壤层(5~20 cm)大于腐殖质层(0~5 cm),不同土层中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5.
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性课题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介绍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实践和探讨过程,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荒漠生态系统优势种白刺的生存和生长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荒漠化治理。根据空气相对湿度选取阿拉善地区3个典型白刺群落样点,研究白刺根、茎、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的积累及分配和碳:氮:磷(C:N:P)计量比特征的变化,并分析相应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结果表明:(1)随干旱程度加剧,白刺根、茎、叶中NSCs绝对含量减小,可溶性糖先增加后降低,淀粉先降低后增加;白刺叶片中N、P含量先增加后降低,C:N和C:P先降低后增加,在最为干旱的Plot3样点叶片N:P>16。(2)在Plot1样点,器官间根系可溶性糖显著高于茎干和叶片,根系淀粉含量显著低于茎干和叶片,在Plot3样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茎干和根系,根系中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茎干;白刺根、茎全C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叶片N含量显著 > 根系 > 茎干;在Plot1和PLot2样点叶片P含量显著大于根系和茎干,在Plot3样点根系 > 茎干 > 叶片。(3) NSCs及构成与C:N:P计量比间关系表明叶片N、P含量与茎、叶可溶性糖含量正相关和淀粉含量负相关,根中P含量与根中淀粉含量正相关和可溶性糖含量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随干旱加剧白刺的生长受到水分和P的双重限制,白刺通过调整器官间NSCs积累及分配和提高N、P利用效率的策略来适应干旱生境,P含量的变化影响器官间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相互转化,对NSCs构成和含量的波动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在新形势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所提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植物的内生菌与植物生长健康及其功效性成分产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分离自我国西沙群岛野生诺尼成熟果实的内生细菌菌株NG14为对象,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对其菌种的分类地位进行研究,将其鉴定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并通过选择多种植物及人体病原菌作为生防对象进行拮抗试验,发现了该菌株具有广谱且良好的拮抗病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土壤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土壤动物群落对草地荒漠化的响应有助于揭示地下与地上生态过程的联系,全面认识荒漠化的本质。选取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未荒漠化(Ⅰ)、轻度荒漠化(Ⅱ)、中度荒漠化(Ⅲ)、重度荒漠化(Ⅳ)及极重度荒漠化(Ⅴ)5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境,采用手拣法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获得1门2纲6目25个土壤动物类群,优势类群为蚁科和金龟子总科幼虫,常见类群8个。结果显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具有温带草原土壤动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在荒漠化进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优势类群(蚁科和金龟子总科幼虫)未发生变化,但群落总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下降(P0.01,P0.01),群落香浓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降低(P0.01,P0.01,P0.05),群落结构趋于简单。不同荒漠化生境土壤动物群落显示出明显的退化梯度,各土壤动物类群的分布揭示了它们对生境因子的偏好和响应模式的差异。短花针茅草原荒漠化对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的影响具有由个体到类群、由表土层到下层的变化规律,但未改变土壤动物分布的表聚性。荒漠化导致的食物资源减少是蚁科动物个体密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轻度荒漠化(Ⅱ)最适宜蚁科动物生存,土壤全氮、有机质和地上生物量对步甲科和象甲科幼虫个体密度影响较大,重度荒漠化(Ⅳ)和极重度荒漠化(Ⅴ)生境将严重影响步甲科和象甲科幼虫的生存,但对金龟子总科和蜘蛛目动物个体密度影响不大。土壤动物与生境因子、生境及荒漠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综合反应了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国产藜科14种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中国产藜科(Chenopodiaceae)5族10属14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和种皮微形态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14种藜科植物的种子多为卵形和圆形,少数为双凸镜形;种皮表面都具有网状纹饰,包括浅网纹、负网纹和穴状网纹。种皮可分为膜质和壳质2类,其中,膜质型种皮表面不光滑,除网状纹饰外,还有瘤状或褶皱状等纹饰,网眼无规则,纹饰排列无序,猪毛菜族(Salsoleae C.A.Mey.)的松叶猪毛菜(Salsola laricifolia Turcz.ex Litv.)及樟味藜族(Camphorosmeae Moq.)的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全翅地肤(K.krylovii Litv.)、黑翅地肤(K.melanoptera Bunge)、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Fisch.et Mey.)O.Kuntze〕、钩刺雾冰藜〔B.hyssopifolia(Pall.)O.Kuntze〕、樟味藜(Camphorosma monspeliaca L.)、兜藜(Panderia turkestanica Iljin.)和棉藜(Kirilowia eriantha Bunge)均属此类;壳质型种皮表面近光滑,网眼规则,排列整齐有序,少数为不规则浅穴,网脊平而不明显或凹陷,滨藜族(Atripliceae C.A.Mey.)的滨藜〔Atriplex patens(Litv.)Iljin.〕、碱蓬族(Suaedeae Reich.)的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C.A.Mey.)Bunge〕、纵翅碱蓬〔S.pterantha(Kar.et Kir.)Bunge〕和异子蓬(Borszczowia aralocaspica Bunge)以及藜族(Chenopodieae C.A.Mey.)的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均属此类。各族之间种皮微形态结构也有一定的区别。根据种皮微形态,地肤属(Kochia Roth)与雾冰藜属(Bassia All.)的关系较近,属的界限和部分种类的亲缘关系需要进一步界定。藜科植物种皮表面大部分凹凸不平,这种结构可能与荒漠干旱生境下吸收和保留水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